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6-03-01许晓丽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用语英语口语跨文化

许晓丽

(河南省平顶山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许晓丽

(河南省平顶山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文化理解力对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影响,积极构建英语文化背景,才能推动英语口语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英语口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在各类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许多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令人担忧,在与外国人的交际过程中,受到文化背景与文化认知水平的影响,交际不流畅的问题广泛存在。[1]

一、打破课本限制,拓展英语口语教学内容

课本,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并不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唯一来源。将固定英语教材的内容与课外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实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才能克服学生口语话题见识不足的问题。在与外国人交际过程中,学生针对每一个主题有更多内容可讲,有更多表达可用,才能保证词能达意,句能传情。[2]

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就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内内容,寻找更多与就餐相关的交际礼仪内容与交际用语内容,使学生在了解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更为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首先,就餐礼仪对于口语交际十分重要。在英语教材中,就餐礼仪相关内容较少。英语学习者不能掌握正规的西方礼仪,会影响交际行为的规范性,更会让交际用语丧失实际意义。像西方国家就餐所用桌子为长方型,男主人坐一端,女主人坐另一端,在排座时,要尽可能避免两男两女连坐这样的礼仪值得注意,同样,手臂不能放在桌子上,餐巾不能用来擦餐具等都十分关键。礼仪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能够规范个人礼仪行为,才能让语言更有说服力。其次,就餐用语的学习,不只限于课本。教师要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代性语言的引入,让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在西方就餐场合合理交流的英语掌握者。像“Let's drink to our friendship!”、“Let me propose a toast to the health of our guests!”这些语言经常出现在朋友聚餐上。而在饭店就餐时,要学会与服务员正确沟通,比如:

“Waitress: Good evening. Do you have a reservation?

Wilson: Yes.The reservation is under Lin.

Waitress: Very good, Mr. Lin.Do you prefer smoking or nonsmoking seating?

Wilson: Non-smoking, please.

Waitress: If you follow me, I will Show you to your table.

Wilson:Thank you.

Waitress: You’re welcome.Your server will be with you right away to take your drink order.”

这一对话中,值得注意的表达是“The reservation is under Lin”,意为“林先生预订的”,在许多学生的语言思维中,此句可用“Mr Lin got the reservation”表达。关注就餐中习惯性的英语表达,才能让交际对象听起来更自然,理解起来更顺畅。从课本教学内容出发,积极拓展口语教学内容,才能让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形成,让英语学习者关注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二、开拓教学眼界,加强交际规则传授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传授跨文化交际技巧与规则。跨文化交际规则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英语语言规则,即英语的语音规则、词汇规则与语法规则等。其二是交际规则,就是英语交际中人们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语言规则,对应着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关注学生语言规则的掌握程度,并将其转化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

比如在就“First time to meet”这一主题进行口语练习时,学生不只要掌握初次掌握交际的相关词汇、语音与语法知识,更要了解初次见面交谈时的行为准备。首先,初次见面的交际用语主要涉及“Hello, How do you do? Nice to meet you. Wish to see you soon”等。这些语言是最为基本的交际用语,在但实际交际中,面对不同的人,初次见面可用语言也是不同的。其次,讲究交际规则。面对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语言交际,以示个人情感,表达对交际对象的尊重,才能让英文对话更合逻辑与语用习惯。

三、文化差异对比,提高文化认知敏感度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强调文化差异,传递文化知识,不如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文化差异实例,强化学生的文化观念与文化敏感度。用文化差异实例充实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才能改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观念,积极学习文化知识。

比如,中英文化的差异在电话用语方面有很明显的不同。中国人打电话的用语与日常用语十分相似,比如“你好,李四在吗?麻烦让李四接下电话”。而在英语电话用语中,打电话的一方一般会先报上自己的姓名或者号码,像“Hello, this is Tom speaking”或者“Hello, 23546981, this is Tom”。中英交际的不同还体现在接收礼物方面,中国人收到他人礼物一般会说“真不好意思,让您破费了”、“下不为例”等。而西方人则会毫不吝啬地给予赞赏,像“Wow,what an amazing gift it is”。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才能让英语教育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交际服务。以尊重文化为前提学习语言,关注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形成,才能让学生在与外国人交际时选择最恰当的用语。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英语口语教学结合在一起,是促进英语口语教学进步的必要选择。

[1] 龚艺超.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兴趣[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2(06)

[2] 彭娴.创设交际情境,促进有效互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25)

许晓丽,平顶山学院,讲师,应用语言学(英语)。

猜你喜欢

用语英语口语跨文化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礼貌用语大家学!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