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游戏化折纸的活动策略
2016-03-01周先芝
周先芝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仙踪中心校)
浅谈幼儿游戏化折纸的活动策略
周先芝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仙踪中心校)
折纸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手工,游戏化折纸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幼儿,它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对幼儿的动手、动脑以及探索能力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幼教;折纸;游戏化
俗话说“人的智慧在指尖上”,本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游戏化的折纸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手脑并用,有助于他们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不怕困难的品质。一张张方方正正的纸,经过孩子们认真地折、翻,折成了一件件形象夸张、富有趣味的作品,对这种诱人的制作,幼儿抱有浓厚的兴趣。幼儿早期的折纸教育注重激发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并不是要教会幼儿多少数量的折纸作品。尤其是4~5岁的幼儿,教师应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尝试成功的乐趣。那么,要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折纸活动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在活动中注意观察,注重幼儿学的过程。只有教师对幼儿的实际水平清楚了解,指导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例教学相对较难,因此我将幼儿分组指导,首先我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来分组,一组为五人,其中三人是能力强的幼儿,意在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友好合作关系。分组之后便着手选择内容,选择折纸内容时根据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然后把折纸内容的图示一一画出来,制成一张完整、规范的示意图。例如,折衣服。先熟悉图示,然后教给幼儿看图示折纸的方法:先观察最后折成的是什么?(衣服)接着观察一共有几步(共有五步)。折时要一步接一步仔细观察折叠符号,看看哪里是一样的折法,不能有遗漏,也不能有错,否则就不能完成作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让能力强的幼儿自己解决困难,而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在他们有困难时适当地给予指点。只要是通过努力自己完成作品的,我都给予鼓励。通过多次练习,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折纸方法,就能自己探索了。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此外,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幼儿还学会了共同克服困难。
一、掌握基本的折叠方法是前提
折纸活动要开展好,幼儿掌握基本的折纸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时我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幼儿先从对角折学起,然后是四角中心折,最后是稍难一点的双正方形和双三角形的折法。另外,在学习某个基本折法时,我还提供了相应折法较多的范例。如,练习四角中心折时,我教幼儿折了他们爱玩的“东、南、西、北”,还有“上衣”“房屋”等。幼儿的折纸技能得到了充分巩固。
二、激发幼儿折纸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也是幼儿乐于学习、积极创造的动力。选择折纸题材,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选择能够激发幼儿兴趣,能让幼儿展开想象的内容。根据幼儿年龄的认知特点,在上折纸课程之前,我先折了几个幼儿常见的小动物或物品,请幼儿欣赏,幼儿兴高采烈,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学习折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时我适时引导:这些物品都是老师看图例折出来的,如果小朋友学会了看图例就会折了,并且还能折出更多的东西!以此来激发幼儿学习看图折纸的积极性。
三、折纸与绘画相结合
折纸活动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有一些简单的折纸也需要进行绘画操作。例如,折好动物头形后,需要幼儿用彩笔画上眼睛、鼻子及嘴巴,有的还要加上羽毛、爪子等等,为作品修饰、增色。作品折好后,可要求幼儿将折好的作品贴在白纸上,再在白纸上添画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审美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重视因人施教,加强小组合作
幼儿的折纸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活动中也格外重视个体辅导。这就要求我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对重点
五、提供幼儿展现的平台
兴趣往往会在每一次成功的喜悦后变得愈发浓烈。抓住这个规律,教师在布置班级的时候,在四周墙上给每个孩子留一块展现的平台,把他们认真折出的作品展出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里可能有些孩子的能力差,作品质量不高,评价时要做到多鼓励,指导他们学习好的作品,逐步掌握方法建立信心。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给他们提出更高要求。此外,可以组织一些小的折纸比赛活动,每一个孩子都参加。评价的原则是:鼓励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只要有进步都会得到老师的奖励,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就感。
俗话说,熟能生巧,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通过巧手的折、压、剪、翻、拉,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令大家爱不释手。你能不说我们的孩子“心灵手巧”吗?总之,只要孩子愿意尝试,喜欢尝试,他就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为了让孩子能更加喜欢折纸活动,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折纸活动中。
程彬.幼儿折纸游戏[M].广州出版社,2004-03.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