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成为数学教学美丽的旋律

2016-03-01苏田水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秋游新知数学知识

苏田水

(福建省安溪县湖头中心学校郭埔小学 福建安溪 362400)

让生活成为数学教学美丽的旋律

苏田水

(福建省安溪县湖头中心学校郭埔小学 福建安溪 36240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 方法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在学习新知前,教师可组织收集与新知有关的生活信息,丰富学生对新知的体验,从而激发探求新知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让学生把这些实物放在纸上画一画,拿走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学习小数时,课前我布置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

二、优化习题设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教了“三步计算应用题”后,我上了一节《我们去秋游》的实践活动课,于是我请学生通过上本地旅游网站查阅资料,打电话咨询有关景点选择值得一游的秋游地点,并设计一套秋游方案,供学校参考。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在教师的指导下纷纷收集制订方案的所需资料,诸如团体门票价格、包车价格等,并自发地组成小组共同商讨制订方案。最后,学生送上来的秋游方案,令我大开眼界,不光计算准确,而且还考虑到了许多我所没有预料到的:包车时根据学校学生数,大小车搭配;学生学生身边带多少钱,怎样合理使用……有的秋游方案甚至还在最后写了这样设计的理由和好处。

然后出示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100。我们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这样的题目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

方法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4:买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

方法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

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熟练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充满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实践数学,让学生在富于弹性空间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与处理信息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

三、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促使他们自觉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萌发应用意识。构建“生活课堂”,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数学。学完比和比例以后,可以组织学生丈量一下学校中一棵大树的高度。开始,学生可能会束手无策,因为树太高了。这时候,教师将一根标竿插在树旁,在阳光的照射下,树影,竿影清晰可见。这时,教师提问:“标竿长和竿影长有何关系?你能据此推算出树的高度吗?”经过观察思考,学生会发现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从而推算出树的高度。

四、返回生活天地 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例如,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为什么生活中那么多物体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之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需要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你见过周围那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电线杆的支架为何要设计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

2.开设数学实践课,创造应用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是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学习了有关面积计算的应用题后,学生学会量窗户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而后再导入生活,引导学生实际计算做窗帘要用多少米布。这就应考虑到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用两幅窗帘面对拉,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处,同时又能诱发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感到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源于生活,将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猜你喜欢

秋游新知数学知识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一起去秋游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秋游去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