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利用小实验激发自主学习能力

2016-03-0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物理利用实验

陈 铃

(沈阳市第四十六中学 辽宁沈阳 110101)

巧妙利用小实验激发自主学习能力

陈 铃

(沈阳市第四十六中学 辽宁沈阳 110101)

“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性。宗旨在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正是我们教者“永久的课题”!

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曾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和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即可以让学生理解所学物理理论,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验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下面就“如何巧妙利用物理小实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小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科学,如果离开实验,离开生活,那么学生总会有“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深刻体会,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厌学、怕学情绪。而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亲自动手、亲自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和布置他们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无疑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的好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抑制状态中解脱出来,主动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一些随手可做的小实验来进行教学。如小实验“纸锅烧水”,学生做之前一定会想:“纸锅”能将水烧开吗?使学生体会到魔术般的神奇!又如一个较大的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在透镜后面的亮点处,纸可被烧焦;上端封口透明的瓶内两支长短不一样燃烧蜡烛谁先熄灭的实验结果,都会让学生惊诧!还有在学习之余开展“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制作温度计”……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当他们手捧自己的作品时,就会感到趣之所在,乐之所在。物理这门学科也会深深地吸引他们。再配合以“作品展览和奖励”活动,在制作时,他们一定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这就必然提高了其动脑,动手,自主学习的潜能!

二、利用“小实验”构建自主学习和谐的物理课堂

如第一次接触物理学科学生会对其产生一种神秘感,觉得物理难学,因此,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教师可以多演示一些物理小实验,如惯性实验、“冷水”使热水沸腾实验、漏斗吹乒乓球实验……通过这些物理小实验,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恐惧感。实验导人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建立起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运用已有经验和已学会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思考。实验导人新课是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比如,用两支小试管和水做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通过演示实验,教师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利用创造的神秘感,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考,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而创造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来导人新课,也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通过物理小实验,更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

三、巧妙运用“小实验”最直观的证实或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如:(1)使大小相同的力用手指和拳头压脸部,前者发生的痛感强,解释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2)使雷同的力用小刀的刀刃和刀背分别试切土豆块、裁纸,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3)用易拉罐制造简朴的小孔成像试验仪器,视察小孔成像的倒立的实像。(4)在几只雷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而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解释声音的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四、开展“家庭”物理小实验“学为所用”

家庭物理小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文化素质等. 家庭物理小实验是对学校学习(主要是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有效补充.正确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器材,自主地开展实验,能很好地实现课外巩固和学为所用。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和工具以及从废旧玩具上拆下的零件,自制各种各样简单的仪器,在家里开展小实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实验整个环节中,学生观察、操作都比较自由,容易触发其创新潜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大小试管验证大气压存在实验,可以用口径相近的易拉罐或用两节粗细相近的竹筒也可做.这个实验让学生回家仿做,回家演示时,不少家长未必明白两罐倒置后,水往下流内罐却往上窜的奥秘.当家长带几分兴趣向孩子问时,简易家庭小实验的教学空间,决不仅限于教“为什么”,小家伙会得意地做起家长的老师,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体现了“学为所用”.学生的说理能力在讲解过程中也会有所提高!

五、巧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小实验”,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动手、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可以巧用”塑料瓶”做物理小实验,巧用“气球”做物理小实验。

随处可得的生活物品能做出许多的小实验,同学们在学习中兴趣一定很浓,比如在瓶吞鸡蛋这个证明大气压的实验中,如果把鸡蛋换成气球,将既经济,又可以循环使用,学生也能够亲身实践,增加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说只有不断地去思考,去摸索,才能挖掘出更好的实验,提高我们物理实验课堂的效率。

作为教师一定要放开手,让学生靠自己的理解,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当一名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时,你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一名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甚至还会改变生活的“小学者”!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展,“物理小实验”作为中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把这些设计合理、构思新颖的实验与课本中的各类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通过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得原本单调枯燥的物理知识具体化。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更会为此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物理利用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