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性格教育与培养探析
2016-03-01张晓莉
张晓莉
(吉林省柳河县安口镇五人班学校)
小学低年级性格教育与培养探析
张晓莉
(吉林省柳河县安口镇五人班学校)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教育与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性格形成要给予充分重视。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在早期阶段形成的性格一般难以改变,对其日后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所以,作为心灵工程师的教师,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就关注学生的性格健康教育以及对性格的培养。围绕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性格教育与培养问题,探讨提供性格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性格培养的方法等。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小学低年级性格教育的意义;第二部分则主要讲解培养学生良好健康性格的具体方法;第三部分则为学生性格构建对日后学习、生活的长久意义;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并收束全文,提出观点。
性格教育;性格培养;性格构建;性格发展
一、小学低年级性格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小时候就注意到引领学生性格的健康发展,逐渐培养学生的性格至关重要。首先,性格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性格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的具体方法等息息相关。学生也只有首先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才能够热爱自己所学,并且能够在学习的时候进行思考。试想如果学生首先在性格上非常孤僻,那么即使思考后也不愿意表达,无法让老师科学评估其掌握情况。开朗的性格会促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扎实掌握。其次,积极向上的性格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性格受学生小时候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所影响,而学生的表达习惯则会促进学生性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引领学生的性格发展,关键是要多和学生交流,时刻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学生的性格健康发展进行一定的指导。
二、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方法
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对性格的自我认知。那么,如何进行这项工作呢?老师可以借用性格测试的各种量表,比较主流的是MBTI性格测试,也比较准确,尽管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但是让学生及早了解自己的性格确实非常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有所认知后,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所属性格类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自己的性格做出科学判断。老师还可以请心理咨询师来为学生讲解性格的正确培养对学生未来的意义,从而引起学生充分的重视,进而逐渐关注自己的性格。如何构建健康而又完整的性格呢?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为学生提供完善自我的平台。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就算是知道了自己的性格类型,并且也认识到自己性格中所存在的问题,可能也不会趋向于主动完善自我。所以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其逐渐剔除性格中存在的弱点做好铺垫。其次,还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性格中的优势来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作为小学生都非常崇拜的老师,如果老师为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学生是一定会有所改变。老师的性格开朗,一定会使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向上。最后,老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多和学生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提升其感情的重要纽带,这种互动可以是上课时候的互动,也可以是课下的互动,老师每次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都会为学生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而且老师在和学生共同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也会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不再那么严肃,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更应该主动创造这样的机会。
三、性格构建的深远意义
首先,为学生提供认识自己的途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自己的认识还不清楚,也较少地会感到震撼,而性格教育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认识自己的视角,让学生明白性格并不是色彩单一、固定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学生不断探索自我,突破自我,最终实现自己在性格上的提升,认知上的突进,思想上的升华。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性格是多种多样的,也并没有好坏,而且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但人们还是会将性格分为好坏,可以说,拥有好的性格是可以使学生不断进步的,而且也更加倾向于勇敢面对挫折。所以教师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引学生不断形成良好的性格,并逐渐剔除性格中的弱点。我们要保持学生的个性,但是要逐渐帮助学生改正缺点,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总之,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构建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充分的重视。首先要了解学生性格构建的重要性,从而切实思考如何不断改善学生性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最后还要明确学生性格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最终达到构建良好性格的目的,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燕国材.论性格教育与素质教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社会),2002,31(9):1-3.
[2]张锋,李志萍,王敬胜,孙建文.学生性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1995,27(5):51-53.
[3]李小融.教育心理学[M].台北:台湾新文京出版公司,2003.
[4]吕建国.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申继亮.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