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6-03-01詹剑锋
詹剑锋
(安徽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安徽 芜湖 241003)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
詹剑锋
(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安徽芜湖241003)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网络已成为高校舆情反映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发表各自的观点、态度、意见和诉求。网络成了一柄“双刃剑”,在提供便捷信息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给高校工作带来影响,促使高校管理部门加强和改进网络舆情工作。本文以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为切入点,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和方法。
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特点;应对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在网络上的具体反映,是针对高校招生录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管理、后勤服务、招标采购等师生关心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校内大学生、教职工和社会有关群体通过网络发表和传播各种态度、情绪、意见及诉求的总和,是影响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支新兴力量。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高校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挑战,高校在引导和应对网络舆情上的意识淡薄、防控体系薄弱、工作主体不明确、应对能力不足等问题和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已变得迫在眉睫。
一、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
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高校由“象牙塔”向“服务窗口”转变,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使高校非常容易成为舆论聚焦之地,稍不注意就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总体看来,大致可分四个时期,即潜伏期、扩散期、爆发期和回落期。
(一)潜伏期
在高校网络舆情的起步阶段,发生的公共事件是部分高校学生获得一些相关信息,并逐渐形成态度、意见。此时,传播网络舆情的主要方式是转载信息。一些学生群体、网民等开始关注事件,并采取不断跟帖、转帖等方式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对于潜伏期的事件,参与者的态度并不明显,网络舆情也没有定性,但学生按照既定的社会客观事实,逐渐对身边的事物形成零散的看法。一旦学生对某个话题或事件产生兴趣,就可能纷纷跟帖、转帖,为生成高校网络舆情提供前提及原始内容。但随着事件传播越来越多极化,初始话题很可能被后来滋生的内容淹没,最终形成的议题极可能已被修改了无数次。
(二)扩散期
经过网络的传播,刺激性信息的影响越来越大,网民情绪逐渐高涨,网络舆情也因此进入扩散期。随着围观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事件或话题的直接当事人、利益关注者及相关者、旁观者等很可能纷纷参与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催化作用,他们依据自身的信息源、知识面等引领参与者聚合,信息传播也变成散发式,最终形成舆论场,呈现“几何级”扩散。[1]与此同时,高校网络舆情在扩散期的演变规律并非单纯地下降或上升,它会受到各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随着事件的演变,人们不断修正主导意见,于是高校网络舆情持续被分化、整合,始终处于不定型波动之中。
(三)爆发期
当高校网络舆情的获知人群、传播范围等形成一定规模,那么在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的互动中,会形成某种特定的情绪、态度、意见。如果舆情事件或热点问题无法及时被解决,就极易导致舆论表达发展成为行动,高校网络舆情演变的高涨期随之而来。且随着媒体、网民等进一步深挖舆论事件,信息传播很可能会不断扩散、放大,原本无序的舆论也在意见领袖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主导意见。热议话题在高校的讨论中不断深入,部分舆论领袖慢慢形成强势的声音,他们引领网络舆情发展,而主导性舆论也得以形成。有研究表明,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3小时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或讨论就可能达到高潮。[2]
(四)回落期
当事件或热点问题的发展被有效控制,网络舆情各大主体的情绪较为平复之后,议题的热度慢慢降低,关注的人越来越少,高校网络舆情随之进入回落期。尤其是当高校出现新的网络舆情时,舆论的目标往往会自动更换,之前的舆情暂时结束。但对有重大影响力的高校网络舆情而言,出现新的诱因会导致人们重提旧事,舆情也会再一次成为热点。因此,在舆情回落期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法及策略,避免高校网络舆情再衍生出新的舆情,而要及时将危机化解。
二、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一)传播速度的迅捷性
制造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仅仅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数个体,他们或转载或原创。但学生的地理位置较集中,且上网条件方便、信息需求量较大等,这些因素使得同一信息极易在极短时间里影响同一网络中的大部分人。现代社会,高校师生群体的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拥有率很高,这为他们在网络上浏览信息、发表言论、交流互动等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条件,且互联网本身就具备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双向交互等特点,一旦形成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十分惊人。例如,至今都让人记忆犹新的药家鑫杀人案、李某之子无照驾车打人案等,均在极短的时间里通过校园网络造成了巨大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力量与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速度的迅捷性特点也得到充分体现。
口服避孕药一般28天为一个周期,不仅可以避孕,还可以用来调整月经。针对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如果使用了短效口服避孕药,也可以把月经调整为规律的28天一个周期。口服短效避孕药21片为1盒,每天一片,吃完21片后停药7天。
(二)传播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受教育程度、年龄特点等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具有特殊性。传播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一群在校青年学生,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心理诉求等均高度相通,他们好奇心非常强,责任心也表现得很充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思想观点有时偏激,甚至达到极端的程度;他们有强烈的意见表达与被关注的愿望,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讨论中畅所欲言;他们渴望利用所学知识实现最大化的自我价值,往往认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见解等。这些特殊性决定着高校网络舆情也拥有特殊性,包括理性思考淡薄、拥有强烈的感性色彩等。这些非理性及“愤青”言论,导致网络言论在高校网络舆情中横冲直撞,大量的口水战淹没了真知灼见,分析、探讨等往往被声势取代,校园网络中存在大量的攻击、谩骂、恫吓等言辞。
(三)传播客体的复杂性
网络成为新形势下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将国内外的热点新闻事件、突发性校园事件等呈现在网络空间中,逐渐形成了高校网络焦点,吸引了高校学生的普遍关注。高校网络舆情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里以某件事项的发生情况及变化为中心,学生作为主体对管理者作为客体所产生的取向、态度等进行传播。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相当复杂,大致包括两类:一是高校管理者,他们代表国家履行高等教育职能,这是主要的高校网络舆情客体,校本意义很强;二是政府管理者,这等同于其他类型的网民,但高校学生是重要的网民组成部分,他们也关注校园外的社会事项,政府管理者在此时自然就是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客体。因此,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客体具有复杂性。
(四)传播内容的多元性
在网络自由下应运而生的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内容的多元性,即高校学生因社会生活背景等的不同而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态度与看法。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它高度自由,能突破空间与地域的阻隔,促使各种不同的、相互冲突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而,在高校网络上传播的内容不仅包括家事,还有国事、天下事;不仅包括小道消息、流言蜚语,还有地球生态、宇宙进化等。同时,学生带着不同的目的参与高校网络舆情,或交流意见,或求助解答,或发泄个人情绪,极少数学生甚至通过网络发布一些极端思想。总而言之,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内容十分广泛,凡涉及学生“兴奋点”的事情都可能在第一时间引发关注、讨论、传播、扩散。
三、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工作领导机制,增强高校的舆情应对意识
一是建立组织保障。高校管理部门要增强网络舆情意识和大局意识,针对网络舆情专门建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以校党委领导任组长,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信息管理中心负责舆情信息分析汇总,相关职能部门整体联动,各单位积极参与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制度建设。高校应立足自身实际,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舆情工作制度,建立突发网络舆情处置预案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三是对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规律、特点、应对策略等,加强系统性研究,尤其要加强实证研究,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洞察力和应变力,不断强化对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水平和能力。
(二)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发挥网络舆情的教育功能
一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除国家秘密、科技秘密、个人隐私等可不公开),建立校务公开、党务公开发布平台,本着诚意、诚恳、诚实的态度,及时、准确、透明地发布师生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避免网络谣言和无端猜测。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引领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为高校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带动建设多层次、高质量的高校文化阵地,为高校网络舆情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载体。二是重视文明上网、安全上网教育。网络素养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是大学生认识互联网并在网络上识别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参与活动的能力,它能促进培养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与责任感,从而促使大学生能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入侵,不复制、不传播违背法律、法规和损害学校声誉的不实言论,为网络道德自律提供保障。三是坚持网上与网下互动,做到网上有态度、网下有行动,网上听民意、网下解民忧,关键是网下解决问题。网络舆情已成为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3]高校应认真听取各种各样的舆论声音,对一些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评价、研判、反馈网络舆情信息,将其作为了解师生心声、促进工作改进、化解各类矛盾的重要手段。
(三)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一是高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当突发网络舆情时,领导组和事发单位要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二是当发生网络舆情危机之后,高校新闻发言人须第一时间站出来,通过网上网下联动的方式来平息危机、化解危机。对突发事件类舆情要及时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两小时内必须通过媒体发布事实,抢占新闻源头高地;对问题类舆情要及时致歉叫停,后续整改到位;对意见建议类舆情要及时致歉肯定,及时梳理归纳,后报落实效果;对敏感类信息要重讲态度,慎讲原因,防止炒作;对造谣诽谤类舆情要及时辟谣、澄清事实,严重损害单位和个人名誉的,报公安机关严肃查处。三是当成功化解危机之后,还应仔细分析产生网络舆情危机的原因,密切关注事件进展,防止舆情出现反复。同时,要及时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健全应急反应机制,用积极的态度对不良的危机后果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化解危机的负面影响,优化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四)使用网络技术手段,提高网络舆情管理水平
新形势下,网络迅猛发展,网络舆情拥有巨大的信息量,以往人工监控的方法很难应对舆情,必须依赖技术手段。因此,高校应及时开展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工作。一方面,高校应凭借网络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统计工具,通过统计工作对校园网络信息的内容、特点等进行整理、分析,及时掌握、跟进网络上师生的动向,对一定时期内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段总结,并提取关注热点,全面监控有关该热点的信息,从而正面把控信息,积极释疑解惑,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化于无形;另一方面,要建立校园网络实名注册登记制度和可追溯制度。高校网络舆情场域的虚拟性使发言者身份隐蔽,在缺少有效监督与规则限制的情况下,网络环境很容易成为网民任意发泄情绪的平台。[4]要尽快完善准入机制,实现高校用户的实名制注册,减轻匿名发布因缺乏道德约束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强化广大师生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水平。
[1]孙伟.浅析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1):107-109+113.
[2]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04):34-36.
[3]李琼,张菁,马素伟.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路径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4(01):42-46.
[4]吴彩虹.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中的学生思想动态引导机制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04):100-103.
G206
A
1674-8883(2016)09-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