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习作入门的必由之路
2016-03-01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郭成海
□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 郭成海
“反刍”:习作入门的必由之路
□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 郭成海
所谓“反刍”,是牛吃草的方法:先吃进来,再慢慢消化吸收。而应用到作文教学上,就是先把文章精粹装进脑中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智力水平,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去理解去应用,它的核心就是“积累”,即“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成熟。”在小学阶段,写作文是从仿写开始,包括课内外,只有模仿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有质的飞跃。
那么学习习作之初积累些什么呢?我认为有这几点——
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留心生活,时时积累生活中的习作素材。生活处处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对身边发生的事不够留意,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生活,留心身边的人、事、景、物,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如:要求学生写一种家用电器的作文,可先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家中的某种电器,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互相取长补短,最后再要求他们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样,学生的作文从生活中来,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久而久之,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会提高写作水平。
其次,要以读促写,积累语言样式。有些学生作文时表达得不够生动、形象,主要是因为缺乏语言样式的积累。因此,在习作之初,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的同时,还要强化语言积累。如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阅读积累簿”,记录一些优美句子及好词、新词,培养学生读书时动笔的好习惯,还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鼓励学生互相借阅手中的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摘记,就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活跃写作思维,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积累语言的目的。
除以上两点,学生还要学写结合、举一反三。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范例,因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读懂内容,感悟主题,研究方法,赏析语句,就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采用这种学、写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用,写有样本,既减轻了写作的难度,又可以克服作文离题的现象。仿写的训练是利用求同思维,引导学生写作入门。初学写作文,好比初练毛笔字一样,描红、仿影,而后形成自己的风格。仿是手段,创是目的。因此,为达到创新的目的,要善于引导学生摆脱范文的束缚,激活求异思维,从模仿为“举一”,以独创为“反三”,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与范文“似曾相识,又未谋面”的文章来。
凡初学某种技术、技能总离不开模仿,学习写作自然概莫能外。通过对精品文章的品读、揣摩、鉴赏之后,使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步发展。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厚积薄发,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