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预习为农村数学课堂增效

2016-02-29钱小青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2期
关键词:布置交流家长

钱小青

“预习”即学生自主进行的预先学习,不仅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纽带,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小学教育迫于教学环境的限制,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等现状,教师要得到来自家长的帮助很难、很少,往往预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应该并可以结合实际,使预习成为学生能够并乐于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地索求的意识。

一、转变思想,师生共重预习

态度决定一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重视课程知识预习,将预习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环节。因为,教师的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教师自己充分重视预习,学生才会重视预习,才不会马虎应付。师生对课前预习的共同重视,将预习对于课堂的重要性变得非常突出。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这些方式可以是布置预习任务,汇报交流,成果展示,开展小组竞赛等,学生逐渐将强制性的预习任务变成一种习惯,使学习更加主动,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对待预习教师要有始有终,因为培养学生养成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效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的坚持必定能带动学生的坚持。长此以往,一定能使预习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第一次布置学生完成预习单,学生的完成情况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教师再次强调,学生在态度上重视了许多,质量略有提升。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学生渐渐能重视预习任务,不再将它看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任务。

二、精心设计,学生乐于预习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教师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如果只是机械地、随意地要求学生看书,完成练习,学生必定会感到厌烦,失去兴趣,应付了事。预习单作为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载体,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预习单不仅能把学生领入乐学、勤学、善学的道路,而且能引领学生学会思考、探究、创造。因此,教师要慎重布置预习作业,在布置每一次的预习作业之前要精心加以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预习单的设计并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形式,可以根据课型、教学内容的不同而进行设计。设计的内容可以包括看书、画图、实验、收集资料等。教师在设计预习单时,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学生喜欢怎样的表达,问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形式;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基础,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精心设计的预习单,学生一定会乐于完成,主动完成,高质量地完成,最终实现有效先学。

对于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家长力所能及的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例如:教学“千克与克”时,家长和孩子一起称一称、掂一掂;教学“时分秒”时,一起研究钟面;还可以要求学生将一些预习成果讲给家长听等。

三、指导方法,达到预习效果

方法决定效果。如果学生的预习是盲目地进行的话,那将收效甚微,这样的坚持终将成为形式而已。因此,教师要重视对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才能达到预习的最佳效果。在布置学生完成预习单初期,可以在预习之前带领孩子了解要完成哪些任务,该如何去做,然后渐渐放手,将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慢慢放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预习内容,如计算尝试、解决问题、图形研究等进行针对性指导,教给孩子面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的指导固然有效,但生生之间预习经验与方法的交流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也是不可错失且有意义的学习机会。因此,在课堂交流时,教师不能仅重视知识的交流,亦要注重方法的传递,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大家的共同提高。

在对学生的预习方法的研究中发现,学生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总是能够给教师带来极大的惊喜。实践中得到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学生的潜能定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四、交流展示,实现开放课堂

预习作为“先学”的重要手段,应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衔接与延伸。在这一过程中,交流展示无疑是最佳方式。若能在交流展示中实现“先学”与“后教”的完美衔接,必将使预习的效果得到最大升华,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上,通过组内讨论、全班交流、展示、质疑等形式,针对疑难点、易错点、关键点、延伸点等进行对接。在交流中,教师应留给学生适当的空间,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擦出新的火花。在学生积极大胆的表达、展示、质疑、辩论中;在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评价中,课堂氛围明主和谐,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合作学习氛围浓厚。

预习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实用且有趣的学习方式,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了好的预习方法,学生就会自我成长,走向高效学习的殿堂。

猜你喜欢

布置交流家长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家长请吃药Ⅱ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