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既“教书”又“育人”的数学课堂

2016-03-01海南省澄迈县第一小学陈明诗

新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品行教书家庭作业

□ 海南省澄迈县第一小学 陈明诗



如何打造既“教书”又“育人”的数学课堂

□海南省澄迈县第一小学陈明诗

我所教的六年级有一位数学成绩较优异的学生,他听课认真、爱提问、喜欢和老师交流有关学习的问题。为了发挥其帮扶作用,我让他当了班里的数学学习委员,可没过多久,问题出现了:该学生竟不乐意将自己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与其他同学分享。为此,我和他进行了一次谈心,最后的回答竟是——“怕被别的同学超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和谐的学习氛围呢?我在想,如果我们数学老师只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学生品行的培养,那我们的数学课堂算是成功的吗?

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而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数学教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课堂这个主阵地,在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我反复地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育人”情境,打造生活化课堂学习氛围

每一课的教学,老师都会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创设一种与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展开学习,这是常用的课堂导入形式。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育人环节。因此,应充分考虑这一环节的德育功能,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应用入手,或者是从一些与“做”有关的情境性“练习题”开始,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某种道德品质上的切身体验或感悟,从而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时,老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出示小朋友们在路边拾矿泉水瓶的画面,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思,再让学生帮助这些小朋友估算一下:第一个袋子有59只,第二个袋子有43只,两个袋子一共大约有几只?从而进入了正课的教学。创设这样的情境导入,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回收废品的好处,增强了环保意识,还主动“参与”到个数的估算中来了。

二、善于挖掘和放大课堂中学生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比如,现在常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为每位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协作提供了许多的机会;也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小组合作的形式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对一个人的品行的最好见证。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每位学生的优点、缺点等暴露无遗,此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并把握好每一个“育人”机会,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不仅要学会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更要养成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促其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状态。同时还要善于发掘每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谦让、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并加以放大,树立榜样,最终内化为每位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这样,每位学生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成果。

例如,在数学课上,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有的在“自说自话”,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没有几位学生在倾听别的同学发言;而有的学生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有的小组还在不断分工,谁都挑轻怕重,汇报结果时相互推诿……这种情况很常见,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其“育人”的作用,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品行,持之以恒促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品行示范作用

“育人”过程不仅靠教师说理、训练,更要“润物细无声”,教师在教学中甚至在学校中的每一言每一行,都要力求做到为人师表。教师自身的形象及其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作风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最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行为举止等都可以无形中感染着学生,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要求学生书写整齐,那老师得先写工整;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那老师得先做到。记得上初中时,我的班主任上课从来不迟到,很多时候来得比学生还早,他的守时让我记忆犹新,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样无声地引导我的学生。这看似小事,但学生能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感,这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具有无形的推动作用。

四、利用安排家庭作业环节,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

每一课的学习都离不开安排家庭作业,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业,目标与形式都比较单一,就是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作业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缺乏“育人”的内容。为此,我们应该留心安排蕴涵德育内容的数学作业,以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如我在教学了《认识时间》这一课后,我安排了家庭作业:课后调查了解一下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的起床时间、上班时间、下班时间等,把这些时间记录下来,回校再和老师同学说说自己的感想。通过了解、记录、交流,学生不仅感受时间的重复性,还了解了长辈们的辛苦,懂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理解了付出才会有回报的道理。当学生经历了这次作业后,更能理解时间的珍贵、进而养成惜时的好习惯。

教书育人是教师永恒的研究主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做到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品行教书家庭作业
优良品行
我的教书生涯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在山里教书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秀才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