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古照相馆的精神复兴

2016-02-29李海燕

人民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杨威老式照相馆

李海燕

北京东五环外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村子里,坐落着一家小小的复古照相馆——白夜照相馆。照相馆虽小,却吸引了影星刘烨、作家马伯庸、战争史研究主编阎京生、导演雎安奇等一批知名人士前来拍摄全家福或个人照片。

这是一家跨界于当代艺术与商业的复古照相馆,2013年由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杨威和王旭共同创办。照相馆在拍摄时使用老式大画幅相机,还原不同时代老照相馆中的布景和道具,专注拍摄老照片风格复古摄影,希望以此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带有温情的老式照相馆,并重拾过去人们在老照相馆中拍摄时的仪式感和对自己肖像的正视态度。

拍摄布景是店主根据自己收藏的民国照相馆老照片重新绘制的,人物造型通过史料参考后再找裁缝专门订做,拍摄前根据古董照片来考虑光线的布置和场景的还原,拍摄时选用古董相机和镜头来拍摄,后期会进行影像控制结合数字暗房技术还原当时的影调,这些细节上的精益求精,使得白夜照相馆追求的不仅仅是样式的复古,更是一种精神的复兴。

“我们想做沉默的改良者,把一些遗失掉的精神、影像找寻回来。我们不想把艺术看得太重,太把艺术当回事,艺术其实很自然。我们希望能拍出传世的照片。”白夜照相馆两位创始人曾这样表述他们的创作初衷。日前,《人民周刊》记者就传统摄影和复古照相馆对白夜照相馆的创始人之一杨威进行了专访。

《人民周刊》:创立白夜照相馆的初衷是什么?

杨威:过去,极少有家庭能够有条件拥有照相机。所以在人生中的一些重要日子里,人们总要去照相馆为自己拍照留念。人们带着内心对更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去照相馆拍照,而照相馆也会为顾客提供服装、道具以及各式手绘的布景,让拍出的照片比现实生活中更加美好。我们认为,传统老式照相馆里的这种拍摄形式带有着一种浓浓的温情。

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数字化的快餐时代,以往照相馆中的那种情感似乎减淡了许多,曾经记录了无数家庭悲欢离合的照相馆也在逐渐消失。我们十分希望通过对老式照相馆的还原与重建,能够让我们的顾客在白夜照相馆再次体会到这种老式照相馆的动人之处,做一家不同与其他商业影楼的有温度的照相馆。

我在做毕业论文时开始收集各个时期在照相馆中拍摄的老照片,并对照相馆摄影进行整理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被照相馆老照片中丰富的图像内容以及过去照相馆摄影师高超的拍摄技术深深地打动,萌生了开办一家专门拍摄老照片风格照相馆的想法。王旭则痴迷于收集老相机和镜头,他使用这些老设备为朋友们拍摄了不少照片。他的一个理想就是几年后开一家摄影工作室,当时我们各自拥有共同的想法却互不知晓。2012年年末,我们偶遇一聊,发现很投缘,照相馆的事很快就敲定了,从此成为了搭档。

《人民周刊》:白夜照相馆创立至今,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杨威:我们2013年创店至今已有2年多,经营过程中难忘的经历有很多,比如上个月我们接到一位北京阿姨的电话,她说她80多岁的妈妈在1960年左右曾担任过北京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后来她的妈妈调到其他学校工作,但她班上的学生们还一直与她保持联系,直到今天,学生们还经常来探望这位老师。她希望为她的妈妈和这些学生做点什么,就给我们打来电话,希望我们能帮她妈妈和学生们制作设计一本相册。我们被这份长达50多年的师生情所感动,决定帮她实现这个计划。在跟阿姨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阿姨家的相册中有一张1961年这个班全体学生和她妈妈在北海公园拍摄的合影,于是我们提议再在同样的日期和地点召集大家来拍摄一张今天的合影。2015年8月1日,在那张老照片拍摄54年后,老师和同学们再一次相聚北海公园,戴上红领巾、手举少先队旗合影。物是人非,当年的小学生如今都已两鬓斑白,唯一不变的是当年这份师生情。

《人民周刊》:你对传统摄影以及当下的复古潮流怎么看?

杨威:复古风格今天似乎已经变成一种流行了。摄影、化妆、美发、服装、首饰,甚至连餐饮也开始出现了复古风格。我更愿意将我的工作定义成“重建老式照相馆”,因为复古摄影更像是一种摄影的风格。在今天,承载无数人家庭和个体记忆的照相馆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无数婚纱影楼和摄影工作室已经再也不拍或者拍摄不出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质朴的黑白照片。我认为创建白夜照相馆的意义并不是开创了一种颇受欢迎的新的商业拍摄风格(虽然事实上似乎是这样),而是希望通过对一家老式照相馆的重建,重拾照相馆所带个人和家庭的那份温情,以及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仪式性的留影传统和人们对个人肖像的正式态度。

《人民周刊》:你对于艺术的追求是什么?

杨威: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大概都会以为自己以后要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因为美术学院的教育就是要培养艺术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艺术在今天的社会中真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艺术家往往是生活在自己小圈子中的一群人,发声也比较有限。虽然很多艺术作品的初衷和所讨论的内容源于种种为大家所熟识的话题或内容,但与公众仍然无法进行有效地交流和对话。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觉得需要用更广泛的社会学立场去切入艺术的表达。学院的教育带给我们的是精致而细腻的眼界、严谨而理性的思考方法,教会的是让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质量的人。带着这种方式和态度去做事,这件事情可能不是常规意义的艺术作品,但依然会使我们受益。白夜照相馆就是我们对于自身艺术问题思考后的一种表达,也是一种尝试。

《人民周刊》:白夜照相馆如何做好艺术坚持和商业运作的协调?

杨威:我们是用艺术创作方式来创办和经营白夜照相馆的,通过常规经营和项目拍摄结合的形式,将理念的传达关照日常,这是我们以商业方式介入艺术的一种实验,也是对创作与生活关系的表达与探索。所以自创办之初,我们也会经常参加各类艺术展览,比如“实年一验”“无届代码:青年新媒体艺术展”“北京国际摄影周”“七见”“东西方对话——集美X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等等。在这些展览中,我们尝试不同的形式来展示白夜照相馆的理念和作品,也是有别于日常经营的另一种形式的理念传递。

白夜照相馆只是我们整个项目的商业门面,我们的收藏品和实践影像已经得到各类摄影节、摄影展览的青睐,我本人关于照相馆历史和理论的研究也将出版成册。我觉得,展览是一种总结,既是给更多的朋友在一个特定场合——例如美术馆或画廊来参观,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自己一个纪念、一个阶段的日记。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过去3年里,至少有3000人在白夜照相馆拍摄了照片,这些照片在每个人家里其实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展览”,这好像更有趣一些。

猜你喜欢

杨威老式照相馆
A study of grid failure mode drivers and methods for accelerated life testing of a 30cm diameter ion thruster
奇趣照相馆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一碗传承百年的“无锡老式面”
A LONG LENS
杨威:田园城市有多远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漫画书奇遇记
欧盟全面禁售老式灯泡
莹莹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