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土歌舞引入舞蹈课堂
2016-03-01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谢金玲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 谢金玲
将本土歌舞引入舞蹈课堂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 谢金玲
本文论述了将本土歌舞引入舞蹈课堂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将本土歌舞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其音乐价值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同时,从感性上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地方传统音乐的认识,促进地方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本土歌舞民族自豪感活态传承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自信心,缺少民族自豪感,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民族的璀璨文化缺少了解。作为一名舞蹈老师,通过加强对本土歌舞的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对本民族的自豪感,任重道远。
一、引入本土歌舞,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本土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我发现少数民族的学生心里没有民族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他们为自己是少数民族学生而自卑,不敢讲黎苗话,甚至刻意去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通过与学生们的沟通,我找到了他们自卑的答案:少数民族的学生看到的是自己家境以及黎苗地区的贫穷,却对自己民族的璀璨文化不了解,也就缺少了民族自豪感。作为一名中职生,因为贫困就不爱自己的民族,不爱自己的家乡,还何谈爱国?
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然脱离不了音乐舞蹈,脱离不了本土的歌舞文化。大力弘扬本土歌舞文化,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本土歌舞文化教育,对于增进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舞蹈课上我有意引入本土歌舞。为了能让学生亲眼看见本土歌舞文化的多姿多彩,了解不同地方民族的风土人情及音乐舞蹈风格,我播放一些与本堂课相关的民族歌舞录像让学生欣赏,例如:在形体训练课《黎苗族舞蹈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先欣赏贵州的黎苗族和我省少数民族自治县(琼中、白沙、保亭等)黎苗族歌舞的录像,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让学生了解本地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使学生产生了浓烈的想学本土黎苗歌舞的欲望,再即兴编排一些本地的民族舞蹈给学生欣赏学习,再让少数民族的学生用方言简单地演唱本地的民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其他学生在惊叹少数民族的学生能歌善舞的同时,增加了对本土民族歌舞的好奇心。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引入本土歌舞,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要让学生喜欢上民族舞,首先要让学生对民族舞产生兴趣,只有让学生对民族舞音乐产生兴趣,学生才会喜欢上舞蹈课。要使学生对民族舞本体产生体验,产生兴趣就要让学生多看,因为熟悉的东西才贴近生活,只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才会让他们产生共鸣,产生兴趣。“舞蹈就是生活”,学习舞蹈要贴近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我会将课本舞蹈和本地歌舞适当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形体训练《健美操》、《拉拉操》教学中,我引入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吉他通俗歌曲《我要去找她》,还有琼中本土摇滚歌曲李金龙乐队演唱的《放开喉咙唱山歌》等,让学生了解原来身边的歌曲也那么好听,舞蹈也那么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舞蹈,增加了学习舞蹈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本土歌舞的积极性。
三、引入本土歌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心倾听音乐、感知音乐,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感知相应的舞蹈形象,并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动作进行再创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表现和创造力的目的。如何让学生去感知音乐,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本土的歌舞进行引导。
在舞蹈课堂教学中结合本土歌舞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本土音乐、舞蹈动作,而是让他们在学习本土歌舞的同时逐步了解本土的音乐舞蹈世界。一个优美的本土舞蹈动作示范能激起学生对本土舞蹈乃至舞蹈课的极大兴趣,而歌曲中的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表演更使他们兴奋不已。因为那是他们祖辈在生产生活中创作出来的舞蹈和音乐通过课堂在他们面前进行了理论的印证,是课堂让他们了解他们掌握的本土歌舞的理论解释。我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引入本土舞蹈教学时,先教会学生几组白沙县本土苗族舞蹈动作,然后让他们先安静地坐下来聆听整首白沙县本土苗族歌曲《门啥乖》,听后师生共同分析,使学生对歌曲的基本旋律、速度、情绪等有了初步印象后,合着音乐,边歌边舞,最后安排学生课后的作业:给儋州本土歌曲《调声》,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通过本土音乐、舞蹈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体验、学习音乐律动、节奏、舞蹈的动作、情绪等内容,而且音乐伴随着舞蹈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愉快感和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激发。
四、引入本土歌舞,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近年来,海南民族文化人才出现断层,在少数民族村寨,唱民歌、跳黎苗舞蹈、懂织锦的人越来越少,在临高懂唱《人偶戏》、懂唱渔歌《哩哩美》的人也越来越少,海南人懂唱琼剧的人也越来越少。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严重危机。文化的最高形态是生活方式与精神价值,要培养人们热爱自己的民族、爱讲民族语言、传承生活中的民族风尚习俗迫在眉睫。
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教育和引导本地学生学习、传承本土歌舞文化责无旁贷。人们有一种心态,就是对自己的身边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容易忽略它的价值。我家乡临高县的《人偶戏》、民间渔歌《哩哩美》以及本土民间舞蹈都是群众喜闻乐见、屡演不衰的经典,但对我个人而言,不是很喜欢看的,总觉得太俗、太土。现在知道它已是国家级文化遗产,我就想我多少要学习一两个经典的唱段,一两个舞蹈,不然,我怎么能说自己是临高音乐之乡的人呢?经过学习家乡民族歌舞,我发现原来我所忽视的乡土文化,是一种优美的歌舞。原来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有意培养出来的,我认为我们的教育部门有必要给学生一定的熏陶,因为我们的前人创造的这些灿烂的文化,需要有后人的传承。
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传承本土歌舞文化,我加大了民族歌舞赏析课的比重,有目的地播放本土的歌舞,并教学生唱跳本土的歌舞。例如,上到《民族民间舞》时会播放有“海南刘三姐”之称的琼中本土黎族歌后王妚大的演唱录像,然后再播放琼中本土黎族舞蹈《咚铃伽》的最后传人王中信的舞蹈录像,随后分析本土歌舞所描绘的意境,并教学生唱跳录像里简单的歌舞等;有意识地把儋州的调声、临高的哩哩美播放给学生听,增加他们学习本土歌舞的兴趣;教学生跳白沙县的《打柴舞》等,有系统地进行学习,加深对本土歌舞经典作品的认识,留下完整的印象。此外,我始终重视培养有本土歌舞特长的学生典型,特意要求有本土歌舞特长的学生在班上进行歌舞表演,鼓励有本土歌舞特长的学生,带动身边的同学学习本土歌舞文化,形成人人学本土歌舞,人人以会本土歌舞为荣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将本土歌舞引入舞蹈课堂,有利于突破枯燥的舞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对学生了解本土的民族文化,增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活态传承本土歌舞文化起着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
[1]卢君,黄英连.海南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形态结构及生存状况[J].黄河之声,2004.
[2]范莹.海南黎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4.
[3]苏庆兴.三亚黎族民歌[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