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课堂成于动心
2016-03-0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田莘耕中学舒国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田莘耕中学 舒国峰
生动课堂成于动心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田莘耕中学 舒国峰
【摘要】“生动课堂”是课堂本真意义的回归,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受教育者,而是积极的自觉的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能力水平,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并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相关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以形动心以行动心以心动心
“生动课堂”是课堂本真意义的回归,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受教育者,而是积极的自觉的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能力水平,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并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相关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以形动心
所谓“环境塑造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由于学生个体素质模式的建构和塑造,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引导、开发和优化选择,因此,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坚持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着眼于校园文化的主题建设。学校对室外宣传窗、走廊、楼梯和各功能室都做了精心布置,宣传窗定期或不定期地展示学校的各类活动内容和精彩剪影;墙上布置了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作品,挂上了许多名人名家画像,张贴文明用语等;教室里的布置更是因班而异,各具特色,为师生的工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育人环境。学校现有的多功能厅、音乐室、美术室、劳技活动室为学生展示各种才能提供了平台,学校还成立了舞蹈队、体育队和艺术社团,这些,都让田中人感受到恒久的愉悦和幸福。
每个教室内,学生的座位不再是秧田式,而是小组式,这样的座位安排不仅使学生便于交流合作学习,而且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相互尊重,从而获得自身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新知,最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把鲜活生动的内容引进课堂,变微观为宏观,把古今中外的历史反映到屏幕上,把海洋太空的东西迁移至课堂中。我们看到,当校园环境能够敞开胸怀,拥抱学生鲜活的生活时,学生才会“动心”,才会进行积极地反馈,那么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生动”起来。
二、以行动心
1.开放的课堂。学校一直着力创建开放式的课堂,实施以“开放性、路径式学案导学”为抓手的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开放性”包括学案内容设计的生长性、生成性和可重建性,既要有教师预设性的问题,更有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能力的提升,更加符合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
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和自身知识经验来编写供学生预学和课内自主学习的路径式学案。以路径为指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式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把学生导向问题本身,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充分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使学校办学从“分数为本”走向“成长为本”,从“知识为本”走向“发展为本”,从而使课堂生动起来。
2.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学校每学年给各个班级提供一次为期半天的“阳光成长日”活动机会,由学生担任真正的“小老师”,学科老师负责参与和指导,开设了别开生面的“生动课堂”。学生在设计和研究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资料,不管是实验课、实践课、还是常规课,都能发挥出学生良好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自主设计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教学的不易,这种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心”,并能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
3.教师的协助。“生动课堂”的建构离不开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因为教师作为性情中人,最易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课堂、使教学产生情境性和感召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此外,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度的节奏以及丰富形象的肢体动作等,都是构建“生动课堂”不可或缺的因素。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还需要教师做好协助作用,不是一味唱主角,包办代替,甚至越俎代庖,所谓外显的“生动”,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活动、对话等各个感官的调动和运用,也包括小组的讨论和商榷。而内生的“生动”就必须使学生“动心”,是在教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在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好奇、存在质疑、要寻根究底、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积极反馈下“动心”。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生动”起来,学生才能有效地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
4.组织讨论的有序和有效。“生动课堂”要求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求多样化的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学得愉快、轻松、自由。但“生动课堂”不等于热闹的课堂,更不是混乱的课堂。“生动课堂”注重“动”中有“序”,它关注的是“生动”的过程及状态,具有明确的秩序和有效意识。如何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动心”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就需要教师能合理有序、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理解、尊重、宽容学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跳动起来,让学生敢于自主讨论;其次,教师要精心策划教学方案,如,教学目标要明确、课前准备要充分,在对预设和生成的合理调适中达成目标;又如,创设愉悦问题情境,进行讨论探究;再如,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动心”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课堂内收获的过程。而教师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更深刻地了解学生、了解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5.充分展示。课堂展示是对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一种反馈,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并能充分展现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要明确的是,我们的课堂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教师在策划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预设大部分任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解决,而展示的内容必须是全班共性的问题,而且这些是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下,学生确定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的展示课堂就能让学生“动心”起来,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在展示交流环节中,教师应当定位好自己是倾听者、指导者,扮演好充分相信学生、积极鼓励发言、及时点拨问题的角色。
6.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的思想和态度对孩子行为的引导性很强,并能促进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品格的塑造。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亲子教育活动,让学生“动心”后懂得做人的道理。比如“感恩父母”让孩子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学校的各项活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至关重要,如学校推行的“阳光成长体验”活动,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让学生记录自己成长的体验过程、“动心”的感受经历,帮助学生进行认识自我,同时不断建立自信,促进个性发展。学校还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零距离地接触新课程,了解学校办学的发展历程,走近孩子,倾听心声,了解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三、以心动心
1.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内化,让师生的心贴得更近。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学生全面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何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生动课堂”的理念呢?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内化是前提。为此,学校很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切切实实地经历转变观念、了解学校办学思想的过程。老师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思想观念逐步有了转变,自身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理念的内化需要教师在心理上与学生的心理相融,这样才能自然引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动”状态,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用心”引导下得以发挥,得以激发和培养。
2.加强教研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上示范课以及课后的教学评议等活动,让每位教师从目标定位、设计理念、动态生成、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反思评析,记录和收集“生动课堂”案例,研究出此类课堂特征及其产生的动因,用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总之,我们面对的是真实的学生,就必须要用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用真切的行动进行课堂教学,用真实的心灵让学生体验“生动课堂”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律动。唯有教师与学生的“动心”才能真正促成“生动课堂”的成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