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革命之路》意识形态分析

2016-02-28孙仁强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影意识形态分析

孙仁强

(中共南岸区委宣传部,重庆  400021)



电影《革命之路》意识形态分析

孙仁强

(中共南岸区委宣传部,重庆400021)

摘要:好莱坞电影作为商业电影典范,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这些深层次意识在观众观看影片的同时无形地渗透到了观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上,使美国所宣扬的文化观念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达成共识。本文以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从意识形态电影及询唤等方面,对好莱坞电影《革命之路》进行分析,揭示其中所隐藏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观念。

关键词:电影;意识形态;分析

一、前言

拍摄于2008年的电影《革命之路》改编自主流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同名小说,是由萨姆·门德斯导演的一部爱情片。片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弗兰克和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爱普尔两夫妻生活在一个名为“革命之路”的康涅狄格州近郊小区,生活安稳,经济富裕。弗兰克在乏味的工作之余免不了花天酒地,而爱普尔年轻时学表演但婚后成了家庭主妇,生活平淡无味、千篇一律。爱普尔在一次业余的戏剧演出失败之后意识到,这样陈腐和毫无生趣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她梦想去巴黎开始新的生活,并成功地说服了弗兰克。但面临晋升机会和爱普尔怀孕,弗兰克却退缩了,失望的爱普尔最终在家堕胎而死。

从表层看,好莱坞影善于运用流畅的叙事和唯美的画面制造出影像奇观,让人沉迷其中。然而,在好莱坞电影背后,更是一次美国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力宣示。

二、作为意识形态分支的电影

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定义是:“意识形态是感知—接受—包容的文化客体,它基本上通过人们所不理解的过程对人发生作用。”[1]即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产生影响。“意识形态和电影的结合首先由这样一个事实反映出来,即观众的需求和经济回应也已经归为同一件事情。”[1]电影想要取得成功,首先要获得多数观众的认可。因此,意识形态必须选择符合大众要求的主流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要求。

一开始也许会有很多人不理解爱普尔,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剧情慢慢地唤起了观众的怜悯心理,观众潜意识地增加了对这个角色的认可。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会将自己的现实状况慢慢移情到主角身上,在辨析出其与自己的共同点后,进一步产生一种联想:银幕上的爱普尔就是生活中的自己,被家庭生活的琐碎所牵绊,试图改变却在男权居上的世界中失去了话语权。

在男权社会中,爱普尔被置于“他者”地位,她从男权的神话中被唤醒,但是她自认为完美的计划侵犯了男权文化,挑战了整个男权社会。

影片的结局给人以很深的思考,爱普尔敢于打破传统,试图过上男主内女主外的生活,不仅受到邻居的嘲笑,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影片隐喻地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妇女除了当家庭主妇和母亲之外其他都不重要,如果试图改变,付出的代价必然是惨痛的,这种意识形态通过媒体来实现共识。

三、从阿尔都塞的“询唤”理论分析影片

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在个体中‘招募’主体或把个体‘转变为’主体的方式并运用非常准确的操作‘产生效果’或‘发挥功能作用的’。”[2]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中,意识形态询唤个体成为“主的意识体”,个人成为意识形态的行为主体。

弗兰克在片中穿着旧式灰西服,带着呢礼帽,他从火车站出来,混入无穷无尽相同穿戴的上班族人潮中。呢礼帽和旧式的灰西装是20世纪60年代上班族的符号,是生活富足、追求生活安逸的中产阶级的代表,暗喻在二战后主流人民逐渐放弃了对现实的关注,沉溺于虚无的歌舞。影片中有一个出彩的安排:在纽约车站,弗兰克敞开西服,露出衬衣和领带。较之其他墨守成规的上班族,弗兰克内心还是厌倦此种重复单调的生活,渴望改变。弗兰克生日当天带公司秘书出去吃饭,说起自己爸爸在Knox公司做了一辈子的推销员,自己本不屑步其后尘时,满脸的孤寂落寞让人心疼。而当弗兰克试图拒绝老板升职的诱惑去巴黎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时,他的老板说:“人生只有几次机遇,如果你熟视无睹,浪费它们的话,以后你唯一能做就是不断思考别人是怎样成功的。”就这样,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召唤下,弗兰克背叛了他心中的理想,成为安于现状、碌碌无为的中产阶级中的一员。看到片中男主角被主体意识形态所询唤背弃理想时,观影者心理上会同情爱普尔,而谴责弗兰克的懦弱。

爱普尔向她的邻居骄傲地宣布他们即将要去巴黎,这样的决定在保守的康州社区真可谓惊天一炮,邻居大囧,同事震撼。在主流人群不思进取的背景下,爱普尔代表着对社会反叛精神消亡的不满,她渴望变革也急于追求变革。与弗兰克不同,爱普尔并没有畏惧主流权势,而是忠于内心,寻求改变。惠勒夫妇房产经纪人的精神病儿子约翰敬佩加赞叹地说:“很多人都能意识到生活的空虚。但承认绝望,这可真需要胆量!”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提到:“好莱坞连续深入地控制大众的潜意识,将集体的梦想强加于大众的内心世界,从中获取利润。”[3]影片似乎充满着劝说人们安于现状、不要轻易冒险的宣教意味,实则是抨击这种不思进取的风潮。每个人几乎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于是,观众开始在心理上接受导演所树立的更大的主体,相信自己如果接受导演安排给这个主体的思想、行为和各种规范之后,也能变成被社会、家庭所认同的爱普尔般的英雄。人们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按照影片所教化的那样,勇于改变,抓住机遇,成为冒险进取的主流人。

四、结语

影片中,在工商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里,人们安于现状,怯于冒险。目前,美国进入了经济危机、赤字危机的特殊历史时期,影片促使人们对美国超前的消费观念、赤字财政政策的自由经济和冒险文化进行拷问。

参考文献:

[1] 杨雯璃.影片《不忠》意识形态分析[J].商情,2010(14):159.

[2] 阿尔都塞.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616.

[3] 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7.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196-01

猜你喜欢

电影意识形态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