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策略探究

2016-03-22张克亮

科技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采访民生新闻

张克亮

摘 要 民生新闻植根民众生活、呈现民生百态。县级电视台是民生新闻栏目的主战场,优越的民生新闻资源,强调县级电视台做大做强民生新闻栏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文立足于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现状,从采访方法、采访技巧、新闻记者的能力具备等方面,阐述了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的策略。本文旨在强化对民生新闻采访的认识,为今后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 154-0022-01

民生新闻植根于民众生活,是新媒体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媒介内容。民生新闻涉及面广,强调新闻贴近百姓生活,在互动中强化新闻的实效性。县级电视台是新闻民生栏目的主战场,也是与民生最为贴切的媒体平台。民生新闻栏目成为了地方电视台发展的主打节目,也是拉近电视与观众距离的重要途径。但是,好的民生新闻依托于好的新闻采访,强调新闻采访的策略性,什么样的采访技巧与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民生新闻的采访效果,才能建立在互动交流中,反应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这些都是县级电视台在民生新闻采访中,需要准确把握、科学定位、合理发展的。县级电视台,人力、财力等,相对有限,民生新闻做大做强,一是要把握好民生新闻的脉搏,贴近百姓生活,多方位呈现民生百态:二是新闻报道,“三分靠写作、七分靠采访”,采访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新闻报道。为此,强化民生新闻采访策略,采访技巧、方法等方面尤为重要。在笔者看来,县级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应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贴近生活、走进百姓,以平民视角呈现民生百态

民生新闻要接底气、贴近百姓生活,强化“以人为本”的新闻采访原则。首先,新闻采访者要以平民的视角,与百姓构建平等的交流环境,从百姓的视角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进而在新闻中寻找重点、热点。新闻报道不仅仅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而且要以“低姿态、积极的职业精神”,贴近百姓、走进百姓,让民生新闻带有原汁原味的民生气息,真实呈现出民生新闻的媒体价值。在题材选择、新闻价值判断等方面说,要立足于受众需求,紧扣民生新闻热点,更好地吸引广大的观众:其次,民生新闻报道,应注意语言上的“平民化”,将自己作为民生新闻中的普通参与者,在平等的交流环境之下,让被采访者放下心里戒备、放下情感抵触,转而以朋友谈心的方式,呈现出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生活情感,还是对市政、福利保障的建议,都是以真实的情感现状呈现,更能真实的反应出民众的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

2 关注、跟踪民生热点,升华民生新闻主题

民生新闻涉及面广,但总而言之,主要在于医疗、教育、公共设施、就业等领域,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民生新闻要关注、跟踪民生热点,对民情、民意有深入的跟踪报道,让民生新闻呈现的是真实现状的“民生”,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行与工作。民生新闻立足面多是民生、民情及民意,这就需要新闻采访者善于升华民生主题,让新闻不脱离民生内容的同时,将新闻背后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这也就说明,民生新闻很“小”,但实质内容很“大”,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是政府甚至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好的民生新闻采访,不仅仅停留在民生新闻中的“窨井盖没了”、“百姓到服务中心办事难”等内容之上,而是立足于这些社会民生现状、民生问题,升华新闻主题,让社会不足面、社会不道德面呈现,引起广大民众、社会及政府等的关注,这才是新闻采访报道的重要出发点,也是民生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

3 新闻采访方式灵活多变,强化自我调整能力

新闻采访是一门艺术,强调采访方式的灵活多变,带动新闻采访的互动性。一方面,每一位被采访者的性格、受教育程度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强调新闻采访方式要灵活多变,确保双方沟通交流处于最佳的状态;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要在采访方式及采访语气上进行调整。新闻记者要在交流采访中准确把握被采访者的性格,特别是当时的情感、情绪,这是确保新闻采访有效进行的重要基础。对于性格直爽的人,新闻记者在采访交流中,可以开门见山的问问题,让被采访者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对于含蓄的被采访者,在提问等方面,提问方式应委婉,通过对被采访者引导,让其朝着采访内容的方向逐步发展。这时候,新闻记者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可能遇到一些性格比较刚烈、暴躁之人,这时的采访不能“硬碰硬”,而是要“以柔克刚”,通过迂回提问的方式,确保采访的有效进行。因此,在民生新闻采访中,采访方式要灵活多变,新闻记者也要自我调整好,不能因为被采访者而出现较大的情感波动。通过自我情感等的合理调整,善于利用各种沟通技巧,与被采访者进行更好沟通交流。

4 新闻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抓关键、呈现新闻点

民生新闻琐碎,繁杂的新闻内容,如何提取重点,反应民生问题,这就需要新闻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从新闻事件中抓住关键信息,进而展开跟踪报道,呈现出多样化的民生新闻。对于县级电视台而言,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重点,抓关键,就是要聚焦民生热点,如:关注天气变化,以及其对民众生活及出行的影响;关注公共设施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安全及教育领域。这些都是要抓的关键,也是呈现民生新闻的重点。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要善于从新闻中挖掘热点,并与新闻当事人沟通交流,及时跟进新闻、报道新闻,这不仅确保了新闻的时效性,而且提高了新闻报道的价值。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从新闻当事人的陈述、现场情况,敏锐的抓住新闻重点,让新闻报道点更加突出,更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因此,新闻记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采访技能,而且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既是新闻采访者的职业能力要求,也强调职业经验的不断积累。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依旧活跃,是现代媒体发展的重要媒体内容。民生新闻具有特殊性,呈现面广、立足面大,强调新闻报道的实效性。县级电视台在民生新闻栏目方面,有诸多先天优势,贴近百姓生活、走进百姓生活,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基础。在笔者看来,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应切实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贴近生活、走进百姓,以平民视角呈现民生百态,让原汁原味的民生呈现在公众面前;二是要关注、跟踪民生热点,升华民生新闻主题;三是新闻采访方式灵活多变,强化自我调整能力;四是新闻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抓关键、呈现新闻点,提高新闻报道质量。

猜你喜欢

县级电视台采访民生新闻
县级电视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探析
新媒体时代下县级电视台的局限及发展趋势探析
浅谈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采访中如何打破“中国式思维套路”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