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巧妙“帮扶”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16-03-01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王颖
□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 王颖
以“学”为中心,巧妙“帮扶”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 王颖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好比红花与绿叶的关系,红花是主角,绿叶是陪衬帮扶。绿叶该如何扶,何时扶,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与经验,阐述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一、需补足经验时当“扶”;二、于疑难困惑时当“扶”;三、需拓展延伸时当“扶”。
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思考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是一篇篇充满灵性与才情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学文本进行语言的读和品,在反复地读和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进而逐渐培养一定的语文素养。
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讲究方法。如果仅为了激活营造气氛、为了展示丰富资料、为了展现表演等,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其状态特点于不顾,那将适得其反。由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要结合教学实际,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巧妙运用信息手段“帮扶”阅读教学,用得适时合理,用得巧妙。
语文阅读教学是红花,信息技术是绿叶——语文阅读教学仍需信息技术的辅助,但绿叶若扶得不当,那将喧宾夺主,掩盖红花的鲜亮灿烂;扶得巧,扶得当,二者方能相互映衬,花更娇妍绽放,叶更茂密翠绿。
一、需补足经验时当“扶”
课程标准提倡“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由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及生活经验对于他们深入品读文学作品、领悟作品的情感意蕴进而体察人生至关重要。意象、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概念,不同的意象如杨柳、子规、梧桐、长亭、兰舟等,都代表着特定的情感体验,不同意象的组合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文人墨客大多借助意象、意境来抒写他们独特而丰富的人生体验。然而,在诗词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会面对这样的“尴尬”:由于海南的地域特征、生活环境、民风民俗等,再加上我校地处乡村,学生日常生活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学生对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民俗节日等的认识模糊。如,没有见过北方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学生无法想象“层林尽染”的色彩的浓烈、场景的开阔及画面的层次感;没有见过长江的雄阔浩渺,学生很难想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皓月千里的春江花月夜的壮丽与素雅。这时,我们就有必要以信息技术手段补足学生所缺乏的经验,借助信息技术的“扶”,让学生“见”未曾见过的意象、图景等。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历来为人称道,其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包含丰富而深沉的情感。多数学生没有见过杨柳,也没有看过飞雪,而这两个意象恰是深入理解诗句意蕴的关键。这时,我们不妨借助多媒体,以视频展示杨柳依依柳条轻拂、漫天飘雪的图片或场景,让学生对杨柳、飞雪形成初步的感知,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整首诗进行想象并加以描述,以填补诗句的空白:一个老兵,带着一身疲惫独自走在归家的路途中;眼前冰冷的漫天飞雪让他回想昔日上战场时温柔婀娜的依依杨柳及当年送行的人;而今,杨柳不再,青春不再,或许家园也不在……几十年的荏苒时光就在今昔之间瞬间转逝。这些想象及场景的描述由多媒体的“帮扶”才得以具体化与形象化,想象与描述之后,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其中的意蕴: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在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
语文阅读教学中,类似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补足生活经验的情况不一定很多,但很必要。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的补足,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适当的想象,进而能挖掘出潜藏于静态文字之下的深层信息。
二、于疑难困惑时当“扶”
阅读教学实际中,学生对作品的语言、思想、艺术魅力的品读与感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疑难困惑。如作品语言的艰涩隐晦,作品主旨的含蓄深沉,或者写作背景久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等原因都可能形成学生阅读上的疑难困惑。此时,灵活运用信息手段,加以适当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跨越个个疑难困惑。
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尽管散文一开始就点明了“清、静、悲凉”的基调,并以五幅秋景图加以诠释,但学生仍难理解出其中的“悲凉”。如第一幅“庭院独坐”、第四幅“桥头闲聊”,阅读中,学生基本能读出其中的“清、静”,但对“悲凉”及其所隐含的落寞孤寂,字里行间仍难琢磨得到。我把从网上收集到的老北京的黑白图片,制作成小动画,并配以背景音乐,播放给学生欣赏。小动画展示了老北京的面貌特点:悠长的胡同,略显破旧的四合院、院内的布局构造、院内外的高大的槐树、老北京人的衣着特点……对散文中人物活动的背景与场景的感知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悲凉”的内涵。
在“桥头闲聊”的分析中,我同样运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比较,学生读到:作为异乡人,旁观北平人以浓郁的缓慢悠闲的京腔京韵闲聊天气转凉,作者会想到一年将尽,而他还在异乡漂泊;也会由自然的秋天想到人生的秋天,历尽人世沧桑的酸甜苦辣——“悲凉”由心而生。至此,两幅秋景图所蕴含的“悲凉”通过对课件的图片及文字的比较品评而“现身”。
三、需拓展延伸时当“扶”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这意味着,教课文和学课文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部,学课文也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唯一途径。如在必修四的宋词单元,编选有《雨霖铃》(柳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声声慢》(李清照)。三位词人都是命途多舛、身世背景独特的人,要准确深入剖析几首词的情感意蕴,必须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网络链接进行拓展延伸(可以在教室里直接连接互联网,也可以先把文章下载,放到学校的局域网上),把梁衡的几篇文化散文《读柳永》、《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引入到课堂上。这几篇散文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对三位词人进行抒写。阅读它们,学生既能较全面了解词人的身世经历,理解词人在词中抒发的源自心灵深处的伤痛的原因,也能感受梁衡文化散文题材的大、气魄的雄、思考的远和开拓的深,领悟孤独英雄(人物)的灵魂悲壮之美,在阅读中丰富知识与生活经验,收获审美体验。
有人说:多媒体课件是老师“嚼过的馍”,它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花样”的包装后的“教师意志”的倾泻,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这一说法虽有失偏颇,但也给我们一定的警醒:一定要合理、适当、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使之为语文教学服务,切实有效地帮助与提高学生的“学”。
[1]姜广平.新纪语文教学视角前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5).
[2]巢宗祺.普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