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电视台新闻传播新思路探究

2016-03-01丁晓萍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6期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

丁晓萍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广播电视台)



县级电视台新闻传播新思路探究

丁晓萍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广播电视台)

摘 要:在互联网媒体资讯传播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传播形式的崛起与兴盛,使原有的平面媒体传播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广电作为主流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正受到极大冲击,并由此带来系列的传播功能弱化,以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广电独享信息渠道的垄断优势已风光不再。若安于现状只能导致危机意识的孱弱,一旦观众背弃了广电这一主流平台,广电将渐行渐远。如何提升及高效运用传媒公信力,体现主流媒体的权威,做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赢得更多的受众,是县级广电工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笔者结合在电视台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新闻传播思路;传媒公信力

1 现有工作体制与机制制约广电发展

目前,县级台面临的尴尬在各地已凸显:无激励机制制约了采编人员的升迁空间,事业身份使一些表现优秀、有抱负的青年人没有了上升的空间;无专业技术支持制约了节目质量,薪酬过低使科班人员不愿到县级台;无节目成本意识制约广电的发展,一些兄弟台在网台分营时,大部分记者选择了广电网络,曾经引以为荣的无冕之王被无情抛弃。由于种种原因,福安广播电视台三定方案至今尚未完成,在编办没有称号,也就是说,在政府部门里是不存在的。现有从事采编播人员均是借用本局有线台、广播站及教育系统等编制或自收自支,正式编制属财政全额拨款,财务报事业单位核算与管理。播音、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缺乏,拍摄、编辑设备滞后,网台分营、制播分离造成高清拍摄无高清播出等。

2 改革势在必行

2.1 体制要改革

在全媒体时代,广电已经流失了一大部分受众,为此,应从体制改革入手,升级县级台,实行台长负责制,使其具有独立的工作职能,电视台下设传媒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对一部分对外传媒业务实现有偿服务,重塑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

2.2 机制要创新

广电现有采编人员大多非科班,建议整合编辑、记者、制作和播音等现有资源,设立岗位人员流动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扬长避短,提倡良性竞争,以提高全员工作热情,提升业务水平,让所有的采编人员都有创新的机会。学习省台设立新闻月评或者季评制,对日常播出稿件进行评比,并给予奖励,鼓励多出民生类稿件和有现场感的稿件,更好地显现整体合力。同时,大力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配备基本摄像设备和电脑,拓展新闻线索及传输渠道,使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得以报道。建立视频资料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利用视频资料这块不可再生的资源。尽量挖掘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2.3 思想要转变

目前,福安市有200多套丰富的电视节目,遥控器的掌握者所选择的不是看其是否中央或者省市县台,可看性成了决定权。要把服务意识升级为引领意识,节目要去新闻化,越是小台越要贴近观众,越要本土化、平民化,要多报道群众身边小事,减少大量的会议新闻,因为节目是做给观众看的,不是单单只做给领导看,更不能使这一平台成为领导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民生新闻之所以为广大受众所喜爱,是因为其在传播政府决策的同时,也让受众获得了知情权、参与权,地域性使广电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受众。此外,要加强品牌意识,打造精品栏目、金牌主持人,强化电视的独特性,权威性。考虑观众口味的多样化,本台开设的《福安评话》栏目就受到老年观众的喜爱。

2.4 监督要加强

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两大功能。主流媒体要在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有舆论监督才能提升广电的影响力,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要多侧面报道新闻事实,在众声喧哗中引导正确舆论。舆论监督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转化成正能量。可聘请社会监督员对稿件、画面、编排和制作进行有效批评监督,提出积极的建议意见,让监督真正可行,不流于形式。

2.5 经费要投入

一些领导对电视节目成本意识极为淡薄直至忽略不计,无偿服务是县级台无奈的选择。电视台是高投入重装备的领域,一次直播节目要动用大量设备、人员,有些很好的题材或由于无车辆可派(很多县级台无专用采访车),或由于无经费可出导致流产比比皆是。网台分营所剩的广告收入微乎其微,政府投入广电经费过少,车辆、轨道、摇臂、摄像机和非编机急需添置,节目后期制作、包装也需要技术经费支撑,绩效工资使创收没有了激励机制也就没了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十二个字”希望和要求,即“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三网融合”将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传递主流价值观和权威信息又是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借助这一优势,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了公信力的广电事业前景依然看好,县级广播电视台仍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孙晓晖.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执政公信力的流失及其防范——基于社会动员的分析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0(4).

[2]刘学义.大众媒介的自我检视——美、加等国新闻公评人制度探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

猜你喜欢

县级电视台
试论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的能力与素养
县级电视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探析
新媒体时代下县级电视台的局限及发展趋势探析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县级电视台创新思路研究
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增强新闻敏感性
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的创新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县级电视台少儿节目发展困境
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策略探究
当代社会形势下县级电视台新闻采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