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3-01卡毛措

西藏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助学贫困生

◆卡毛措

西藏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卡毛措

高校资助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西藏高校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但是,随着国家对西藏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近年来西藏高校资助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资助工作的育人效能发生了偏差。

西藏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加大财政对西藏教育投入,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目前,西藏高校已建立健全了由政府主导,高校、银行、社会、家庭参与分担的“奖、贷、勤、助、补、减、免”为主的多元化资助体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藏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满足了大部分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但也不免出现了一些“重资助轻教育,重评定轻管理”等问题,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缺失诚信、感恩、责任、奉献意识等品质。因此,在资助工作中,能够把解决贫困大学生实际困难与做好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是实现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也影响着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安全稳定。

一、西藏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直接作用在于“助人”,终极目标在于“育人”,“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虽然国家和西藏高校采取了一系列资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但西藏高校资助工作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使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发生了偏差。

(一)重经济资助,轻育人工作

随着国家对西藏教育投入的加大,各高校资助工作面越来越广,资助工作量越来越大,具体负责资助工作人员很容易迷失在资助的事务性工作中,而忽视了资助工作所蕴含的育人功能。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往往只关注于经济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而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诚信、感恩等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未能很好的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目前,西藏各高校部分贫困生严重存在责任感和诚信缺乏,奉献和感恩意识薄弱等问题,部分贫困生虽然获得了经济上的资助,却很难实现“精神脱贫”。很多贫困生觉得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等、靠、要”依赖思想突出,缺乏感恩意识,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不愿意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另外有一些贫困学生为了获取更多的资助,不如实反映家庭情况,夸大贫困事实,甚至不惜伪造贫困证明。还有部分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不按时还款,甚至恶意拖欠贷款。

另外,与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相比较,西藏各高校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有偿资助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因为通过加大助学贷款的力度,增加学校勤工助学的岗位,不仅让贫困生在物质上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重评定、轻管理

当前,西藏高校在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方面做得很好,从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的搭建,到贫困生的认定审核,再到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国家奖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等,一系列助困帮扶政策都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了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助学贷款毕业生,高校缺乏有效的贷后管理和追踪机制,使得有些贷款生不按时还款,甚至有些学生恶意拖欠贷款。另外,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控制手段,部分贫困学生随意使用和挥霍,出现助学金用于请客、娱乐、吸烟、酗酒等消费的现象,偏离了资助育人功能的价值取向。

二、加强西藏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管理的对策

(一)“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高校资助工作的直接作用在于“助人”,终极目标在于“育人”,要牢固树立“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人成才”的原则,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将育人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因此,西藏高校可以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搭建宣传平台、整合资助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

1.搭建资助育人工作的宣传平台

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应充分利用报纸、宣传手册、展板、黑板报、手机短信、资助工作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平台宣传资助政策,让学生了解各类资助政策,感受国家和政府的关爱,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比如在大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的宣传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学费代偿政策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入伍、基层就业和创新创业。再比如通过资助政策官方网站,设置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法规等栏目,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快捷便利的政策宣传、信息查询、奖助贷补勤的申请、信息公示等服务项目,也可以通过网络为贫困学生提供励志类电子书和影片等资源,对贫困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2.以“奖助贷勤”为载体,加强资助育人教育

目前,西藏高校已经形成了“奖、贷、助、补、勤、免”和开辟“绿色通道”的资助体系,和以“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为主要形式的资助资源。以这四种资助资源为载体,加强德育教育,就能够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以奖学金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不管是国家级的、还是校级的奖学金,都是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追求卓越,因此,应以奖学金为载体,引导学生遵纪守法,追求卓越,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助学金为载体,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增强责任感。助学金是为了帮助学生减少因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而设置的资助资源,可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以积极的心态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在给予贫困学生资助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主动将感恩和责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以国家助学贷款为载体,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国家助学贷款,就要信守承诺,按期还款。因此,在给贫困学生发放助学贷款的同时,就要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以勤工助学为载体,锻炼学生的能力。校内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校外勤工助学,可以使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知识、技能的转化,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资助助后管理水平

高校资助工作从时间维度及工作推进角度,可以划分为助前准备、助中具体实施、助后管理三个环节。虽然助后管理未触及到资助工作的实质,但其对资助工作暴露出的问题的解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资助助后管理水平对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强贷款学生动态档案管理

建立贷款学生动态档案是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建立贷款学生动态档案,最直接目的是为准确掌握贷款学生毕业去向,就业单位和家庭联系方式,还款情况等,对未按时还款学生进行还款提醒和追踪。

2.完善助后监督工作

成立以学校资助工作管理人员、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等为主的助后监督小组,监督受奖助学生平时的表现、学习、消费等情况,若发现受奖助学生出现旷课、酗酒、打架等严重违法违纪的行为以及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等情况,或者出现将奖助学金用于请客、娱乐、购买奢侈品等,则收回其奖资助款。加强助后监督,能够使学生践行诺言,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总之,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资助工作中,只有将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将资助评定与助后管理一起抓,才能充分发挥贫困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衷华,郭维喜.高校资助工作助后教育与管理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

[2]衷华,陈良声.发挥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路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8).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
责任编辑:吝建平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助学贫困生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