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仙侠剧的成功之道
——以《花千骨》为例

2016-03-01王小青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仙侠小说

王小青

(东北财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探究仙侠剧的成功之道
——以《花千骨》为例

王小青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仙侠剧是近年来只要播出便能赢得收视高潮的一种电视题材,从十年前《仙剑奇侠传一》到《花千骨》每一部都堪称现象级作品,引发当年收视热潮。仙侠剧和传统武侠剧、传统仙侠剧及现在的玄幻剧有同有异,在相互吸收中不断丰富着文本内容。后现代工业造就的泛娱乐时代形成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接受,作为主体的90后、00后更为仙侠剧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互联网长久发展的结果。文章旨在分析仙侠剧成为现象级电视剧的原因。

仙侠小说;“IP”;现象级电视剧

仙侠剧,现多指伴随互联网由游戏或网络仙侠小说改编而来具备仙侠元素的电视剧,主角可以上天遁地,拥有变幻无穷的法术法宝,他们通常生存在一个人、魔、神、仙、妖、鬼六界混杂的疆域,具有魔幻、武侠、爱情等元素之余,融合了中国上古神话,建造出一个区别于现实的全新世界。这类电视剧的成功保证,一是演员高颜值;二是虐恋情节,多以悲剧收尾令观众久久无法释怀。它风格独特、题材新颖,所改编电视剧几乎都成为现象级电视剧,引发无数收视狂潮。

一、网络仙侠小说和玄幻、武侠、传统仙侠小说的区别

(一)网络仙侠小说和传统仙侠小说比较

传统仙侠小说以唐传奇剑侠小说为起点。主人公多是喜欢自由的剑客,隐姓埋名于市井江湖,劫富济贫如虬髯客等。直到晚清才对剑侠有了新构造,此时侠客已具神仙特性,但没有魔、冥等成分。[1]而现代仙侠小说分古典仙侠小说和修真仙侠小说。前者的写作者不多,后者则作者和读者广泛。现在的仙侠小说多指后者,这和传统仙侠小说在人间惩恶扬善不同,现多将此类热门仙侠IP改编成影视剧。

(二)网络仙侠小说和玄幻小说比较

仙侠小说和玄幻小说没有清晰界限,玄幻小说也包含修真类仙侠小说。最早见于80年代香港黄易的《月魔》。如今玄幻小说只是借用开天辟地时的天地变化和人物等元素,实际与玄学并无深刻联系。两类小说都是超现实小说,主人公都是有法术的神仙或侠义精神的凡人,以保护天下为己任,与妖魔斗法,剧情和人间都没太多关联,神仙或侠客才是真正救世主。区别:仙侠小说读者以女性为主,玄幻小说以男性为主。[2]

(三)网络仙侠小说和武侠小说比较

武侠小说包含了侠、情、义元素,著名作者有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代表作品有《天龙八部》等。武侠小说表现各派为争夺武林盟主相互明争暗斗,发生一系列纠葛和爱情故事。而仙侠小说的区域是六界,主人公是和妖魔战斗的神仙。

二、仙侠剧成功原因

仙侠剧成为现象级电视剧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和当下影视产业有关:

(一)后工业时代促进娱乐经济发展

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用知识进行社会指导和革新变革,反过来又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和结构。我国即将进入后工业时代,娱乐经济方兴未艾,文娱产业借机打造产业链,如《花千骨》原是热门网络IP,是晋江文学网冠军,书籍出版一度脱销,电视剧改编引发粉丝全程关注并成为现象级电视剧。[3]

(二)影视产业瓶颈促成“IP”大热

我国影视业自90年代迅速发展,但跟风严重、原创不够,使电视剧陷入瓶颈期。后《仙剑奇侠传一》成功改编,引发风潮。文本上,仙侠小说主人公有拯救天下、匡扶正义信念。女主角平凡美丽,艰苦发展历程令人感动。男主角是拥有法术的侠客或神仙,与邪恶力量斗争,甚至牺牲自己。主角们积极奋进的一面激励着受众。同时,剧中包含着的道家思想引发思考,这和抗战剧、家庭剧注重现实不同,仙侠剧带来全新观感体验。在受众上,观众多是80后、90后、00后,他们现实中遭受各种压力,内心充满焦虑和欲望却无法在短期实现。而仙侠小说和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给予他们寄托欲望、实现价值的场所,满足了他们的心灵需求。[2]2015年被称“网络IP”元年,不仅是网络IP改编影视剧最多的一年,也指明了一个IP方向:在文化、游戏、动漫、影视、真人秀等间互相转换。

(三)国家助力新兴文艺业发展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文娱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国家也推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一剧两星”政策助力网络IP发展。[4]仙侠剧因其最早被改编,所以最先产生现象级电视剧。

(四)仙侠剧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许多修真仙侠小说继承传统文化,包含“道”、“武侠”、“修真”等元素,符合中国人文化心理,也体现主流价值,如为家国大义舍己忘我、牺牲奉献和主流倡导的集体价值观遥相呼应。

(五)创新制播方式提高收视率

第一,仙侠剧从《仙剑奇侠传一》到《花千骨》,投资不断增加,制作也精益求精。以《花千骨》为例,投资成本1.05亿人民币,制作商斥巨资在广西、浙江实景拍摄以符合原著;服饰令人耳目一新;特技上聘请中韩顶尖特效团队。其次,考虑到西方审美,该剧突出水墨画风格并制作出多语种样片。再次,打造产业链,宣传引发粉丝全程关注,为收视率做了保障。[3]

第二,播出策略选择得当。一是选择热门卫视如湖南和江苏卫视以吸引中青年观众;二是多以周播剧播出,观众热情不减。

第三,台网同步达到双网收视第一的效果。

三、结语

仙侠剧是一种特殊题材,它为网络游戏和小说寻找了一条新出路,也为影视产业带来新方向,推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同步发展,这是仙侠剧优于其他题材的地方。它也向海外传播着中国人的审美文化和勤奋努力、重情重义的民族精神。

[1]凤录生.唐五代仙侠小说的风格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72-74.

[2]张俊平.关于玄幻与仙侠小说[N].文艺报,2015-04-08(008).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题解读》编写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题解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95-110

[4]甘首丽.仙侠小说影视改编中的传统文化[J].参花(下),2014(12):111.

J905

A

1674-8883(2016)09-0195-01

王小青(1989—),女,内蒙古丰镇人,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仙侠小说
20多部排队待播,仙侠剧“假回春”
雪是最飘逸的仙侠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 仙侠奇缘
《蜀缘》正式开启限量首测
仙侠文化的当代价值
“游戏音乐女教主”的仙侠风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