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公民参与”的现实困境

2016-02-28刘思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公民参与困境公民

刘思佳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新媒体时代“公民参与”的现实困境

刘思佳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人都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渠道,普通民众逐步获得了一部分话语权。从表面上看,“公民参与”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文化、技术、市场上的阻隔,使得“公民参与”仅仅停留在表面,其并没有对推动民主进程起到真正的作用,“公民参与”面临困境。

新媒体时代;“公民参与”;话语权;困境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介得以迅速发展,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不同的观点,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新媒体使普通民众获得了一部分话语权,公民的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大大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进程。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新媒体的发展为公民参与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公民参与”概述

“公民参与”是现代政治民主的核心概念。“公民参与”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时期实行城邦制,城邦内所有政事决策都需要经过城邦全体成年男子组成的公民大会的批准。古希腊城邦制中,除奴隶、外邦人和妇女外,所有公民都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这是最早意义上的“公民参与”。而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参与”由西方学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提出。国外学者认为,“公民参与”是实现民主的工具,是政治统治的手段和策略。国内关于“公民参与”的问题研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俞可平的观点。他认为,“公民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

二、新媒体时代“公民参与”的困境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公民参与”的途径大大增加,但也带来了文化、技术、制度和市场上的困境。

(一)文化困境:公民文化匮乏、素质低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大大提高了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公民文化的发展却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大部分公民沉迷于物质享受当中,不注重提升自我的内在修养,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不参与社会公共事件,这一方面也是由公民文化素养低下造成的。中国实现义务教育的时间不够长,虽然基本实现了“扫盲”,但公民要真正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当中,甚至参与政治决策,不是仅仅识字就可以的,培养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需要长时间的积淀。由于新媒体的发展,我国年轻一代成了“低头一族”,完全抛弃了读书看报的习惯。他们通过手机认识世界,所有获取的信息都来自网络,关注的多是明星娱乐话题。可见,即使新媒体技术再强大,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件仍然受制于文化因素。

(二)技术困境:数字鸿沟的存在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普通民众能够通过更多、更简单的途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政治生活不再遥不可及,其渐渐成了人们日常能接触到的事务。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这个概念并不新鲜,它是确实存在的。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各地区居民也会受到影响。受教育程度也会影响个人接收信息的能力,不同学历的人群之间也存在信息鸿沟。对于想要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来说,互联网的发展确实方便了他们的政治参与,让他们在了解公共事件、自我表达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途径。但对更多的人来说,可能由于地域发展水平、文化素质的限制,让他们在利用新媒体接触公共事务、表达自我的时候显得更加困难。

(三)制度困境:公民自由和政府管制的冲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介的出现,人们能够自由地获取信息、发表意见、表达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为公民参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然而由于自由和权力的冲突,针对互联网,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管制措施。一方面,政府积极发展科技,推动互联网的发展,甚至利用互联网推进社会民主进程(如政府开通微博,问计于民);另一方面,政府又不断加强对互联网的管制,在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在这样严格的控制之下,公民在网络上的自由表达、获取信息等也无疑会受到一系列的限制。除此之外,公民同时也会受到另一种看不见的管制。公众可以从技术上获得自由,但也同样会受到技术的控制。技术所承载的信息是人为控制的,而技术掌控者一般都有自己的立场,他们在输入信息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观点,而接受信息的公民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掌控者的情绪所左右。甚至技术上的设定也会左右公民在互联网上的一举一动,如何接收信息、发表意见等都隐藏着设计者的预设,而民众则在使用过程中被潜移默化地塑造成了设计者想要塑造的形态。

(四)市场困境:传媒业的市场化导致媒体道德缺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资源配置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配置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过度追求利润,导致传媒业怪相频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大量报道明星娱乐事件,而对于社会公共事件则敷衍了之。不过这种情况似乎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介出现后得到了好转。近几年,微博在一些公共事件中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公民通过微博等新媒体了解到了更多的相关信息。可惜我们过于夸大了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市场化浪潮同样也影响到了新媒介。被人们认为是自由讨论平台的微博,其热门排行长期被明星炒作、广告霸占,社会公共事件往往是昙花一现,被海量的信息淹没,吸引人们的眼球之后就不了了之,普通民众几乎不会去继续探寻事情的答案。打开各大门户网站,明星花边新闻、广告、娱乐等信息都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公共议题少得可怜。媒体已经沦为了赚钱的工具,丧失了职业道德。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公民参与”的途径大大增多,但也面临种种困境。公民文化匮乏、言论自由与控制的冲突、传媒业的道德沦丧等都是社会民主进步道路上的绊脚石。不管是政府还是传媒,为了社会民主进步,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1] 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5):12-15.

[2] 孙少威,陈莉.公民社会视域下的网络传媒[J].理论观察,2008(2):121-122.

[3] 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2):73-74.

[4] 时红燕.信息技术时代的公民参与[J].青年记者,2008(8):51-52.

[5] 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7-93.

G206

A

1674-8883(2016)20-0098-01

猜你喜欢

公民参与困境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困境
网络社会背景下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和解决策略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对策研究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探析
关于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
十二公民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