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励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2016-03-01罗俊杰
罗俊杰
(丽水市莲都区城北小学)
以激励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罗俊杰
(丽水市莲都区城北小学)
美术课堂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素养又是美术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培养提升一周只见两次面的孩子的美术素养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小学中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依赖科学有效的评价奖励机制才可能实现,并且要坚持下去,才会长期有效。
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众所周知,小学生心理内部稳定性较差,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敏感,然而自我把控能力又不足。我们的美术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与孩子们的接触时间特别短,每周只有两次,所以就导致我们的美术课堂上常常会出现纪律较差、学生不听、任务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也困扰着很多美术教师。本文就结合我日常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做一个尝试性的探索研究。
一、了解小学生特性,因势利导发现问题
(一)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可以把一些有趣的事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常常会抛至脑后。美术课的课前准备比较复杂,它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双面胶、剪刀、毛笔、宣纸等。要上好一节美术课,有了材料才会事半功倍,若是学生忘记带,不能较好地开展课堂活动,那孩子的素养形成就会大打折扣。
(二)小学生情感的特点
小学生在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经常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特别是自制力,他们的意志力薄弱,无论是听课还是做作业,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相对较差。他们的自律能力很低,一堂剪纸课下来,满地的纸屑。美术素养也包括生活中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谈得上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美术老师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不仅要苦口婆心,更要讲究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自觉地在美术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掌握评价手段,循循善诱解决问题
(一)建立基础评价体系
“阳光成功卡”评价体系是城北小学使用较久的,在学生中有很大影响的评价体系,然而使用这个体系来评价学生的主要是语数英老师,我感觉特别可惜。所以我就以“阳光成功卡”作为我的基础评价体系,这样就可以和班主任老师的评价相一致,这个高辨识度评价很容易让学生接受。现在各个学校也都有相类似的评价体系,我想我们都可以以学校的主流评价体系为我们的基础,然后加上自己的特色,使学生有新的感知、新的兴趣点。
(二)利用多重评价手段
1.针对课前材料准备的评价。这个评价体系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长为中心,由他来提醒本小组的孩子带齐材料,如果整个小组都带齐了,可以每人都得到一张成功卡,反之则没有,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醒、督促。在这个过程中赋予小组长安排组员位置的权力,提高小组长在小组中的声望,对于不能胜任的小组长,由小组成员集体再推荐,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这个评价机制使得学生从开学初材料准备率70%-90%提高到85%-95%,并在本学期一真保持,较好地体现了它的长期性。
2.针对课堂表现的评价。这里的课堂表现主要指课堂作业的评价,对作业完成较好的与评价出色、积极的学生单独奖励“阳光成功卡”一张,而且是发现好的就马上奖励,这能不停地激励学生认真出色地完成作业。特别是对个别在美术方面兴趣不高以及问题学生要特别关注,有一点点好的闪光点就放大它,也给予奖励。这让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并且让个别问题学生能够参与到美术课堂学习中。
(三)完善评价奖励制度
1.好的评价奖励制度一定是有评价有奖励的,并且奖励是其中的重点。如果没有好的奖励机制,学生很快就会对这套评价体系失去兴趣,我的奖励就是小零食,吃是孩子们另一个很大的天性,我曾经参加一次培训,有一位专家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她们学校的评价机制最后的奖励就是发零食,各种各样的零食,孩子们很喜欢,并且很多时候都是由校长亲自发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口腹之欲与荣誉感。并且我的奖励是让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吃,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这样的奖励。
2.奖励与期末的考核相结合。平时的成绩、表现都记录好,这占最后成绩的70%,期末作业只占30%,这么大的比重,让学生知道平时每一节美术课都是很重要的,也让很多美术方面没有优异表现的学生也愿意积极参与,因为他们只要纪律很棒、上课的时候积极参与也可以在期末拿到很棒的成绩。同时,我也想让学生明白,美术课不单单考验的是你的画画能力,它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只要你愿意付出,你的每一次进步老师都会看到,老师会和你一起努力,伴你一起快乐成长的。
每一个评价机制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孩子也都不是完美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去完善、更新、充实自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有效的评价机制去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美术素养,并坚持下去,然后静待花开。
[1]王松花.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2]季银泉.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