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6-03-01雷光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有效性

雷光华

(嘉禾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郴州 424507)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雷光华

(嘉禾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郴州 424507)

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可以有效地体会和理解文章的内容,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本身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去掌握主要的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的有效性探索进行一定的阐释,同时期望此次阐释可以对其教学的实践有一定的益处。

新课改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新课改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逐渐的人们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过传统教学思想已经在部分教师心里根深蒂固,导致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部分的效率处在较低的层次。因此,强化高中语文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理解,多角度重新去看待阅读教学是所有的高中语文教师的必修课。[1]

一、有效阅读的理念

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方面的能力就必须先提升阅读的有效性。阅读是对文章的一种解读,教学则是学生与教师同文章之间交流。在我国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及,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学生以及课文三者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且相互依靠缺一不可的,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教师的角色既是阅读者,又是体系的促进者与维系者。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于语文阅读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上感受到语文阅读所带来的快乐。[2]

有效阅读的教学就是一个评价课程的准则,它是在提升语文阅读的质量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有效阅读教学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是效率,其次是效果。对于整个班级来说,起码做到让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在此过程学生应该是积极的,对于某些疑问能够提出质疑,同时还能够主动的动脑思考,这就是阅读教学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标准。同时做到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把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悟以笔记或者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再参加阅读讨论。这是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阅读能力评价的标准。

二、新课改中对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尝试

2003年发布了一个新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标准,这使得对于语文的教育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全方面的开展语文课程的育人能力,充分提升学生们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令学生具备较为强大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语文的审美、探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于是我们看到了非常令我们开心的一面,语文教学终于打破了传统的死板以及不变通这些问题,教学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课堂上的展示方法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老师的传统意识也渐渐的发生了改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随着教学的不断地扩展,不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增加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在这些前提下,我们又重新思考,在这些热闹的背后,学生究竟有哪些收获呢?随之,新的问题就有出现了。例如,阅读教学的目标过于模糊,太过于重视课堂的生成化,从而忽视了语文的最本来的意义。许多人也都说,语文课再也没有“语”。

1.激发出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带来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因此,阅读兴趣也就成为了达到良好阅读能力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要在激发学生们对于阅读兴趣这一方面作出努力,让学生们在进行阅读时,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使学生们对于阅读产生较为浓烈的兴趣,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想去读、愿意读,并在阅读中发现乐趣。学生们只有对阅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才会对阅读这一内容持之以恒,长此以往。学生们对于阅读就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要求,从“要我读”发展成“我要读”,只有当阅读达成一定的境界的时候,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将随之提升。并且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们需要全方面的考虑学生们的年龄以及他们的心理特点,依据文本的主要的内容,对学生们采用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们发展阅读兴趣不断地激发。[3]

2.“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古话叫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它的基本的意思也就是说与其直接赠给他人鱼肉,还不如教会他人捕鱼的方法。中国还有一句古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令学生们在阅读教学时能够吸取有效的阅读方法,并且注重阅读的效率。好的阅读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采取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们才能在语言的海洋里遨游,吸收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从而令阅读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教学中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仅仅进行枯燥乏味的讲解,而是应该让学生们真正的掌握语言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又可以游刃有余的结合到学习中,当习惯变成自然,在每次阅读时,不论遇到的是怎样的文章,都能手到擒来。例如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案例:老师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阅读的方法,他每天给学生留一篇自己提前选好的文章,并且出几道相关的题目,题目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不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尽情的作答,随后老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最重要的是这位老师挑选的文章都是比较有意思的小故事,且难度系数不高,学生们对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日复一日的练习,学生们对于阅读技能的掌握也逐渐变得熟练,逐渐把这种技能变成了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从这则案例中看出,通过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怎样去阅读,才能真正的达到阅读最高的境界。在阅读的世界里,变得游刃有余。

结语

总的来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的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再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阅读的水平,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采用多重教学方式授课,使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材料能够从正确的方向理解,并且带有较高的积极性,最终才能使高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1]刘大为. 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02)

[2]宋祥,徐蕴琦. 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基于部分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农村高中教师的调查[J]. 现代教育管理. 2016(08)

[3]王玉. 读韵寻眼 体境悟情——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6(09)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语文有效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