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效果探讨

2016-02-28杨晓君

安徽医专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伤性效能骨折

杨晓君

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效果探讨

杨晓君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心理干预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自我效能和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总满意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仅为78.00%(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信心认知、控制感觉认知、环境挑战认知和自我认知等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前后,所有患者S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焦虑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心理干预 创伤性骨折 焦虑情绪 围手术期

创伤性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是患者突发平地摔倒等意外导致,常见主要是髋骨骨折,突发性骨折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危害[1]。对患者进行手术后,对患者生理进行的冲击经常导致患者术后焦虑,进而进一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60~71岁,平均年龄(66.7±2.7)岁,男54例,女46例。观察组平均年龄(67.2±2.8)岁,男24例,女2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7.4±3.0)岁,男性26例,女性2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按照骨折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备心理干预专职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具体护理手段如下:①心理干预护士在护理期间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医护关系,真诚对待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并及时与患者、医生进行沟通,解决患者的相关问题,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②保证患者病房环境的干净,安静和整洁。避免患者因为环境不佳而影响患者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③再同患者沟通交流的同时,通过手势、语言、表情等给予患者积极向上的鼓励,并对患者的担心表示认可和疏导,引导患者主动积极接受治疗。④对患者的爱好、个性、家庭情况等信息进行了解,然后个性化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和引导。通过与患者沟通其感兴趣的话题,与患者建立友好关系,鼓励其适当释放内心压力,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治疗。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心理变化和文化程度,通过宣讲、视频、语音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病症的发展和正确有效的应对方法。同时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加入成功病例对患者进行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统计,具体分为四项:十分满意≥90分、90分≥满意≥75分和75分≥不满意。通过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自我效能(自信心认知、控制感觉认知、环境挑战认知和自我认知)进行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相关文献,SAS焦虑程度评价标准按百分制,得分高于50分认为患者患有焦虑,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自我效能等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分析;等级资料满意度则通过秩和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分析 术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总满意例数达到47例,总满意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仅为78.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分析 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自信心认知、控制感觉认知、环境挑战认知和自我认知等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对比分析(分,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对比分析(分,s)

组别 n自信心认知 控制感觉认知环境挑战认知 自我认知观察组 50 3.62±0.54 3.42±0.59 3.23±0.65 3.21±0.51对照组 50 1.93±0.51 1.74±0.60 1.76±0.53 1.43±0.56 t值 16.0887 14.1171 12.3937 16.6174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统计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所有患者S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分析(分,s)

表3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分析(分,s)

组别 n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t值 P值观察组 50 57.62±7.94 45.42±4.73 9.3341 0.0000对照组 50 58.31±8.31 55.14±6.39 2.1383 0.0175 t值 0.4245 6.8664 P值 0.3361 0.0000

3 讨 论

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因为机体生理已经开始退化,遇到意外避让不及时,经常发生创伤性骨折。创伤性骨折的治疗和恢复周期有相对较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因此对于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则尤为重要。

心理干预作为系统化护理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医疗程度相当时,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患者的治疗效果则越好。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4]。本研究也显示,采取心理干预护理的患者总满意率为94.00%,常规护理患者的总满意率仅为78.00%,心理干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因此,心里干预可以明显改变患者于医护人员的关系,进而改善患者情绪的同时也提高的疗效。据报道,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进而可以恢复患者健康的自我效能[5]。

本研究数据指出,心理干预患者的自信心认知、控制感觉认知、环境挑战认知和自我认知等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患者,同时前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显著较好。由此表明,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术后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1] 朱月莉.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29~30.

[2] 陈慧华,陈海华,林福秀,等.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395~3396,3399.

[3] 赵慧杰,桂影,王太清,等.加强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33(5):1159~1160.

[4] 朱红霞.综合护理干预对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术后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2(19):1761~1763.

[5] 金慧实,龚明月,王桂茹,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0(11): 30.

Trauma fractures in elderly perioperativ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hui Province Hospital,Hefei 230001,Anhui
YANG Xiao-jun

Objective:To discuss and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trauma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n anxiety.Methods: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for routine surgical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way.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satisfaction with care approach, self-efficacy,SA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xiety Rating Scale) .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were with a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94.00%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was 78.00% (P<0.05). Self-confidence cognitiv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he cognitive sense of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of cognitive self-awareness and other self-efficac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P<0.05).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ll patients S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nxiety improve the situation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raumatic fracture;Anxiety;Perioperative

R473.6

A

1671-8054(2016)06-0097-02

/(编审:张爱琴 施仲赋)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1

2016-09-13收稿,2016-11-05修回

猜你喜欢

创伤性效能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