APP下载

生长性阅读,寻找语文课堂的生长点

2016-03-01任文娟

新课程 2016年12期
关键词:狐狸语文课堂生长

任文娟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生长性阅读,寻找语文课堂的生长点

任文娟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生长性阅读既着力于语文课堂生长的“原点”,更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远点”。生长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领域;学生思维的生长,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升;课堂情境的生长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

生长性阅读;语文课堂;生长点

一、生长性阅读的提出

东、西方文化中有一种价值取向:东方讲“道法自然”,西方讲顺应自然规律,都是来说明一切生物的生长。生物生长的基本特性,如个体性、生命代谢性、向上与向阳性都可以延伸为教育意义上的“生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把人学习知识的过程认为是被动接受或拼装的过程:先被灌输部件,然后再把部件拼装成整体。然而,事实上知识发展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一种生长,是同人的自身有着血脉和神经联系的一种生长过程。卢梭认为,教育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这种生长是一种顺应其“天赋”的自然生长。教育不应把“长成”怎样一个具体形态作为追求和结果,而应强调顺应生长发育的规律不断生成的这样一个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生长”不是赋予的、外加的,而是“主体”自觉的、应然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组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将学生学习与生长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由地、逐渐地成长,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实现个性发展、自我理解、逆向思考等要求,是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新目标。因此,把生长性阅读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机与活力。生长性阅读倡导的就是一种既着力于生长的“原点”,更着眼于发展的“远点”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二、生长性阅读语文课堂的生长点

下面我以《说狐》这堂课为例来阐述:

(一)文本的生长

传统教学存在着“以本为本”的弊端。在新课标指导下,文本仅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载体,是为我所用的“半成品”。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生长点,巧妙延伸,注重生成,充实文本、开放文本、超越文本,将内容变“长”,将课堂变“大”,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领域,构建开放和创新的语文课程。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文本不是学习语文的唯一载体。教师要善于用文本来教,注重开发文本,充实文本。“链接”是网络专用术语,我们可以把它移植过来,来个文本相关链接,使其成为文本颇具活力的生长点。相关性链接能把学生引向广阔的思维空间,做到跳出文本看文本,分析问题更趋全面、更趋深刻。上《说狐》课前,我从苏教版一至六年级教材中找到所有与狐狸有关的文本——《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狐狸和葡萄》《狐狸和蝉》开始建构狐狸的形象,接着链接学生读过的相关童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以及上网搜索,链接到了不少与狐狸有关的非连续性文本,如经典名著《聊斋志异》中的《狐仙》、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再被狐狸骗一次》、诗歌《九尾狐》、视频《小狐狸》以及俄国著名寓言家克雷洛夫的诗《可爱的狐狸》、歌曲《千年狐》。链接到这些具体的非连续性文本后再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全面建构狐狸的形象,做到鞭辟入里,融会贯通。

(二)学生思维的生长

生长性课堂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语言素养发展的规律,以语文课程本身的魅力滋养学生,带给学生积极的变化,实现学生生命的成长。语文生长性课堂既关注学生当下的生长状态——课堂的深处充盈蓬蓬勃勃的生命律动,学生的语言、思维、精神在活泼地生长;又“指向远方”——课堂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和生活积蓄了生长的力量,学生萌发了生长的向往,拥有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和持续生长的能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以本为本,不被“标准答案”所束缚,让阅读成为一个文本再创造、再充实的过程。

例如《说狐》这一课中,学生在交流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的思维导图后。

生:我画的也是整本书,但我觉得最好在狐狸爸爸想到办法的前面加一个“?”。

师:为什么?

生:三个农场主用铁锹、挖土机来挖狐狸一家时,狐狸爸爸知道如果一直这样挖下去也找不到食物和水,只会是死路一条,所以在挖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想办法。这个“?”就代表他在想办法。

师:真了不起,竟能有这样独特的观点,大家掌声鼓励他。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狐狸爸爸是一家之主,他有责任为了全家想办法解决困难。

师:“?”代表着一家之主的责任——想办法脱险。

生:我也同意,此时狐狸太太已经非常虚弱了,她急需食物和水来维持生命。狐狸爸爸在危机的情况下更要想办法了。

师:“?”代表着快速想到拯救狐狸太太的方法。

生:我觉得在“守候”的后面还要加上一个“!”。

师:你的想法也很有创意,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因为狐狸爸爸想到了办法,豁然开朗。

师:“!”代表狐狸爸爸豁然开朗。

师:“!”还代表——

生:心情喜悦。

生:找到了食物。

生:有了生的希望。

……

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灌输式教学,不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创造性教学。基于文本的内容,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文本内容,针对一个问题,进行适度的发散性思维。“?”“!”就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把自己的思考、疑问用符号体现出来,同时在交流中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思考,引出了“!”的体会。

紧接着下面一位学生思考瞬间打开了,释放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丰富了文本,充实了文本。

生:我觉得狐狸爸爸一开始是在三个农场主的逼迫下去挖洞的,后来他想到了办法——去三个农场主的仓库找吃的,这时是有目的的挖。

师:这是个从盲目到有的放矢的过程。

生:一开始,狐狸一家被三个农场主追赶,只能往地下深处逃。到后来,狐狸一家有了目标,开始向三个农场主家反击,来偷取他们仓库里的食物。这是个从逃跑到反击的过程。

师:好一个从逃跑到反击的过程。

生:狐狸爸爸一开始是为了躲避三个农场主的追击,漫无目的地挖到哪里算哪里,是被逼无奈的;但当三个农场主放弃追击他们,狐狸爸爸就想出了目标:向他们的食物仓库挖,有了目的,主动去找食物。

师:这是个被逼无奈到主动出击的过程。

师: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狐狸爸爸在危急时刻想出了办法让全家绝处逢生,这真叫天无绝“狐”之路。

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来自于学习体验。语文生长性课堂重视儿童学习方式的保留与发展,通过创设儿童生态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言语活动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采用多样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让体验性言语活动成为言语生命生长的链条。

(三)课堂情境的生长

小学生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年龄阶段,对世界的认知首先源自于感性的认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从主观上乐意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

例如,《说狐》一课,我运用多媒体,翻页展示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整本书的内容,让学生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随着阅读情景的深入,我又利用视频《小狐狸被驱赶》以及歌曲《千年狐》,让学生始终沉浸在“狐狸”这一主题之中。而且所有这一切与狐狸有关的内容都深深地吸引住了课堂中的学生。此时,学生所有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被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十分活跃。转而进行课堂教学,同学们眼中都闪耀着激情,课堂效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通过依托文本,创设出来的有效情境,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积极地去探求文本的内容,并积极地动脑筋,激发情感,实现了课堂的高效灵动。

三、生长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巧用文本,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

1.留白处,挖掘想象力

“留白”,是中国画中所独有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课文中的“留白”,就是作者根据主题和情节的需要,有意在字里行间或文章的结尾处留下许多有发挥想象余地的情节、情感或思维的空间。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空白”很多,可以说无处不在:有的出现在文章的末尾;还可能出现在标点处,从而使文章意蕴深刻,令人回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充、延伸扩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了学生思维,发展了想象力,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1)补充课文结尾处。有些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填补文尾空白。如苏教版第11册第8课《爱之链》中的“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句中省略了女店主对乔依说的其他话,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把女店主的话补充完整,从而让学生想象潜能得到有效挖掘,也可以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想象标点省略处。课文中的省略号,大多是列举或内容的省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立足教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还原省略内容。如《二泉映月》中“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句中省略了阿炳听到的内容。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出了“痛苦的呻吟、绝望的央求、沮丧的追悔”等特殊感受。

2.结合处,提高读写能力

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是尤其重要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择机进行写作训练,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现在的语文教材,许多都是脍炙人口的美文名篇,课文句段优美,构思精巧,内涵丰富,这不仅为学生阅读搭建了广阔平台,而且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和契机。我们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就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在一次次读写训练中得到提高。

(1)在精彩处仿写。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依样画葫芦进行仿写,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如,苏教版第11册第1课《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感知句子优美的基础上,抓住结构独特的段落、新颖别致的写法展开想象进行仿写训练。

(2)在形式上变写。对范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某种变动,写出与原文基本相近又有所不同的作文,这种训练叫变写。钱梦龙先生说过:“变写比仿写进了一步,属于半创造性的作文。”我们可以对内容、叙述形式比较特殊的课文进行变写,包括缩写、扩写、改写等。例如,苏教版第9册第21课《诺贝尔》,抓住发明炸药、设立诺贝尔奖这几个典型事例来反应诺贝尔勇于发明创造、献身科学的精神。课后练习上要求为诺贝尔写一个小传。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文资料,从人物名字、生卒年月、主要贡献及影响几方面来改写。改写,就是根据要求,在不改变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改动原文的表达方式,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作。

(二)善用环节,促进课堂情境的生长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情境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

1.在导入中巧创情境

常言说: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如果创设情境运用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如设置悬念,温故知新,简介作者、了解背景,歌曲、影视导入等。这样一开课就像磁石一样将学生牢牢吸引住,起到“先声夺人,一石二鸟”的功效。

2.在朗读中感受情境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可以使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感悟文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设置环境,就像舞台需要灯光与布景一样,让学生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可充分利用图片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让图片带着孩子们走进一个个特定的情境;也可以把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3.在提问中创造情境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能在课堂上故意激发疑问,挑起矛盾,常常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对有关内容的思索中,形成浓烈的教学气氛。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如果过宽,不能触及疑点,那么,即使课堂气氛热烈,也无补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如果过深,超出学生的智力水平,那么他们会因此而丧失“跳一跳”去“摘桃子”的信心。巧妙的提问须在创设情境上下工夫,因此,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供诱因,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

总之,生长性阅读既着力于语文课堂生长的“原点”,更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远点”。生长性阅读的语文课堂将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源头,让学生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持续学习的能力。

[1]张康桥.生长教育:通往美好人性的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12(29).

[2]谢伟.挖掘阅读教学的“生长点”提升教学效果[J].语文教学之友,2013(4).

[3]魏荣葆,田家耀.在模仿中创新:初中语文第一阶段阅读中的作文渗透浅谈[J].高校教育管理,1994(4).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狐狸语文课堂生长
碗莲生长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狐狸和猫
狐狸
《生长在春天》
狐狸便当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