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纪美献身冶金事业的凤凰
2016-02-29Ivy
Ivy
凤凰城里飞凤凰
在湘西人眼里,沈从文先生是他笔下秀美湘西的凤凰小城里飞出的一只凤凰,另一只凤凰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材料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肖纪美。
肖纪美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其祖父肖官麟曾任凤凰县的县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儒官。自幼跟随祖父生活的肖纪美熟读《四书》《五经》,而家中的常客多为祖父为官前所教学生,可谓往来无白丁。出生于书香门第,肖纪美从小便耳濡目染,于是读书成了他最大的爱好。
上个世纪早期,凤凰县城里还见不到书店的身影。年幼的肖纪美最盼望的是书贩的到来,这时祖父会带他去书贩那里挑书,书贩的书来自四面八方,类别繁多,大大开阔了肖纪美的眼界。
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命运都逃不过抗日战争的颠覆。1937年,日本人的坦克开进中国,改变了还在与唐知白办《大众呼声》的肖纪美的命运,他回忆道:“当看到日军的武器比我国的先进,就想学钢铁,研制新式武器,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工科。”1939年,肖纪美以当地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
大学毕业后,肖纪美做了一年半的中学老师,后来到重庆,在重庆国民政府兵工署二十八厂担任技术员,从事硅铁的生产和钨铁的研制。1947年,他在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标准局任技师,从事外文翻译及工业标准引进工作。翻译的工作让肖纪美了解了国际一线的冶金技术,萌生了去美国进修的想法。
1948年2月肖纪美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只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就读完了硕士和博士课程。1950年8月,他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学博士学位。
回国是肖纪美毕业后的首要打算。中美冷战的局势却让这一打算搁置了7年。7年的时间,肖纪美在美国林登堡钢铁热处理公司、爱柯产品公司和美国坩埚钢公司做研究员,对铬锰氮系不锈钢进行了相图、相变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系统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冶金实践经验。
在美国坩埚钢铁公司,肖纪美首次提出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基本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计算的方法和计算图,这种全新的冶金设计方法,获得了美国的专利。回国后,肖纪美结合中国实际继续研究节镍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新钢种,这成为中国铬镍氮不锈钢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宁为师不为仕
1957年,肖纪美回到祖国。虽然在美国工作积攒的1万多美元被扣下了,但他带回了更有价值的东西——扎实的冶金知识技术。面对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伸出的橄榄枝,肖纪美有着自己的考虑。此时的唐山交通大学冶金系已并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冶金系,有着母校情结的他选择了这里。
肖纪美专心讲课做研究,婉拒领导职务。研究与教学之外,唯一让他上心的工作就是建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作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奠基人之一,肖纪美对我国的腐蚀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肖纪美曾经的助手,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余宗森在回忆自己的导师时说道:“肖先生尽管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但对于每次讲课仍是一丝不苟、认真准备,身教重于言教。他的敬业精神对学生是一个榜样。”
在儿子肖瑞琪眼里,父亲几乎从未拒绝过学生的求问,即便是晚上,家里也常常响起敲门声。很多毕业的学生,碰到问题也会回来向肖纪美求教。
三尺讲台,肖纪美一站就是半个世纪。 “终生为士不为仕”的理念肖纪美坚持了一辈子。2014年4月23日,这位献身中国冶金事业的科学院院士走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