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脱附庸身份 回归家庭建设的本真

2016-02-29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本真陪伴家庭

2015年是中国家庭教育里程碑式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从治国理政的高度阐释家庭的重要性,重申家庭建设在整个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地位,促使人们思考,在建设和谐社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家庭教育的价值何在?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缺位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纠结的孩子”,这是网上流行的一句形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话。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的剧情就生动地体现了这种焦虑。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虎妈”这样的父母,混淆职业角色和父母角色,以“管”的心态面对孩子;为了买学区房不惜一切,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想当然地替孩子做选择,不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也意识不到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

“虎妈”们之所以如此焦虑,原因之一是误解了“起跑线”的真实含义。世纪之初,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院士提出“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为生物电子学专家,韦钰认为:“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发现,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但儿童发展不等于儿童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更不等于提前教小学的课程,而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

遗憾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本意是提醒父母要用爱和陪伴来进行家庭教育,却渐渐演变成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甚至提前学小学课程的口号。于是很多父母为了赚钱放弃了陪伴孩子,却不知错过孩子脑发育的关键期则一生难以弥补,不知道情感忽视也是一种虐待;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知道缺乏睡眠、精神紧张会降低学习效率,社会情绪能力才是人生是否富有成就的决定性因素;很多父母以为给孩子买高档玩具、送孩子上贵族学校就是爱孩子,却不知道儿童在互动中才能有效学习,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关键是父母的爱和陪伴。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的合格公民。而环顾我们的周围,成千上万的家长终日围绕学校的考试升学指挥棒疲于奔命,为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而绞尽脑汁,盲目追逐能够提高应试能力的培训班,对孩子的分数变化提心吊胆。成千上万的儿童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双倍期待和压力而不堪重负,发展畸形化,厌倦学习。整个教育生态陷入了“言教育必学校,言学习必课本,言成长必分数”的极端病态中。

家庭教育不该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病态的原因之一,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赢得人生,却忽视了自己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在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韩国前教育部长文龙鳞提出“赢得竞争要靠道德智能”,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道德智能就是理解和关怀他人痛苦、调节自我情绪、包容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抓住童年这个人生最关键的阶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童年时期有谁携手带路,周围的世界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

教育孩子比开车复杂千倍,没有驾照不能开车,违规要罚款,但当今的中国,家庭教育之路上到处充满无证驾驶、自行其道的“司机”。因为学校教育被当作教育的唯一标准和模板,家庭教育主动加入、模仿、迎合、讨好、移植学校教育模式,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价值,实际上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庸,呈现出学校教育过度、家庭教育失责的状况。

于是,家庭教育套用学校教育模式,家长没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却作为“助理老师”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有时过于热心的介入,反而打乱了学校教育应有的步调,也增加了老师们的压力,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给学校教育添乱。

其实,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教育者,家庭是天然的生活课堂和训练场,家庭教育有独特的浸润优势……真正重视孩子发展的父母,不必去当老师课堂教学的“助教”和孩子学习的“拐杖”,应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营造自己的家庭小环境,回归家庭教育的本真。

家庭建设才是家庭教育的本真

在我国,家庭的教育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就像家庭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特殊作用远远没有得到重视一样。如何使被扭曲的家庭教育回归家庭建设的本真,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

回归家庭教育本真的路径就是夫妻关系、家庭文化和家庭生活,就是抓住教孩子做人这“一个中心”,以及尊重、保护儿童权利和提高父母教育素质这“两个基本点”。

家庭教育很复杂。以血缘亲情为纽带,比任何教育持续时间都长,是影响力最持久,信度、效度最高的教育,产生的教育激励效应大于其他教育形式。

家庭教育又很简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从生活入手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和健康情趣,把握好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成长的开关,父母就能把人际交往、生活常识、行为习惯、饮食文化等学校教育的奢侈品变成家庭教育的家常便饭,促使孩子营养均衡地发展。

家庭教育是本真,是父母意识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尽可能亲自教养孩子,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不把孩子交给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或交给电视、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来陪伴。

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本真,父母才能对孩子的教育少一点焦虑,多一份理性,注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才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父母自身、读懂孩子是父母教养子女的必修课;才知道父母的成长是家庭教育的内在动力,父母自身成长了,才能助推孩子健康成长。

(杨咏梅/文) (以上文章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

猜你喜欢

本真陪伴家庭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本真
粽子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陪伴
家庭“煮”夫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