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寿昆我的冶金化学梦

2016-02-29未九

科学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冶金大学

未九

“1907年9月16日我生于天津东马路南斜街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里。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京津沦陷,家道没落,大家庭解体。在幼年有记忆的时候,我已随祖父、父母等迁居天津西头大伙巷沿河二大街王家胡同,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我就读的私塾、小学、中学及大学都在天津,就连留学德国,也是考取了天津市公费留学。所以是天津市父老培育我成人的。如果我有点滴成就,首先应归功于天津市人民。”——魏寿昆。

魏寿昆,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冶金教育家,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他首次提出“转化温度”概念及运用活度理论,为红土矿脱铬、金川矿提镍、包头矿提铌、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提钒、华南铁矿脱砷、贫锰矿脱磷等多反应中金属的提取和分离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国内率先开拓了固体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从1930年在北洋大学做助教算起,魏寿昆从教近80载,桃李天下,培养了中国几代冶金与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人才。

魏寿昆祖上是南京大户,南京衰落后,举家北迁至天津。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整个城市一片火海,多数商业区被付之一炬,化为废墟,遍街横尸。魏家在这场浩劫中侥幸得以保全了性命,几代人积攒下来的殷实却一去不返,一摔而落。

魏寿昆的父亲魏俞恩小时候患过精神分裂,久治不愈,不能工作,不识字的母亲操持家务。棒子面和四号面粉(最便宜的一种面粉)是全家日常主食。

作为长孙,魏寿昆一出生就被寄予了复兴家业的厚望。16岁考上北洋大学后,魏寿昆一路读下去,直到在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冶金系博士毕业,之后回国讲课做研究,然而他却未能如魏家所愿。除了在干校的日子,他几乎一辈子都在大学中度过。虽然以另一种方式替魏家挣得了荣誉,但魏寿昆都从未与商业沾上边。连他自己也说:“可能我读这个大学对我家里讲是一个革命。”

与钱学森那样从一开始就把科学救国当成信念的青年知识分子不同,对于魏寿昆来说,这场弃商从学的“革命”是出自无奈。魏寿昆一家兄弟姊妹十几个,作为长子长孙,他似乎更应该选择经商,挑起全家的经济责任。

家贫迫使魏寿昆选择学业兴家的道路。魏寿昆晚年在电视采访中曾坦言道:“我感觉经商的路子在旧社会要是没有点真正的本钱,你搞不好。那时候家里已经破产了,没有本钱了。”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对于诚信为本,勤俭兴业的魏家来说,经商兴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魏寿昆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来支撑家庭,他认为学成以后进大学当老师的待遇比较稳定。

也是因为家贫,魏寿昆总是在退而求其次之后,万分努力去获得有限条件下最好的机会。

他中学选择花费较少、离家近的铃铛阁官立中学,大学时选择了自家门口的北洋大学,因为这里一年的伙食费不到100块,还会免去成绩高于85分的学生的半学期学费。“有些教会或私立大学,一个学生每年要花费200块到300块。”在北平实习时,因穿着寒酸,魏寿昆曾被同行的燕大女生误认为“听差”。

大三时,魏寿昆思忖着,如果能得到公费留学的机会,学成回来后便可谋取一份高薪职业,让家里过得更好。1930年,魏寿昆拿到了天津市留德学习色染化学的唯一名额。魏寿昆的兴趣不在色染,而是钟爱他本科时所选的矿冶。但德国是化学强国,总会有机会再圆冶金梦。

魏寿昆对化学起兴始于中学王宗鲁的一堂化学电解实验课,所以他本科进的是矿冶系,毕业后凭着兴趣,又自修了Moore的《有机化学导论》。

与国内大学的竞争激烈、严进严出相比,德国大学要显得自由的多,通过考试就有证书,时间上异常宽松,但内容上绝不含糊。按照规定,魏寿昆必须制备60种有机化合物;完成6种有机化学分析实验;自行设计内容和方法完成30个物理化学实验。一年后,魏寿昆完成柏林工业大学的学业,次年转到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攻读色染大学博士学位。

色染化学虽不是魏寿昆的理想专业,但却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博士毕业后,他终于以旁听生的资格自费进入亚琛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读上了他心心念念的冶金专业。

重视知行并重的魏寿昆非常珍惜在德国学习实验技术和工厂实习的经历,博士期间,在蔼吉色染工业公司(I.G. Farbenindustrie)实习的6周中,他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第一次看到了外国先进的印染设备及自动化的印染工艺,收获颇丰。在好望公司,他更是进行了炼焦、板材、冷轧、材料检验及化学分析等车间和部门的全面实习。魏寿昆曾说:“在德国留学共5年2个月,在3所工科大学学习,10个学期,接受研究生高等教育,受到严格的训练,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1936年,时值柏林奥运会,魏寿昆回国了。此时北洋大学已更名为北洋工学院。如愿以偿地,魏寿昆成为了母校冶金系的一名教授。动乱年代里的大学搬迁、更名、合并、拆分像是家常便饭,魏寿昆77年的教职生涯一共待过10所大学。北洋大学、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贵州农工学院、重庆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前,因为战乱,魏寿昆一直没有机会投身到自己钟爱的冶金化学研究中,但他一直在关注冶金过程理论,积累文献资料,关注国外冶金过程理论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魏寿昆前半生的积累开始发生效用。1964年开始,魏寿昆把高温反应活度理论应用于铁和钢铁冶炼中的脱硫问题。他用炉渣完全离子理论平息了攀钢与攀矿两家公司的提价纠纷,推广了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洋技术,改进了包钢铌冶金,完成了“锰基合金热力学行为及其脱磷的研究”课题,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除了研究和教学工作,魏寿昆从不涉及时政,任何时候都保持中立。1946年春夏间,蒋介石决心内战,一时间国内学潮迭起。魏寿昆在行动上没有站在任何一方,北洋大学学生洪惠如说,国民党要抓我们这些进步学生,我们都会躲在老师家打地铺。但是不敢去魏老师家,他一直都是中立的,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也不愿意别人给他添麻烦。学生罢课,他就回家,复课,他就回来上课。

他也不满意国民党政府的一些做法,但不会介入这些事情。魏寿昆的《读书与任教期间内几个片段的回忆》一文道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那时起情绪波动频繁。国土丧失、物价暴涨是两大困惑。山河破碎,报国无门。不少时间情绪波动频繁,思想有沮丧、有愤恨、有彷徨、有困惑,但经常以做好本职工作来要求自己,以为祖国培育英才为己任。”

猜你喜欢

冶金大学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冶金动态
《山东冶金》征订启事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DCS和PLC控制系统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