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大区域创设与实施的研究
2016-03-01高小荣
高小荣
(西安交大阳光幼儿园)
幼儿园混龄大区域创设与实施的研究
高小荣
(西安交大阳光幼儿园)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共同参与活动创设混龄大区域是近年来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趋势。在幼儿园混龄大区域创设过程中,既要体现幼儿的兴趣发展特点,同时还要体现区域创设层次性特点。在区域活动组织过程中,要体现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相互引导和相互提升的价值和意义。
混龄大区域;实施步骤;实施方案
通过创设适宜于幼儿发展的区域环境,实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发展是当前幼儿园教育重要抓手,其重要性已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所关注。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强调的,“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从区域活动实施的效果上来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对幼儿的认知、技能和情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混龄大区域环境创设为抓手,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重要突破。
一、混龄大区域创设的目的、内容选择
幼儿教育融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掘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符合不同年龄幼儿共同活动意愿和兴趣特点的活动情景,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实现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既有发展基础上的有效提升。设置混龄大区域的目的如下:
(一)实现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凸显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有限的空间中,利用每一处环境潜藏的资源,让每一个角落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情景化,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混龄大区域创设中。
(三)实现混龄大区域环境创设的自主教育、自主学习的功能。幼儿的发展是会受到多方面影响的,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二、混龄大区域环境的基本特点
混龄大区域的创设以幼儿为中心,体现出“幼儿为本”的基本特征,在这一主导性的基本特征的辐射下,具体特征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以材料为中心组织学习目标和内容。幼儿能根据区域的场景,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组织活动,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二)个别化、操作性的学习与间接的指导。教师推动幼儿和材料在互动中自主学习。
(三)以实际的社会规则为准,制定区域活动规则。创设“小社会”式的区域环境,并制定相应的区域活动规则。
(四)混龄的区域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了更多交往的机会。符合《指南》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生活化学习的条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分工与合作,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混龄大区域的实施
混龄大区域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整体发展,展现幼儿自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灵活性高,充分尊重幼儿的差异,张扬幼儿的个性。
(一)混龄大区域活动的实施准备
1.教师区域的指导分工。遵循幼儿自主选择的基本原则,在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实现教师对幼儿的积极引导。
2.确定不同混龄区域的材料。按照混龄大区域的活动目标和环境需求,准备出不同的区域活动材料。
3.幼儿的时间安排。混龄大区域活动需要在不同区域实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共同活动,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参与混龄区域活动的类型。
(二)混龄大区域的创设
1.区域的选择
幼儿入园时,区域开放的班级幼儿在门厅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区域手环。下午按照手环到相应活动区活动。
2.区牌的展示
每个区域入口醒目位置有区域标志图案、区域名称及规则指示。
3.作品的呈现
区域活动产生的幼儿作品在相应的位置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货币积累到一定金额,有购买作品的需求时可以购买。
4.货币的存取
每个幼儿账户基础金额为50元,幼儿每次进入区域可以消费或者通过“劳动”赚取薪酬。
5.区域的调整
教师隔周五进行一次全面的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换主题、更换材料。
(三)混龄大区域活动的注意问题
1.参与混龄大区域活动的人数控制。了解幼儿的兴趣偏向,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活动规则。
2.根据实施方案开展混龄区域活动,组织全园教师以课题为中心开展混龄区域活动。
3.充分发挥我园大区域环境的特点,做好指导工作。
4.教师加强观察记录,随时调整区域活动。
5.研讨、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区域活动。
[1]李会敏,侯莉敏.幼儿园区域活动概念辨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6(2).
[2]张杰,王美芳.浅谈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特点[J].当代学前教育,2007(4).
[3]番茄.就让我们一起长大:走进国外幼儿园“混龄教育”[J].家庭(育儿),2008(3).
[4]邱黄辉,邓薇薇.对幼儿园混龄教学模式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编辑 贺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