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美国恐怖电影叙事机制
——以《死神来了》为例

2016-03-01张慧竹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6期
关键词:叙事

张慧竹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浅析当代美国恐怖电影叙事机制
——以《死神来了》为例

张慧竹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摘 要:恐怖电影是类型片的一种,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特有的产物;“纯粹”的类型片,只存在于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之间。随着科学技术与文化观念的进步,类型片不能称之为纯粹的类型片,无论什么电影,商业片或是艺术片,都杂糅着类型片中的某些元素。本文以《死神来了》为例,简述了当代美国恐怖电影的叙事机制,以期为中国电影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恐怖;叙事;视听奇观;世俗神话

恐怖片通过营造恐怖氛围,为观众呈现出某种震撼内心的恐怖视听奇观。现在的恐怖电影,尤其是《死神来了》这五部系列电影,通过血腥、暴力及未知的恐怖源,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视觉冲击。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影片《死神来了》的叙事机制。

1 千差万别的恐怖奇观

以美国恐怖电影为例,电影的叙事主体与视觉奇观,按照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60年代,因为性解放的缘故,艾滋病得以大面积蔓延,所以,在60年代的恐怖电影中,恐怖形象多以吸血鬼为主,这也成为那个年代的代表;在70年代,工业化、机械化的大批量出现及实施,替代了大量劳动力,在电影屏幕上,出现以食人族为题材的恐怖电影;80年代,网络崭露头角,整个社会逐渐步入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个性、碎片化、解构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的性格变得乖张、孤僻。这是社会所呈现出的普遍现象,与之相应地,电影画面上的恐怖主角就变成了连环变态杀手;9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向往太空,对外星球充满幻想,所以,当时的影片多是科幻恐怖电影。

由此可见,恐怖电影虽是类型电影中的一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给人造成的心理影响,影片越来越多的为观众呈现现世社会中所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情。

2 恐怖叙事环环紧逼

《死神来了》系列电影,在美国恐怖电影中,它是一个典型的有着完整运作体系与成熟叙事机制的恐怖影片,其作为经典类型片的一种,具有几项重要的特征:叙事,这五部电影有着公式化的情节和结构,都是以死神为主要线索,片中不断地死亡,不断地拯救,但最终都难逃一死;人物,定型化的人物角色,出现在片中的人物,大多是青年群体或是学生,这样的人物定位,能更好地突显现代先进科技给人带来的威胁,因为青年群体是现代科技的主要受众对象;基本主题,都是为了表现生活在现代科技社会,先进的科技无形中带给人们的危险后果;场景,场景根据人物的选择而设定,青年一代的群体,出现在云霄飞车上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随着青年一代的崛起,他们更有可能出现在更高端,更先进的交通工具或场地;电影技巧,这五部电影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一部比一部更为刺激。快速剪辑、巧妙的声画组合、镜头的表现力,都表现出统一风格的恐怖氛围。以上这几点,都是这五部影片成为成熟的恐怖电影叙事机制的强有力的保证。

就《死神来了》这部电影分析,影片中最主要的恐怖对象是一直未出现在影片中的“死神”,也就是说,电影表现的是对现实中异己力量的恐惧,“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影片通过环环相扣、巧妙结合的叙事,将生活的小事,“圆满的结合起来完成一个完美的杀戮”,这便是“死神”来了的表现。

按照传统的恐怖故事的进程发展,首先是恐怖的预设,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通过“一场梦”,预料到了未来发生的灾难事件,而观众也完整地看到了这一场灾难是如何残忍发生的,当人为改变“恐怖事件”后,接着便是恐怖的进程,因为改变了“死神”的最初目标,电影中获救的主人公便一直处于逃脱“死神”已经设定好的死亡圈套,而这个进程的推进,更加剧了恐怖电影为观众呈现的恐怖、血腥的视觉奇观。最后是恐怖的解除,虽然在《死神来了》这5部系列电影中,前四部电影的结尾都有存活下来的人,都逃脱了死神的掌心,但在后续的电影中,上一部存活的主人公会在下一部电影中死亡,最终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所以,这也是《死神来了》这部影片新颖独到之处,它并不按照传统的恐怖电影的叙事方式,结局虽然算不上美好,但是也不会继续死亡,结局会给人以希望。《死神来了》对死神进行了“膜拜”,只要是死神指定了的人,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宿命。

3 讲述“神话”的现代社会

神话是“自我”与“非我”之间、异质的自我意识与同质的外部世界形象之间的桥梁。神话是禁忌与欲望的满足:在神话中寄托着有关可能的统一性和创造出平衡可感的世界的令人欣慰的淡淡希望。所以,现代社会也就更希望创造神话,现代人迫切需要的既是实在性,又是凝聚性和融合的经验。人的生活与活动,迫使人陷入分散和封闭的处境,其与世界和他人交流的渠道很难畅通。而神话的首要功能就是凝聚和集合。所以,在电影《死神来了》中,面对未知的死亡,总会有“救世英雄”出场,为了自救和救他,不顾一切,冷静地与死神进行博弈。在这系列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有着神奇的“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总是在生活的小事中发现死神来了的蛛丝马迹。在电影中,观众不难发现,这五部系列电影,总会有一两个黑人,当然,这也跟世界一体化有很大的关系,反观之,白色人种的男主总是起着支撑这个“神话”的最重要的角色,虽然身边都会出现一位女性,而这位女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只是为这个“神话”创造一个美好的奇观;其次,影片中的黑人角色,最终会被白人男主救赎,但是无论是谁,最终都逃脱不了死神已经设定好的死亡程序。所以,在《死神来了》这部影片中,这种“英雄”拯救“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神话”,其实是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一种固定发展模式。

汉德森重述了法国理论家福柯的观点:“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为什么会在当代出现《死神来了》这种影片,空难、高速车祸、云霄飞车、赛车场地的连环杀人事件、跨海大桥崩塌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只限于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而在电影中,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死神假借现代社会中高度发达的公共设备之手,巧妙实施谋杀计划。《死神来了》系列电影,展示出当代社会中看似发达完善的现代化设备存在的致命隐患。导演借助古老神秘的宿命论主题,制造恐怖悬疑氛围,深深抓住了人们对未知死亡世界的畏惧。在潜移默化中,为观众注入了生活在现代社会必须具有的危机意识。

电影的本质是对物质世界的复原,电影中的恐怖事件,正是对被现代先进科技所吞噬的人类生存状况的隐喻,影片是对现实中的人们的一个警醒。就美国当代恐怖电影叙事机制来分析,恐怖电影的叙事与运作机制还是好莱坞商业电影模式,在这种固有发展模式下,电影作品也像工厂部件一样,“有模有样”的生产出来了。

参考文献:

[1]布里斯·汉德森.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J].戴锦华,译.当代电影,1987(4).

[2]王聪.解读当下欧美恐怖电影中的现代忧患意识——以《死神来了》和《我是传奇》为例[J].大舞台,2012(2).

[3]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伊芙特·皮洛.世俗神——电影的野性思维[M].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慧竹(1992-),女,山东省潍坊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电影。

猜你喜欢

叙事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美学分析
澳大利亚二战后女性生活写作特点探析
主旋律影片《开罗宣言》叙事分析
满族说部中的英雄叙事模式
《叫我第一名》的叙事风格探析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略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