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2016-03-01宋宁
宋 宁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 安徽蚌埠 233000)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宋 宁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 安徽蚌埠 233000)
“动”是孩子的天性,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弱,让他们动手操作就意味着课堂秩序的混乱,曾经我们一度因怕上课秩序乱而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权利。其实只有放手后才会喜尝甜美的滋味。
放手 自尊心 挖掘潜力
“动”是孩子的天性,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弱,让他们动手操作就意味着课堂秩序的混乱,曾经我们一度因怕上课秩序乱而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权利。这样不敢放手的课堂教学将如何进行下去?反思这些,我终于警醒:对于动手操作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放手就会自食苦果,放手后才会喜尝甜美的滋味。
一、不敢放手 初尝苦果
一次公开教学中遇到的尴尬: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认识三角形后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环节:
师:在你们桌上的信封里有两个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什么图形呢?请你们在桌子上拼一拼,看你们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生1:我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突然大声说):老师,我不会拼……
随后又跟着出现许多这样的声音,一时课堂陷入尴尬与混乱。自己认为如此简单的操作竟会出现这样意想不到的情况。
尝了这次苦果后,我认真寻找现在孩子普遍动手能力较差的原因:一是在课堂上老师总担心纪律差,影响教学进度,不“放”手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二是在家里家长不给机会,包办一切。如此才会造成课堂上的尴尬。
二、放手之路
1.课堂上放手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儿童动手操作能力,也须从一、二年级抓起。课堂上教师要多放手,要多给学生制造有效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当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1)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当放手操作课堂发生混乱时,我们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儿童心灵中最旺盛而又最脆弱的角落,是他们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和重要精神支柱。它往往经不起点滴的粗暴和冷酷,需要教师悉心培育和保护,不可轻易挫伤。对于大声说不会的学生,我们不能大声呵斥责备,而应耐心的示范演示,既让学生会拼,知道错误所在,又保护了学生追根问底的求知精神,只有这样,他们才敢动手,才会动手,才会让他们在饱尝成功的喜悦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增强自尊感,自豪感,不断完善自我。
(2)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享用终身。小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也要及早培养。低年级孩子好动、好玩,常有不少学生在摆弄学具时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定向的注意,与单纯观看教师演示相比,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学具是比较费时的,特别是刚开始时学生还不善于取出、放回学具,使用起来很花费时间,导致课堂时间不够,起不到真正操作的意义。就这样,计数器、小棒、各种学习卡片……曾一度远离我的课堂,远离学生的双手。现在是让它们重回课堂,重新回到孩子们手中的时候了。
如在学习“认数”的时候,要求学生带计数器,在课堂上总是会时不时传来学生拨计数器的声音。所以我在上课之前就要对学生提出要求,计数器要靠着文具盒摆好,听老师的口令才能拨;学习《认识角》时,让同桌把学习材料有序地放在一个大盒子中;用小棒学习时需要多少根带多少根……
动手操作习惯的培养应注意耐心,细致,周到地教给学生如何做。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操作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挖掘教材潜力,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动手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儿童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只有在摸一摸、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等等的实际动手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数形之间的联系。
安排动手操作活动时,要根据教材特点。例如对一些概念的起始教学;对于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应该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对于几何空间概念的教学,如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教学就应该安排适当合理的动手操作。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的知识尽量安排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知识有比较深入地了解,最终达到掌握的知识的目的。
2..课堂外放手
将动手能力的培养由课内延续到课外,让家长也予以放手:如学习《分类》后让他们自己整理房间、衣柜、书包……;学习《认识人民币》后让他们自己去商店尝试购买物品;制作学习卡片……
这里的放是在老师有组织、有安排、有目的的安排下去“放”,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放手之后——喜尝甜美的味道
有了前面的这些积累与实践。现在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有了不同层次的变化。
变化一:由“老师,我不会拼”到“老师,我会了”。
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中认识七巧板后让学生自己拼的教学:
师: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六块也能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原以为会出现以前的混乱状态,没有出现,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群忙忙碌碌的孩子……
此时的课堂,已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而是一片热闹非凡、极力展示同学们风采的课堂!这一变化才是课改真正目的所在啊。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变化二: 由“老师,我做好了”到“老师,我做了4个角呢”。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学生在初步认识了角后,有这样一道开放性题:自己选择盒子里的材料做角。学生颇有兴趣地进行操作。在汇报交流中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有用小棒摆的,有用纸折的,有用学生尺画的,更惊讶的是,有的学生竟然想到了把小棒交叉放,一下做出4个角。通过实践操作,手脑并用,不仅使学生对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在动态中认识事物的能力。
这是放手后的又一惊喜。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操作活动,动手操作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其学习活动由“跟师学”到“我善学”的转变,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出了所学知识,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数学的奥秘。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脑又动手,才能有创造。”坚持手脑并用能够收到以动启思,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要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做到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尝到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