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示自我 发展自我
——“‘学本式’卓越课堂”下小学语文展学策略初探

2016-03-0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卓越思维语文

李 丹

(重庆市沙坪坝区二塘小学 重庆 400000)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示自我 发展自我
——“‘学本式’卓越课堂”下小学语文展学策略初探

李 丹

(重庆市沙坪坝区二塘小学 重庆 400000)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倡导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环节。‘学本式’卓越课堂”就是以“学生学习为本,学生发展为本”为基本理念,以“先学后导,互助展评”为基本模式。在“‘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大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展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学本式 小组合作 小学语文 展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实施新学习方式的有效形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机会,为每个学生发表自已的观点看法,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增加了更多的机会。把集体的成功与个人的成功紧密相联系,使得好生差生“息息相关,荣辱与共”,能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责任感。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组织不好,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在经过近三年的“‘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开展下,在展学中存在展示的目的不明、提升不足、组织失序、机会不均等现象,怎样发挥小组展学的作用和效益呢?

一、展示目的要明确

展示交流是运用心理学原理,针对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和心理特点,通过不同形式的学生展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要展示、什么需要展示、展示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如课文的重难点、能力生发点可以进行展示,切记作秀而非实质的展示。[1]

二、展示时机要恰当

展示的内容选择准了,如果没有把握好展示的时机,展示的效果同样会大打折扣。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第一,课堂上当教师所给知识背景能够使学生自觉产生丰富多彩的结论或者学生经过了自己的知识探索过程,有了很强的认同期望时,可以通过展示让其他同学分享时,调动其主动参与课堂,深入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碰撞,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从而达到展示的有效性。第二,当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同学们经过冥思苦想后,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白,可以进行展示,启迪这部分同学的思维,达到“兵教兵”的目的。[2]

三、要注重展示的提升

在展示时,切记不同小组对同一问题进行反复的同层次的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质疑,台上台下生生互动,在互动辨析中,学生思维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发展

四、展示组织有序

1.设立岗位,明确职责。组内要设一个主持人,一般由组长担任,主要负责组织分工,任务分解,组织本组人员进行学习,协调内部关系,安排发言顺序等;一个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情况和结果;一个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一个报告员,负责需要时,代表本组回答教师提问,向全班报告本组学学习情况和研究结果。各岗位要经常轮换,让大家都得到锻炼和体验。

2.加强培训,指导方法。对主持人、问题陈述人、发言人、辩论手该如何做,进行常规的训练,在展示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再进行具体指导,不断学习,不断完善。

3.学会倾听。展学时在他人发言时不能随意插话,打断展示,发言人发言完毕,方可补充质疑。在其他小组展示时,不能忙于整理或准备自己的内容,学会认真倾听,才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才能互动,课堂展示才能得到有效聚焦。

4.相机引导。对问题追问、质疑、争论偏离要求时,主持者或教师要相机进行引导,让双方迅速回到主题上,让展示问题更聚焦,从而达到高效。[3]

五、力争展示机会平等

为了避免话语霸权、机会不均的现象,可以让小组人人上台,人人都有任务,每次展示每人担任的角色不同,进行各种角色体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责任感。刚开始或许是很长一段时间肯定不是很理想,但我们老师,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学会耐心等待,静待花开。

六、关注过程,适时评价

重结果,轻过程,只关注小组学习的最后结果,或只用小组展示的结果来评价小组的学习情况,是造成小组整体学习效果不好,多数成员游离在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关注小组的学习过程,一要巡回检查、观察。看看小组学习中各成员是否积极参加,尤其要关注差生的参与情况;二要巡回指导。当小组学习展示出现困难难于解决时,进行点拨、引导、指导;三要适当参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探讨;四要适时评价。对好的进行认可、鼓励、奖励,对一些干扰、影响正常学习的行为要及时批评制止、纠正。激励的目的就是促进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学习,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评估激励要注意,采用合作性小组奖励。学生能否得到奖励,不仅取决于个体成员的成绩,而且取决于他所在小组的总成绩。教师一般不要比较个人的成绩,不要通报个人的成绩,而是比较小组的总成绩,这样,使学生与小组荣辱与共,激发学生既个人努力,又互相合作,以达到小组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效果。

总之,在进行“学本式”卓越课堂以来,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参与程度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思维在讨论展示交流中碰撞,在碰撞反思中得到升华,获得的知识技能更丰富更深刻。学生学会了尊重并接受伙伴、学会表达想法的方法,自主探究、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潜能也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9-168.177-186.

[2]田建芳.《合作学习浅析》 [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科院出版社.

[3]王坦.《合作学习论》 [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卓越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