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女性记者群体性扩大对传媒业的影响
2016-02-28杨亮亮张思远
杨亮亮 于 红 张思远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试论女性记者群体性扩大对传媒业的影响
杨亮亮于红张思远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传媒业作为受众广大的社会交流中介,被人们密切关注着。身处其中的记者们,更是通过各种媒介产品直接影响着广大受众。由于女性记者群体的不断扩大,本文试图从社会的发展和媒体自身的发展两大方面,对其群体性扩大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析其对传媒业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记者;群体性扩大;职场优势
一、女记者数量大增,成为名副其实的“传媒半边天”
“女人,天生的信息传播者。”这句话放在过去或许还有贬义的成分,不过在今天,女性则是当之无愧的信息传播者。如今,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女性记者的身影。无论是日常的新闻报道还是突发事件,女性记者都成为了传媒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3年发布的消息中显示,在中国境内持有新闻记者证的25万余人中,女性比例已占到了44%。在2014年的中国新闻业年度调查报告中则显示,目前国内新闻从业者中的女性比例占到了51.5%,已经超过了男性。
另外,有相关调查曾显示,在一家同时拥有新媒体、党报和都市媒体的报业集团内,女性记者采编比例已经占到了51%,尤其在新媒体和都市类媒体中,女性记者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这个数。该调查结果还显示,在从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男女的对比中,女性记者从事新媒体的人数也高于男性。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女性不再总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主妇形象,也不再仅仅保持着传统的思想,她们可以在家庭外继续利用她们的优势,创造属于她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女性记者群体性扩大现象成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潮流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传统思想的束缚,她们开始走出庭院,随着社会的进步,寻求她们自己的人生。如今,你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看到女性的身影,尤其是在传媒行业。她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接纳。
(一)社会发展对女性记者群体性扩大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带给了人们衣食住行上的满足。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也使人们的自身安全、稳定生活有了保障。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女性也开始呼吁自由与平等。她们从深闺走向社会,接受高等教育,利用她们的特质,创造属于她们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在职场上崭露头角,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敢于与男性竞争,从而赢得了社会的肯定。
在传媒业方面,虽然女记者编辑从中国清末就已经存在,但在那个以男性为主的时代,她们的存在也只是凤毛麟角。当社会性别意识被大家普遍地接受以后,女性才大量地进入新闻职场。从那以后,女性记者在媒体中的表现越来越杰出。近几年的大量事实表明,女性记者已渐渐被新闻界整体地接受和认可。比如,近几年杰出的央视才女记者张泉灵、王小丫、“战地玫瑰”闾丘露薇等,作为新闻职场中的女性,她们充分发挥了女性的特质,使自己的优势在职场中更为突出。她们是社会进步促使女性脱颖而出,最典型的例子。
(二)媒体的发展对女性记者群体性扩大的带动
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传达时代信息的首要中介,媒体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中,这种发展,在无形中也带给了女性更多的发展空间。
1.纸媒中女性杂志的盛行对女性记者的增多的影响。“男性看报纸,女性看杂志”,女性杂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同时也是杂志媒介走向专业化、小型化传播的代表。女性杂志,是以提高女性文化品位、服务女性综合需求为使命而起源的。这种特殊的视角,促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开始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杂志工作之中,她们有的从事记者、有的担任编辑,在专属于她们的天地,创造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2.电视媒体对女性记者、主持人的需求。随着人们由对电视的接纳,到对电视的依赖,电视媒体开始拥有了更强大的传播功能。在电视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中,“电视主持人”这个职业也随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在我国,由于各个电视媒介间存在着不断升级的同业竞争,使得电视媒体想要出彩,就必须有着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栏目和与之相匹配的节目主持人。而电视新闻中的女记者和女主持人的增多,正是顺应这个趋势的产物。当电视媒体的管理高层开始意识到,女性的美丽形象可以获得高度的注意力、可盈利性和可娱乐性后,电视节目中便出现了诸如美女记者出境的增多和美女主持人盛行等现象。据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是冲着主持人的魅力才看节目的。栏目品牌和主持人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节目收视率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主持人的知名度,如,陈鲁豫的《鲁豫有约》和近期播出的谢娜的《娜就这么说》等节目。
3.新媒体的出现对女性话语权的构建。新媒体出现之前,在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时代,传媒业中的许多方面被男性所掌控,人们曾一度对其所传达的信息的中立性和客观性产生质疑。在此情况下,女性话语权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紧迫。无论对新闻业还是对普通大众而言,都急切地需要女性记者的声音。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低门槛和开发性,使得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时代,女性开始以新的视野看待世界,她们也有了新的空间和表达平台。慢慢地,一些有着独立的人格与思想的女性,开始将目光投入到自身的发展和广阔的社会空间上,她们先是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传达女性主义理念,然后再通过从事新闻业等,在公共领域发声,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三、女性记者群体性扩大对传媒业的影响
在女性记者的群体性扩大的过程中,她们自身的特点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视角,还让新闻作品更加贴合实际。无论是在媒介产品还是媒体的管理上,女性记者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女性特质使新闻作品更加优秀
女性所具备的感情细腻、体察入微和感觉敏锐等特点,和记者所须具备的特点都一一吻合,这就使得女性记者在新闻工作中占很大的优势,也使其作品更加优秀。其主要有以下两点:
1.女性记者特有的新闻敏感性。和男性记者相比,女性记者最大的优势,是她们可以捕捉到男性记者感知不到的信息,可以抓住新闻事件中很细小的环节,然后以此为线索,层层递进,从而拨开掩盖的迷雾,还原事实的真相。有人说,女性记者的视角总是很狭小,不如男性视角那么顾大局、有深度,但事实上,她们的视角往往是最真实、最直接的,她们所记录下的东西也是最具体和最细致的。而这些正是保证新闻的真实和新鲜的特征所需要的。
2.女性记者在采访中的亲和力和人文关怀。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和人打交道,或是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陌生人时,很快的拉近距离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女性记者就更有优势,她们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使得她们的采访和沟通能力都强于男性记者。此外,在体现人文关怀上,女性记者也明显优于男性记者。曾经有人问一位女性记者,她做新闻最关心什么?她回答:“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这就是一种回归人文价值观的立场的体现。女性的细腻感情和自然的亲和力,能激发最真实的东西。
(二)传媒业各部门中管理更加细致化
不同于之前的传媒业,如今的传媒业在女性记者越来越多的同时,在媒体的管理高层中,也出现了女性的身影。相对于男性团队而言,女性员工的情感更加细腻、看待问题时更关注细节,这就使得在管理女性员工时,必须要细致且富有人情味。管理层开始关注女性记者的生活和工作,面对女性记者的压力的多元化,媒体管理上也有着一定的应对策略:
首先,管理者为女性记者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工作条件,不再像以前一样把所有重大事件的采访权只交予男记者,而是开始为女记者提供广阔的舞台,让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女性的话语权也得以真正地获得了解放。
其次,在女性记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新闻报道的不公正,让女性记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各个用人单位也都对女性记者的理论和业务素质加强了培训的力度。无论是在培训中,还是日常的工作中,她们都在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着自己的知识素养,以更好的姿态去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
最后,媒体的管理层为女性记者建立了各项保障制度。与男性记者相比,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女性记者的双重角色都使她们受到了更大的压力。面对这些问题,有些新闻工作单位开始定期地对员工提供心理健康的培训和咨询,以此释放她们的心理压力。
四、结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媒体的不断进步,女性记者的群体性扩大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她们在传媒业创造的价值更是毋庸置疑的。在今后的发展中,传媒业和女性记者群体都要积极地思考,如何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发展;如何提高女性在媒体管理层的比例,增强女性记者对媒介内容的影响力,使她们的优势和自身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李琦.传媒与性别——女性媒介的传播社会学阐释[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4-97.
[2] 王慧敏.探析新闻报道的“她视角”[J].青年记者,2008 (21):75-76.
[3] 王晓斐.女性记者在出境采访报道中的优势和劣势[J].青春岁月,2015(15):141-142.
[4] 连丽敏.女性“话语权”与传媒学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7):241-242.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051-02
作者简介:杨亮亮(1991—),女,甘肃天水人,长春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一学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于红(1968—),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信息传播工程学院广播编导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张思远(1992—),女,河南新乡人,新闻与传播专业长春工业大学研一学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