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纽约时报》对第一夫人彭丽媛的报道分析

2016-02-28江若男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彭丽媛纽约时报第一夫人

江若男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纽约时报》对第一夫人彭丽媛的报道分析

江若男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国内外媒体对第一夫人彭丽媛有着极高的关注,媒体关注的角度与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以及国家形象的呈现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纽约时报》中关于彭丽媛的报道为对象,从报道时间分布、议题分类、配图情况、关键词四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探究该报中第一夫人形象的特点以及这些形象是如何呈现的。

关键词:《纽约时报》;第一夫人;彭丽媛;形象;报道

一、背景与意义

“第一夫人”一词缘起美国,它不仅是一种尊称,更是礼仪和形象的存在。许多国家元首出访,第一夫人往往会陪同前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夫人外交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凭借着个人特质,在社会活动以及外交场合发挥重要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2013年的3月,彭丽媛首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亮相国际外交舞台。近两年,彭丽媛每次外事活动都会成为媒体与公众的聚焦点,国内媒体塑造了一个极为端庄大气的国母形象。

国内研究者大多以中国媒体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第一夫人的外交活动或媒介形象,极少文章涉及外媒,所以呈现的均为正面形象。《纽约时报》是美国高级和严肃刊物的代表,由不同背景和国籍的作者完成,观点各异,相对客观,在全球树立了一个份不卑不充、庄严大方的报刊形象。国外主流媒体如何报道我国的第一夫人,彭丽媛的媒介形象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特点,都直接影响到第一夫人乃至我国在他国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对其加以深入的探索,对塑造第一夫人良好的媒介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纽约时报》对第一夫人的报道分析

(一)时间分布

在《纽约时报》中搜索关键词“Peng Liyuan”,从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共有38篇相关报道。2013年3月随访俄罗斯、南非等国(4篇),2013年6月拉美之行(6篇),2014年3月彭丽媛随访欧洲等国,接着作为东道主接待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及其家人访华,当月报道篇数达最高峰7篇,最后一个高峰在2014年11月,彭丽媛接待APECF峰会领导人(6篇)。由此可见,报道篇数与彭丽媛进行外事活动的频率与主动性有着直接关系,她作为东道主对外国友人的接待最受关注,其次是与习近平的随同访问。

(二)议题分类

根据报道议题的异同,将报道进行分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随同出访(32%)、出席仪式(26%)、人物通讯(8%)、文体活动(13%)、衣着装扮(5%)、其他(16%)。报道数量最大的议题是随同出访,该议题报道内容以中美外交关系为主,第一夫人作为配角与国家主席共同构建国家形象。特别是对方国家也有夫人出席时,体现了外交对等关系。

其次,占比较大的议题是出席仪式,指外国领导人或夫人来华,彭丽媛独立或陪同习近平出席的接待仪式、宴会等。例如,2014年3月,彭丽媛单独邀请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访华,除了报道两位夫人的行程以外,还涉及时尚、艺术品位,以及双方针对妇女、教育、家庭等问题。

文体活动占比13%,主要是彭丽媛参加文体演出、公益活动的报道。从此类报道可以看出,第一夫人在外交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多数与公益、妇女、儿童事业紧密相关,以辅助和衬托元首在国际上的刚性形象和外交策略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成为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重要软实力。[1]

(三)配图情况

据统计,87%的报道中配有图片,图片中多数为其他领导人,含有彭丽媛的图片仅占16%。图片使第一夫人更为直观地被人们了解,使公众有更为立体、全面的认识,而在四篇关于中美第一夫人会面的报道中只有美国第一夫人。《纽约时报》在表面上看似中立、客观的报道形式上,显示了它的倾向性。

(四)关键词分析

第一,名词分析。对报道中相关的名词进行统计,出现次数最多的依次是:wife(25次)、first lady(13次)、singer/chanteuse(12次)、communist(6次 )、army/major general(5次)、star(5次)、soft power(4次)、ambassador(3次)。

从这些名词中能看到外媒对彭丽媛的定位。从家庭上看,是“习近平的夫人”;从国家上看,是中国的“第一夫人”;在意识形态上,是一位“共产主义者”;从职业上看,是一位来自“军队的歌唱家”,军衔是“解放军少将”;对她的政治评价最多的是“外交明星”“软实力的武器”;公益上,是一位“亲善大使”。

由此看出,《纽约时报》名词的选用较为客观,涵盖了彭丽媛的基本信息。由于意识形态不同,有6篇报道中提到她是一位“共产主义者/共产党员”,这在无形中与西方价值体系区分开来,产生距离感。

第二,形容词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报道中运用了许多褒义形容词,与“知名的”相似含义,就有六种表达。报道中没有直接含有贬义的形容词,但个别报道用中性的词汇及语气表达了负面的情感倾向。比如一文中写道:她们的这次会面有些僵硬,彭丽媛表现得很顺从……她一边写一边用汉语承认“我也很紧张”。这几句话虽然没有直接带有贬义的词汇,却呈现了一个不善言辞、拘谨的第一夫人形象。

综上,形容词从词汇风格上看,积极情感词语居多,少数负面评价,对第一夫人的整体形象采用了正面的词汇。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纽约时报》将报道的大量篇幅用于彭丽媛的外貌、衣着和姿态,而非她参与教育、公益事业的内容。可见,新闻媒体仍十分关注女性的身体书写,当今社会的父权文化仍然制约着女性的话语权。[2]

三、结语

通过对《纽约时报》中关于彭丽媛报道的时间、议题、配图、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纽约时报》在报道我国第一夫人时受到了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一,《纽约时报》中关于彭丽媛的报道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塑造了一个美丽、时尚、充满魅力、略有拘谨的第一夫人形象。第二,强化了彭丽媛的时尚形象和著名文艺演员身份,弱化了她的政治外交角色。第三,在配图及词汇、语气选择上倾向于米歇尔,把彭丽媛放在次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程宏亮.“第一夫人外交”的柔性之美[J].人民论坛,2014 (10):7.

[2] 廖丹妮.《纽约时报》关于“第一夫人”报道的话语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4(07):205-207.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338-01

猜你喜欢

彭丽媛纽约时报第一夫人
画中有话
青年彭丽媛
伊万卡的新角色:“第一女儿”还是另一个“第一夫人”
马可:衣以载道——彭丽媛的御用服装设计师
丽媛style
彭丽媛选手机,国产的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
第一夫人内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