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数学课质量评价标准

2016-03-01张希荣

新课程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师生关系教学设计

□张希荣



试论数学课质量评价标准

□张希荣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首先要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的开头、过渡和结尾,包括所安排的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本节课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也包括看教师是否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第二,要看这节课的教学方法和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第三,要看在这一节课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最后,还要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获得的多少。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语言;教学效果

就评课而言,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以及我们最终关心的教学效果。本人就自己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和亲身感悟,针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来评价一节课,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

一、看课堂教学设计

1.看课的开头、过渡和小结

一节课就像一篇文章,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以后要不失时机地点出课题,不能事例举得过多,而失去点题的最佳时机。一节课的开头语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不可以过多地夺去重点研究内容的时间。

引出一节课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密切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可以先复习学过的、和本节课关系极为密切的知识和方法,也可以通过解决一道有很大的变式空间的问题引出本节课内容。

不可以轻视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各部分内容之间、各问题之间要有本质的联系。各部分的教学之间要有恰当的过渡语言,达到巧妙地由一个问题的研究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研究,让整堂课的内容浑然一体,体现教学过程艺术化。

一节课的结尾小节也非常重要,好的小结可以让学生抓住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可以让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头脑中历历在目;好的小结可以让学生意犹未尽,可以让学生对下一节课的研究充满了期待。当然,一节课的小结最好让学生更多地完成,也可以师生共同进行,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

2.看课堂中教学内容的设计

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课堂教学时间显得明显不足,所以本人认为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精品化。每一个问题、每一个例题、每一个练习题甚至思考题,都必须有它明显的功能,有的是用来引出数学基本知识,有的是要得出数学结论,有的是要得出数学思想方法。只有坚持课堂教学内容精品化,才能让师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

一节课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坚持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要善于恰当地创设与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的数学情境,一节课最好形成一条问题系列。

教师要带领学生挖掘出问题中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将题目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出来;要引导学生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该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要恰当地渗透,该体现数学美学的地方要体现出数学的美。

3.看一节课中各内容、各问题间的联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开头到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再到结尾要有密切的联系,要有自然的过渡。就是本节课

4.看一节课中是否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学会运用学过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是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最好途径。在课前提问的内容要与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例题、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要围绕课堂上研究的知识和方法预设,这些都是在向学生渗透“学会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才能正确而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都是在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

二、看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主要是看是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是看学生是否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要从创设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要允许学生插话,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使学生达到愿学、爱学、乐学的境界。

目前,数学教师上课可以概括为三类方式,反映出三种不同的师生关系。

第一类:教师给学生讲解,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不许学生随意插话,有想法在课后和老师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压制了主体。这样的课堂的教学效益不高,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只是教师的翻版,这样加工出的学生没有什么创新意识。

第二类:教师将教学讲义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先做。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预设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数学问题,按小组讨论问题,发现知识、总结思维方法,再用得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理解就表态,达到疑惑不过堂。这样的课堂既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有了愉悦、有了成功、有了自己良好的体验,能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已不再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怎样思考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是实事求是的有效教学,是一种既有纪律又有民主和自由的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民主化。

第三类:在课堂上多半靠小组学生讨论,教师对于教学难点不及时表明态度,全部让学生讲解,教师该点拨的地方不能够及时点拨。这样的课堂表面上很热闹,在目前可能有一些市场。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甚至一节课下来学生对问题的基本结论也不十分明确,为什么不可以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难点,而后再让学生交流,让学生互相讲解呢?其次,一些学生关注课堂上的加分,忙于表现自己,在没有考虑周全时就盲目回答问题和讲解问题,造成不是讲了半截或说了半截就进行不下去了,就是将大家的思路引向歧途;还有,在承担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躲避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难点,课堂上该有的内容没有,所谓的面向全体学生、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这样的课堂过于形式化,缺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样的数学课能否比以教师为中心的第一类课高效,值得数学教师和数学工作者思考。

三、看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要简捷明了;要有抑扬顿挫,要生动形象;要具有趣味性和幽默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完成数学的学习。

教师要有机地给课堂融入一点数学故事或有趣的知识,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刻板观念,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要结合数学式和几何图形描述出数学的美。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多一些生活经验,要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常识,就要有较宽的知识面。

四、看课堂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表情看出学生的心理,看出学生是否愉悦;从师生的研究内容看这节课的价值,一节有价值的数学课会让学生收益颇丰。只是学生愉悦,内容空洞无味,学生收益不大,这种课又好在哪里呢?从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练习和主动发言的情况看学生对本节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没有一位数学教师不希望自己的数学课精彩,没有一名学生不想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要让学生喜欢你,教师就要吃苦耐劳,花大气力搞好教学设计;就要充分地发扬教学民主,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就要锤炼自身的教学语言,努力了解一些和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趣闻趣事。一位立志教好数学的教师,只要不辞辛劳地在前面提到的四个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深受学生和学生家长衷心爱戴的数学教师。

(编辑:张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0-0101-02

作者简介:张希荣,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数学特级教师。的主要研究内容、各问题之间也应有密切的联系。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可以是由具体到变得抽象,也可以是结论变条件、条件变结论得到的新问题,还可以是条件和结论联系其他单元知识和方法推出更加深入的问题。一节课的系列问题若是由一个简单问题不断地变化而来的,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在课堂内的练习应该是巩固例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最好是例题从不同角度的变式,而不是例题的简单翻版。而作业是要巩固课堂中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对课堂上问题进一步升华。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师生关系教学设计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