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突围之道
——以万州区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为例
2016-02-28易娟
易 娟
(万州区广播电视台,重庆 404000)
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突围之道
——以万州区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为例
易娟
(万州区广播电视台,重庆404000)
摘要:繁荣发展纪录片产业是振兴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增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万州区广播电视台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以坚守文化为己任,依托独特的三峡地域文化优势,先后创作出一批贴近时代、主题鲜活、底蕴丰富、形象生动的纪录片,并屡获殊荣。本文以万州区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为例,探讨地方电视台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突破困境,创作纪录片,走出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万州区广播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发展
一、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创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迎来新纪元。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全国纪录片行业形成了一个上下联动的播出平台格局。毋庸置疑的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凭借强大的传播影响力、覆盖全球的受众、雄厚的资金支持等引领全国;各省级电视播映机构,如上海纪实频道、湖南的金鹰纪实频道、北京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辽宁的北方频道等纪实频道成为中坚力量;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开办了纪实形态栏目。中央、省、地方三级广播电视机构联动,全面推动了国产纪录片的发展,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纪录片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在这样的春天里,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也同样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新媒体时代为地方电视台纪录片传播拓宽了渠道
地方电视台所创作的纪录片,尽管尝试着以平民化视角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因地域覆盖窄、受众群体有限等诸多因素,收视率和影响力一直不太理想。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一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好地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万州区广播电视台搭建了官方网站“平湖视界”、官方微信公众号“平湖万州”、手机App“平湖无线”等新型社交传播平台,极大地方便了网民收看或点播本台原创纪录片。这样,在互联网和移动信息终端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下,观众对纪录片的欣赏不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电脑或手机等可以随时随地满足观众个性化的观赏需求,并且在观赏中实现良性互动。观众可以把自己观片过程中的所思与所想快捷地发到微博、微信圈、论坛等社交互动平台上,参与评论、交流和分享。于是,纪录片编导与观众建立起了直接的交流沟通渠道,能够更好地了解观众的诉求,更加精准地服务受众,从而制作出丰富文化内涵、更高质量、更符合受众口味的纪录片。
(二)地方电视台纪录片获得更多播映平台
以前,万州区广播电视台所创作的纪录片主要有以下传播渠道:一是万州台自办的《纪录》栏目。二是周边电视台的《印象三峡》栏目,该栏目为万州及周边区县电视台纪录片的互换交流播出平台。三是向重庆电视台送播纪录片。2004年以来,重庆电视台相继开办了《纪录重庆》《真实》《重庆故事》等纪实类栏目,丰富了各区县台纪录片的播出渠道。据统计,仅2008年至今,万州区广播电视台在重庆台播出的纪录片就高达200多部集。四是部分外省市级电视台。近几年,万州区广播电视台送评全国各地各类型的优秀作品如《高山上的村小》《姐弟》《扁担》《那山那老人》《暖冬》《扁担》等,曾经在陕西卫视、深圳卫视、广东卫视、北京纪实频道、湖南卫视等播出。这些播映渠道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团队,为创作更多的优质纪录片奠定了基础。
更让人欣喜的是,2013年6月,由万州区广播电视台拍摄的《姐弟》《暖冬》《那山那老人》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连续播出,让全国、全世界的观众首次持续地观赏到了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原创纪录片。这不仅是央视纪录频道的第一次,也是地方电视台的第一次,极大地鼓舞了常年坚守在一线的纪录片编导的信心。
二、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创作要取长补短,寻求突围之道
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与中央台、各省级卫视相比,在资金、技术、人才、播出平台等各个方面都相形见绌。但无可否认,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也有自己的先天优势。地方电视台纪录片选材于自己长期生活的地域,熟知当地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因此选题更贴近百姓、更接地气。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编导掌握了所在地域内的实际情况,完整地获得第一手资料,便能驾轻就熟地创作出“三贴近”的优秀作品。并且,地方电视台能为优秀节目生产提供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编导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由创作,优秀作品产出成为可能。如此看来,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优势和劣势非常明显,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扬长避短才是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的生存之道。
(一)找准定位,彰显“本土化”特色
万州区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大本营是《纪录》栏目。该栏目创办于2004年,栏目开办之初就秉承“探求文化源流、纪录沧桑变迁、讲述凡人小事、追寻人生印记”的宗旨,立足于创作和传播反映万州乃至三峡库区人文历史、社会变迁、民风民俗的纪录片。例如,关注农村留守群体的《姐弟》《那山那老人》《冬天里的故事》《先妹》等;关注城市普通百姓故事的《舞台路》《扁担》《青石上的造梦者》《爱心养老院》等;关注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泥塑人生》《根雕》等。编导们时刻关注着身边的普通人,通过他们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挖掘出其不凡之处。通过对本土人物故事的讲述,地方的草根人物为当地人所熟知,且可感、可亲、可信。在许多的褒奖活动中,这些身边的平凡人物通过我们的真实记录和讲述,走上了“感动万州”“感动重庆”等典礼台。例如,《最美的站立》中双腿残疾却依旧坚守在三尺讲台上的张朝全老师;《孝道无声》里带着公公出嫁的农村妇女魏光琼;《玻璃女孩》中从小被遗弃,患脆骨症,饱受疾病困扰,但是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感恩社会的苏相宜等。这些身边鲜活的小人物、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更能让人感同身受,无时无刻地传播着正能量。
(二)突出草根群像,凸显“人文关怀”
所谓的“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本质上就是对普通人的关怀,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情感等,从而通过他们呈现出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轨迹。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叙事技巧,还要时刻把“人文关怀”铭记于心,把这个理念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包括从选题、采访到表现形式的选择。要用“人文关怀”表现出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反映大众心声。万州区广播电视台《纪录》在开办之初就是走“大众化”“人文化”的路子。在选题上关注草根人物,把镜头对准普通大众,让百姓在屏幕上看到自己及身边的人,从而增加与受众的接近性。而在创作过程中,纪录片编导要与被拍摄对象在平等的视角中充分沟通,并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从而挖掘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三)讲好感人故事,引领“大众化”趋势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而这些真实必须要由一定的故事情节所串联。纪录片编导们要以客观事实为前提,把握眼前鲜活的生活,挖掘故事,讲好故事。
纪录片讲故事的手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等来表现人性的“真善美”,可以在内容表现和题材选择上偏向对人性的深度挖掘,透过描绘精彩的情节和细节吸引观众的眼球。例如,纪录片《人狗缘》讲述的是公交车司机任泉和妻子易魏茜收养50多只流浪狗的故事。他们为了安顿流浪狗们,多次举家搬迁,最后在九池山上的一片树林安营扎寨。其中有个情节感人至深:狗狗“丑丑”原本的主人要外出务工,托人让易魏茜收留,当主人回来后,易魏茜带着它与前主人见面时,狗狗“丑丑”竟然流下了眼泪。编导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与狗之间的感情,让观众为之震撼。又如,纪录片《抗争》讲述的是一家三代男人相继患上怪病,全家人相依为命的故事。片中有一幕感人至深:父子两人同样瘫坐在椅子上,当父亲看到儿子轮椅上的螺丝掉地上时,不顾自身跌倒的危险,艰难地将螺丝从地上捡起来,并帮儿子装上。这个细节把父子情深表现得淋漓精致。
(四)纪录片创作要走精品化道路,打造品牌栏目
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创作要想寻求突破,首先要以提高节目质量为基础,走精品化道路。万州区广播电视台通过10多年的纪录片创作实践,规划出了纪录片精品战略路线,完善了纪录片创作机制,建立了重点作品的立项评估办法,实行扶优扶强的动态管理机制等,并且把这一目标纳入各纪录片编导的年终考核中,予以落实,由此确保了每年都有优秀纪录片作品问世,确保了纪录片创作的长盛不衰。在这样的机制下,万州区广播电视台在纪录片创作上年年出新,《高山上的村小》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深山弄影人》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那山那老人》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奖、《姐弟》获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等,共获全国性重要奖项10多个;获重庆新闻奖和重庆广播影视奖30多次。2012年,《纪录》栏目荣获了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电视文化优秀栏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第18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栏目”等殊荣。2013年,《中国电视·纪录》杂志首次把一个地方电视台的自办栏目《纪录》以封面推介和学术论文结集刊发的形式做整体推介宣传。
三、结语
当前,全国的纪录片创作驶入快车道。就万州区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而言,虽然其和许多地方电视台一样,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但难能可贵的是其对纪录片创作阵地的坚守与初心不改。虽然谈不上大手笔、大制作,但在现有的条件下,万州区广播电视台利用自身优势,大胆创新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发展之路,塑造了小平台也能大发展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 潘海琳.接地气才有灵气俯下身才心贴心[J].新闻传播,2014(4):34-35.
[2] 尹力平.当地方台遇到纪录片——浅谈地方台纪录片发展策略[J].记者摇篮,2015(2):51-52.
[3] 刘宁,冯文胜,刘伟.地方台纪录片创作的几点技巧[J].青年记者,2011(14):46-47.
[4] 徐彪,傅安琪,俞红骅.地方台系列纪录片创作实践与思考[J].当代电视,2015(8):71-72.
[5] 田爱民.立足乡土讲好百姓故事——从《滨城记录》谈地方台纪录片创作[J].声屏世界,2015(6):50-52.
[6] 孙海苗.县级台纪录片创优途径探索[J].视听纵横,2016 (2):66-67.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244-02
作者简介:易娟,中文、历史双学位,从事新闻工作7年,研究方向:新闻学及纪录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