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新闻传播中舆论的“道德绑架”现象

2016-03-01张若怡韩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3期
关键词:私德网络媒体义务

张若怡韩 隽

(作者单位:1.西安高新第一中学;2.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互联网新闻传播中舆论的“道德绑架”现象

张若怡1韩 隽2

(作者单位:1.西安高新第一中学;2.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互联网媒体作为当前社会舆论的传播力量,在飞速地发展,互联网新闻在传播中,具有快速性和普及性。然而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经常会出现道德绑架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网络传播者、接收者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关系。本文对网络媒体中出现的道德绑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规避这种道德绑架的措施,以期更好地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媒体;道德绑架;原因;解决策略

1 网络媒体中道德绑架现象产生的原因

道德绑架这种现象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新闻传播的过程来看,主要是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角色定位及认知,以及舆论传播的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网络媒体平台在新闻生产中,无论是新闻编辑还是新闻记者,在发布时都是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这些媒介信息把关人在审查新闻时要有自我审查的意识,这种审查应包含道德层面上的审查。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价值观、教育程度、社会职业和生活背景等多种角色定位。有很大一部分读者在获取来自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上的信息时,认为这些就是当前生活的真实面貌,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同,读者一般只关注自身感兴趣的内容,一些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会自动屏蔽,这种协调过滤机制对于群体极化的舆论生态具有一种强化作用。无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信息的接收者,从第三人效果的理论上来看,一些关系到道德绑架的案例中,无论是信息的把关人还是信息的参与者,都高估了舆论在受众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就会站在道德高地上,刻意地提升评判标准,最终产生道德绑架现象的发生。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道德绑架的存在主要反映了我国在舆论传播之外的种种缺陷,这种缺陷不仅包含公民法律意识的单薄及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的缺乏,还反映出社会的一种不稳定因素。此外,主流媒体在进行新闻发布的时候需要积极发挥教育以及引导的职能,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不对等性,媒体使用单方面的道德标准去评判新闻,就会变得较为艰难。

2 道德绑架的消解路径

2.1 媒体要积极正确地引导话语权的行使权力

媒体可能会针对某事件的某一个人及某一个群体,尤其是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明星或者是富豪等,对他们提出道德诘问,使公众人物出于对舆论压力以及自身形象的考虑,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情愿做的事情,如名人遭遇“逼捐款”事件,天津塘沽爆炸发生以后,马云的微博评论受到了众多网友的“逼捐”,不少网友指责马云“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还有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很多企业家和演艺明星,因捐款数额被网民认为过低,而纷纷被列上了“捐款铁公鸡排行榜”,遭到网民谴责、辱骂甚至电话骚扰。由于网络的发展,很多键盘侠就自然而然做起了帮凶,形成大量的舆论攻势,最终成为了道德绑架的绑架者。因此,媒体要对社会舆论正确引导,积极营造对有益的、积极向上的从众心理的大力倡导,对有害的、消极颓废的从众心理应坚决反对的舆论环境。

2.2 需要分清道德义务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想

道德义务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两种不同的境界,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比较,属于一种弱强制的义务,且从道德义务本身来看,其自身也有层次之分,因此,不同的道德义务其约束力也就不同,一般来说,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道德其约束力也就相对较强,这种道德包括仁慈、诚信、公正等,而一些需要较高的生活质量及对社会的整体和谐的道德诸如无私、慷慨等道德,就是一种约束力较弱的道德义务,行使这种道德义务需要建立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之上,如果这种道德在履行后,应当受到人们的表扬和称赞,但是如果这种高尚的道德未履行,也不应当受到谴责和否定。

2.3 对道德领域的某些功能要有效控制

道德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具有较强的控制功能,这种较强的控制功能主要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转变,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道德上的约束功能就相应的弱化,这种消减作用是建设当前法制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传统社会涉及的领域主要是私德,而当前社会主要就是对民众私德提出的一种做法需求,这种做法对于人们在道德上的认识就会产生一种混乱,公德和私德就会有一种混淆,进而导致人们将一些道德义务强加给某个团体或者个人,最终导致道德绑架的出现,因此,在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应当弱化私德领域的空盒子功能,从而有效减少道德绑架现象的发生。

3 结语

我们反对道德绑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应当冷漠,互不帮助,我们反对的是一种站在别人立场上,认为自己认定的道义才正确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对他人的意志自由、道德权利产生了一种强加的措施。我们应当积极弘扬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拒绝道德绑架,共创和谐社会。

[1]张立昕,刘畅,李朝旭,等.从“逼捐”马云事件浅谈社会道德绑架的心理机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6(Z1).

猜你喜欢

私德网络媒体义务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
私德教育
“公德”与“私德”
跟踪导练(一)(4)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