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策略探讨

2016-03-01李萌萌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园情境

李萌萌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第三幼儿园 吉林白山 134300)

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策略探讨

李萌萌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第三幼儿园 吉林白山 134300)

交往能力是人类生存需要的一种特殊能力,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那么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形式习惯,对于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其以后的交往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借助游戏活动,能够使幼儿以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接受交往行为教育,从而充分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文明礼貌,教会其在社会中的交际沟通和交往。

游戏活动 交往行为 策略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更加需要身心健康,具有很强创造力的人才。所以,这就需要从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培养幼儿基本的交往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其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培养幼儿交往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培养工作。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能够使教学培养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实现最终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的目标。[1]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礼貌用语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想要使其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尤其是一些基本的交往语言。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礼貌用语,培养其良好的交往行为习惯。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交流,结合自己生活中经常接触场景进行对话。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超市购物的游戏,一个幼儿扮演营业员,另一个扮演顾客。在这种游戏情境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使幼儿的交往行为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样,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招待客人”的情境游戏,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能够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与人打招呼的礼貌用语,并且熟悉待客之道。在这种游戏情境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幼儿在准确使用交往由于的同时,使其能够对于游戏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情境中。这样对于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行为习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2]

二、拓展游戏区域,给幼儿创设广阔的交往空间

在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行为习惯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拓展游戏的区域,使幼儿能够在广阔的空间内容进行游戏活动,从而感知其中的交往艺术,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创设富有动态化的游戏区域,分别设立家里客厅、餐厅和超市等场景,从而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这小范围内感受大社会中的情境。这样很好地拓展了幼儿游戏活动的空间,幼儿可选择的游戏活动和角色得到了有效的增加。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可以选择和转换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交往的情感。在不同角色的体验过程中,幼儿能够掌握不一样的交往技巧和方式。幼儿参与游戏的区域得到了有效拓展,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大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行为习惯。[3]

三、融入户外游戏,开展“以大带小”教学模式

在幼儿游戏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组织学生适当开展一些户外的活动,使其能够体验一些自助式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幼儿园户外场地。例如,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幼儿的兴趣特点,教师可以把操场划分为跑跳区域、投掷区域和平衡区域,同时配置适当的活动器械。在布置场地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性地让幼儿进行自主摆放和安置,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即可。同时,为了保证游戏活动的效率,保证幼儿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可以把幼儿不同的小组,既大班组和小班组,然后每个大班带领一个小班进行区域游戏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其有充分锻炼交往能力的空间。例如,在进行平衡游戏的时候,通过“大带小”,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游戏任务,同时大班和小班的幼儿能够进行深入的合作。在这种模式下,幼儿能够尽情享受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交际和交往,从而充分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有效培养其良好的交往行为习惯。

四、丰富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交往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该注重科学合理使用游戏材料,从而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和暗示。因为许多时候,游戏材料中包含的教育力量会使幼儿受到更加有效的启发,从而很好地保证了教学效率。所以,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从而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开展幼儿交往能力教学。例如,在幼儿园中讲话的时候,许多幼儿存在着胆怯的心理,不敢在其他学生面前讲话。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面具的制作,通过制作面具的游戏,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中。然后使用自己制作的面具来进行表演。这样能够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有效的增强,同时很好地促进了其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同样,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益智区放置一些需要两人或多人才能够完成的游戏材料,例如“打地鼠”游戏。通过这些玩具材料,会使幼儿自觉合作完成。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关于一些问题会有探讨的环节。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既享受到游戏的快乐,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交往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和交际的方法,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教育教学来说,游戏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智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行为习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拓展游戏材料以及不断丰富游戏活动的形式,使幼儿得到充分的锻炼。在游戏活动的帮助下,既能够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长足发展,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

[1]铁艳红. 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策略的研究[J]. 华夏教师,2015,10:30-31.

[2]李平,余冬梅. 运用行为角色游戏法观察和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J]. 学前教育研究,2001,04:50.

[3]宋淑叶. 建构开放游戏室 促进幼儿交往[J]. 科学大众,2006,08:66-67.

[4]马媛.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04:20-22.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园情境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