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
2016-03-01卢春娜
卢春娜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广播电视台)
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
卢春娜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广播电视台)
摘 要: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关系到节目播放质量和受众感受。本文主要从广播节目对录音、制作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广播,录音,制作
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对制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其全面掌握传声器、调音台、电声等多种录音设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原理。
1 录音与制作的基本技能要求
录制一档高质量的节目,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电声设备和录音设备,还要有好的演播室,同时,录制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水准。
首先,录音人员在录音时,必须控制好传声器与声源的距离。同一声源拾音距离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声源的强度随着拾音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弱,当传声器与声源之间距离稍大时,因为空气本身存在吸音的特性,距离越远,产生的吸音或者损耗就越大,这样录制出来的声音也会随之减弱。有经验的录音人员可以根据个人工作经验,使用一些高频的稍有提升的传声器,或者通过不断调试,提升调音台的高频水平。
其次,确保监听系统的监听效果。监听系统以正确判断节目最后的录音效果为目的,录音人员和负责审听人员,在这一环节要检测好节目的最后效果。通过监听系统的筛查功能,及时发现广播节目存在的质量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第三,控制好监听系统中的计量仪表。录音监听系统中计量仪表,它是客观判断广播节目播出质量和立体声节目左右两个声道信号是否到位的专门器件,其能有效避免通过录音人员的主观判断,从而为全面监控节目质量提供依据。
2 录音与制作工序
语言类节目的录音与制作,主要是对录音进行制作的过程。语言类节目信号的声音强度比演唱会、乐器表演奏等节目的声音强度要小,尽管这样,语言类节目有很强的方向性。有时,为了提高音质清晰度,应选择专门的演播室进行录音,保证录音效果。
首先,当只有一个播音员进行播音时,通常只是一个方向进行专音,这时,播音员和传声器大体保持在3cm距离即可;如果是两个人进行播音,就必须调整传声器。两个人共用一支双方向的传声器进行拾音时,需要根据两个人不同的音质特点和声音强度,适当调整两个人与传声器的距离。其次,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传声器。对广播中一些语言类节目进行录音时,通常选用动圈或者电容式传声器,但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传声器。选用动圈式传声器,主要是因为其清晰耐用而且价格便宜。而电容式传声器灵敏度高,幅频特性比较好,所以,在录制一些高质量语言类节目时,多采用电容式传声器录音。
第三,对于一些小型场地的录音,可采用单支传声器进行拾音。单支传声器的主要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但如果参加录音的人员较多,就不能采用这种传声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多支传声器进行录音,而且拾音时注意传声器间的距离不要过近,同时,还要注意各路声音的平衡。
3 后期制作中的常用处理方法
3.1 把握正确的音频参数
制作优秀的录音新闻作品,必须保证音频参数的精准,比如采样率、音频电平、平衡等,音频文件的参数要基本到位。语言类节目的强调大概是背景音乐的两倍左右,电平上的反应数字在6dB左右。现场混播时,如果现场噪声越大,录音人员需要提升语言的电平,以保证记者旁白录音的清晰度。
3.2 音频剪切技巧
后期制作,主要是对音频进行编辑,通过画线、拷贝、删除、粘贴、合并等操作,给听众留下记忆和回味的机会。具体来说,应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音频进行剪辑。根据文稿和现场的一些记录,选出符合音像要求的文字进行编辑。编辑时要保证语言的流畅连贯以及声音响度和音调的一致性。二是对音频进行降噪。由于外采录音环境多样,有时录音环境非常差,因此,对音频进行降噪处理,可提高节目播出质量。三是对声音进行优化。通过加入一些效果器插件,完善、美化和提升语言音频的清晰度和饱满度。也可以通过调音台的均衡器、扩展器等降噪软件进行修饰,进而保证音质的协调性。四是注意配乐中的各项事宜。不同配音素材的选用对制作人员也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有些节目需要大量配乐,在配乐时,音乐必须起到突出主题和烘托气氛的作用。
3.3 成品合成技巧
合成是录音制作的最后一道关口,把经过调整和修改后的素材,制作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作品。这时需要注意各声音素材的位置,确定声像定位是否准确以及音量大小是否合适。通常,制作人员在合成之前,先进行试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一些重要的音频素材必须备份保存,没有做完的工作,以工程的格式做好暂存,从而保证后期成品能按时高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