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信息流视域下的危机传播
2016-03-01李文杰
李文杰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简析信息流视域下的危机传播
李文杰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本文以“11.22黄岛输油管爆炸事件”为例,分析了黄岛输油管爆炸事件的信息流过程,提出了危机流畅通的模式以及解决危机传播失误的措施,保障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畅通与准确,对于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危机传播;黄岛输油管爆炸事件;信息流
一、危机传播及信息流的界定
(一)什么是危机传播
20世纪80年代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提出了“危机是人们所认知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构架,在社会系统中的有条理的运作被扰乱。同时,产生或者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件,在作出关键性决策时,该事件具有时间上的压力和很多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史安斌在《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中指出“危机传播就是在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中以及危机发生后,贯穿整个危机过程中的传播活动。”
(二)什么是信息流
1962年,罗杰斯在他的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中,把传播过程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一个是效果形成发散过程的“影响流”(Influence flow)。信息流最大的作用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影响流主要是媒体传达信息对受众所起的影响和作用。罗伯特·希斯在《危机管理》中提出的信息流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发送者——接收者(人或机器)间的信息交换。危机信息流实际上是社会信息流,在信息的发出、传送、演化、接收、影响的环节里与多种因素有关。诱发公共危机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会发展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直接引起公共危机。信息流终究是内容的传递,包括信息量、新闻体版面设置,同时还包括信息流向受众后的解码与反馈。当信息经过了这个环节之后,整个流动过程才得以完成。
二、黄岛输油管爆炸事件信息流分析
本文以山东省青岛市“11.22黄岛输油管爆炸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汇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输油管线破裂。事故发现后,黄岛区立即组织在海面布设两道围油栏。处置过程中,当日上午10点30分许,黄岛区沿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1]
第一阶段:危机事件爆发后,黄岛输油管爆炸现场是总信源,在危机事件爆发后,微博凭借自己的实效性首先发声成为第一个信息源,官方微博“黄岛发布”在11月22日12点02分发布了该事件的情况,官方微博“青岛发布”在11月22日12点08分发布了关于该事件的首条微博。两个官微都可以把市政府看作是信息的信源,黄岛地区的市民是信宿。政府把获取的信息进行编码之后形成了识别信息和应对信息,再通过媒体传播到市民那里,黄岛市民作为信宿接收信息,并且通过信息做出判断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纸媒以党报《青岛日报》、都市报《半岛都市报》和《青岛日报》为例,在第一阶段集体失语。事故发生在11月22日上午10点30分,经过一天的抢险救灾,事故现场的动态信息、救援情况、次生灾害的发生、当地受损居民的生活安置都成为当地群众最为关心的。但第2天3家纸媒的播报情况让人痛心,《青岛日报》只有两篇新闻,虽然放到了头版,但一篇是《组织力量及时排除险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踪人员》属于领导人的重要指示,另一篇《中石化黄伟输油管线发生爆炸》介绍了爆发的过程,关于具体的救援消息却很少。《青岛早报》在头版五分之一处报道了《组织力量及时排除险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踪人员》的新闻,字体还不如新闻《2600套经适房拟近期供售》的字体大。《半岛都市报》在头版对该事件报道所占的版面还不如海参广告的版面醒目。第一阶段纸媒的传播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毛牧青发布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里的帖子《黄岛大爆炸负面消息的报道技巧》,作者对比了青岛当地的报纸《青岛早报》、《半岛都市报》和北京的报纸《新京报》、《京华时报》对该事件的报道,结果作者发现“外地官媒的激情燃烧慷慨激昂,当地官媒却羞羞答答欲言又止”。这篇帖子的点击率达到了19890次,获得77个回复。
第二阶段:传播信息数量多,但存在诸多信息疑问。我国政府自非典之后对待危机事件的报道虽然打开了限度,媒体也积极介入事件内部报道,但仍然还存在着“内紧外松”的传播策略,这通常也是危机事件的开始的“信息流障碍”。在2点40分黄岛区就发现了输油管线破裂原油泄漏,黄岛区政府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该采取事故处置措施,并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及时上报给市一级的政府部门。但是在该事件中却没有及时地向上级部门上报情况,无任何疏散信息,这时的受众处于茫然之中,只能被动地处理危机问题。该事件在萌芽期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到11月22日10时左右,输油管直接爆裂引起人员伤亡,损失惨重。在事件过后的11月23日,中石化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辟谣称,原油泄漏管线已使用27年,经现场认真核实,原油泄漏并爆燃管道系“东黄复线管道”,而不是此前传闻的“黄潍管道”。公众对于该说法也持怀疑态度,传播信息流不畅通,就会出现各种声音,其中噪音无法避免,在这个阶段呈放大的趋势。在青岛社区的黄岛论坛里,网民“留住半个良心足矣”发布的《黄岛人民20问中石化,请回答!!!》,点击率达到了16996,获得24个回复。帖子里的20个问题尖锐有力,对事故的具体细节、处置过程以及对新闻发言人吕大鹏、潍坊输油处副处长邢玉庆在媒体上的回答都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危机事件本就影响着密集的人群,信息流遭到阻碍,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夸大事实,这在网上引起民众的共鸣,导致事件失控。
第三阶段的危机信息流,障碍在于对人民知情权的无视,表现在政府对媒体对事件的解决,没有发布明确的关于处理事件的信息,更没有反思阶段,使得危机事件最后又淹没在每天宏大的信息流中,受众的疑问没有解答,久而久之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三份报纸对事件的处理结果所刊登的新闻是一样的。11月26日《青岛早报》在01版刊登了《查清事故直接原因和管理问题及时公开事故调查报告》的消息,随后在11月28日三份报纸都刊登了来源于新华社的消息《中石化管道储运两领导停职》。这一则消息也就是对黄岛输油管爆炸事件的处理结果,之后的消息都是关于安置善后的。直到2014年1月10日三份报纸关于该事件刊登了新闻《青岛中石化“11·22”特大事故为责任事故》对事故定性为责任事故,同时指出了事故的原因以及暴露的问题。1月11日三份报纸也刊登了《国务院严肃处理“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的消息,对事故的处置结果为相关负责人15人移交司法机关48人受到处分。纸媒虽然把事件的处置结果放在了头版的位置,但通过纸媒无法看到信宿的反馈。当政府作为信宿获知信息后应该马上转变角色成为信源,如果没有及时转变角色,信息就会延迟,也就无法避免虚假信息,政府的公信力也会下降。
三、引导危机传播信息流畅通
危机事件的信息流出现障碍,不仅破坏了新闻传播的规律,也影响到了受灾人群对事件的应对情况,如果信息出现错误或不及时的现象,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本文也提出了保障信息流畅通的方法。
(一)基于信息流强弱的传播模式
衡量信息流的强弱有三个指向:媒体覆盖率的大小、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信息本身的重要程度,当这三个指向同时存在时信息流是最大的。主流媒体的信息流就强,而人际传播、组织内部的沟通等就属于弱信息流。第一,运用强信息流传播有关危机事件的识别信息和应对信息,使公众快速获得危机信息并采取行动减少损失。第二,组织传播信息流发挥着重要功能,危机潜伏阶段需要采集信息,接着,相关部门与政府决策者通过组织内部传播,整理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制定应对方案。然后组织通过媒体、新闻发布会发布制定的相关政策、应急方案,最后通过自上而下的组织传播,将方案传达给公众,这就要求传播渠道畅通。第三,弱信息流的润滑功能,强信息流和组织传播在大面积的覆盖之后,有些信息还是无法及时传达给受众,可以经过意见领袖传达的消息,这样更容易使大众接受,产生深远影响。
(二)媒体注重信息反馈
作为传播的主体,媒体既要传播信息给受众,设置公众的议程,也要将受众的信息反映给政府,使决策者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保持畅通,在管理应对危机事件时能够协调统一。媒体在传播危机事件的有关信息时,会出现信息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我国媒体在危机潜伏期没有预警报道,在危机解决期没有反思报道,缺位现象严重,因此要保障危机信息畅通,构建信息评估机制很重要,也就是重视信息反馈模式,既可以总结此次事件发生的原因,也可以为政府构建应急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助于危机事件的减少。
[1] 11.22黄岛输油管爆炸事件[DB/OL].百度百科,http://baike. baidu.com/view/11533130.htm?fromtitle=11·22青岛黄岛输油管爆炸事件&fromid=14117478&type=syn,2013-11-22.
[2] 赵志力.危机传播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
[3] 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理论 机制 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8.
[4] 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30.
[5] 洪谨.危机传播中信息对称的媒体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04):23-25.
G206
A
1674-8883(2016)07-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