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以三昧真火,炼出书法真金
——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6-03-01张文谦
张文谦
(福建省德化第二实验小学)
施以三昧真火,炼出书法真金
——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张文谦
(福建省德化第二实验小学)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缕清香,长期伴随着民族艺术的步伐发展。一直以来,小学生的书法培养都受到社会强烈的关注,渴望进行有效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培养小学生的书法能力,可以适当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书法训练中能够较好地汲取民族文化,升华行为素养。探讨了如何施以三昧真火,炼出书法真金,切实分析了小学生书法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当的对策。
书法;小学生;能力;趣味
在历史文化的潮流中,书法以其独特的性质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素质修养与文学追求。现阶段,我国不仅十分强调小学书法训练的重要性,更优化了对小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切实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认知的同时,高效促进学生的书法能力提升。
一、趣之火——提高书写兴趣
三昧真火第一火:趣之火。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首先必须得让学生找到书法训练的趣味性。小学生如果没有对书法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就不会实质性地进行书法训练,简单地进行一些应付性书写训练,在课下及其他时间里,并不会主动地去进行练习。同时,由于面对书法的潦草字迹,学生看不懂不说,更加找不到丝毫的书法乐趣,他们会觉得这项训练十分无趣烦躁,对书法教学产生一定程度的反感,严重阻碍了书法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此,小学教师在开展书法教学前,必须为小学生做出引导,帮助他们找到书法的乐趣,然后再进行书法训练。小学教师在进行书法教学时,应当遵从由易到难的步骤,优先用标准的字体进行书写引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写法的趣味。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教师也需要运用书法写出评语,让学生清晰观看的同时,不自觉地对这些汉字的写法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渴望写出像教师一样优美的汉字。同时,教师可以实时地开展一些书法活动,如书法竞赛、写对联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
二、实之火——夯好写字基础
三昧真火第二火:实之火。培养学生写字,务必要求扎实。一是扎实的姿势要求。要想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书法能力,不能太过于着急,要为小学生切实找到训练的正确方法,逐步为他们形成书法训练行为和技巧的规范,进而奠定扎实的书法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难练的往往是书法写字的基本姿势,很多小学生在进行书法训练的时候,都很容易出现姿势不标准的状况,如缺少正确握笔的要求,在写字过程中出现头歪、腰弯、身斜等,如果对这些现象不能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改善,会对小学生书法训练及以后的成长造成十分深远的影响。为此,教师应当逐步从各个小细节去规范学生的书法练字行为。如,强调大家熟知的三个一,即指尖离笔尖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眼睛离本子一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参照同行的做法,还总结出写字要求的“十字诀”,即“心静、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养成学生先做到姿势正确,才开始写字的“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打好了姿势的基础,书法自然会水到渠成、一日千里,教师对于学生的基础性训练务求实用有效。二是扎实的书写训练。如低年级,着重进行硬笔的训练,要求做到横平竖直,每一个字都端正均匀,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中级段练习钢笔字、毛笔字,要在“临帖”上下功夫,学会读帖,写好笔画,摆正间架,写出端端正正的字。
三、新之火——手段激发潜能
三昧真火第三火:新之火。即要求能适当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较新的教学手段和新颖的方法进行教学和评价,以激发学生写字的潜能。众所周知,写字是一件单调且反复的活动,小学生的兴趣不持久,耐力也易消磨。长时间的练习,十分枯燥无味。教学时如果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将会起到“吸睛”的作用。如网上搜索书法家的字帖,投放在屏幕上,可以使学生兴趣大增。将小学生完成的优秀书法作品拍照,展示在家长的微信群里,可以大大满足学生及学长成就感的需要,写字斗志得到激发。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小小书法家沙龙、学生书法作品展等活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孩子搭建自信和成功的舞台,让写字和练习书法变得富有诗意起来,轻松起来。当然,也需与家长配合,共同对学生的书写作品做出评价,提出不足之处,以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整改,使小学生戒骄戒躁,继续高效地练习书法,并从教师与父母的言语中找到发展创新的方向。
总而言之,书法的练就非一日之功,须尽心地把好基础,全面加强“三昧真火”的熏陶,促使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规范书法练字行为,加强书法训练,并科学适当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找到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最终滴水穿石,炼就书法真金。
[1]熊雅帆.漯河市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贾韬.常州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