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传播语境下传媒业的自我调适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传媒业语境媒介

刘 娜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沉浸式传播语境下传媒业的自我调适

刘娜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泛在新闻传播时代,新闻业态正在发生关涉到人类智慧化生存的深刻变革。良好媒介生态的建立与技术的更新间存在一种相互指引的关系,以VR技术为代表的沉浸式传播沉浸、交互、整合、影响的传播特色提升了媒介的综合效能。本文立足于沉浸式传播媒介语境下传媒业需自我调适的媒介现实,对媒介沉浸的技术逻辑、传媒业自我调适的媒介特色和传媒业的新闻自觉与美育进行了论述。作为技术存在、社会存在和观念存在的统一,沉浸式传播的媒介发力将助力于人与媒介间永续性共存模式的构建。

沉浸式传播;VR;媒介调适

沉浸式传播语境下,新旧媒体的区隔消弭于囊括既往所有传播模式和形态的沉浸传播中,整个社会场景的交往模式在渐次进行着,由互动传播向沉浸式传播的转变,同时也昭示着人与媒介关系的变革,即永续性共存模式构建的开始。

一、沉浸式传播的媒介特性解析

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合璧”织就而成的泛在网的现身,网络真正从虚拟走向现实。沉浸传播的模式正是建立在作为一种技术存在和观念存在的大数据泛在网媒介架构基础之上,将传播拓展到了整个人类的生活疆域。“沉浸传播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它是使一个人完全专注的、也完全专注于个人的动态定制的传播过程。”[1]在沉浸式传播语境中,社会个体同时活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里,本身即是媒介甚至环境的一部分,个体的工作方式和社交娱乐方式彼此嵌入,互为依托,最终使社会充分媒介化,环境和媒介融为一体。

沉浸传播是强大传播要素与技术要素集聚交集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性化媒介发展趋向使然。它利用尖端的媒介沉浸技术对信息加以时空同置式的展现,给体验者带来一种更加完整、全面的身体和心理感受,“使得人机交流中的个体能够越来越趋向于回到人的本原状态”,进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方式,即沉浸式传播。

二、媒介沉浸视域下传媒业自我调适的媒介特色解析

(一)VR:沉浸传播语境下媒介自我调适的技术尝试

沉浸式传播语境下,由于技术本身的破坏性和超越性,传播的概念发生了质的变革,阅读场景发生了受众与时空的同置奇景。当VR技术的采用使阅读新闻从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转换为沉浸式的身心体验时,传媒业的自我调适过程中最迫切的媒介行动即是技术层面的更新与接轨。在VR技术营造的人机界面上,机器与体验者的身体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互动感应关系,VR技术体验者以自然化的身体运动方式获得与自然状态下几乎相同的、身临其境的身体感受并产生相应的肢体反应。作为营造三维虚拟环境的信息集成技术系统,VR创造出了符合媒介生态发展趋向的仿真世界。

(二)互动虚拟叙事:沉浸式媒介叙事的现实转向

沉浸式传播的特色在于,创造了一个超越时空藩篱同时又具有身体在场特性的媒介形态,沉浸传播模式沉浸、交互、整合、影响的传播特色也带来了传播叙事形态的变革。在沉浸式传播的媒介语境中,传统集中的叙事方式在媒介去中心化的过程中被更开放、多元的双向互动传播所置换,受众倾向于选择将信息或故事内容通过技术呈现在现实世界,媒介叙事场地开始向现实场景转移。互动虚拟叙事可以让受众深入最难以获知信息的地区,获得新闻和故事,当新闻与VR技术对接,受众观看新闻的视角就由第三人称转换为了第一人称。虚拟仿真影像的呈现增强了受众的沉浸感与互动感,从而引导受众深度地融入媒介的交互叙事与虚拟现实的呈现中。

(三)沉浸传播营销新模式:直接为赞助商定制内容

随着技术及创意对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人类经济实体与受众的关系也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中重构。沉浸式传播语境下,传媒机构的商业营销与创作显现出了借助于媒介虚拟的互动叙事手段,直接为赞助商定制内容的媒介特色。利用沉浸式传播中受众身心联动的媒介沉浸,传媒可以将商业客户的品牌意图完整地投放到受众的沉浸情境之中,在受众心智高度投入的沉浸式阅读中实现特定的商业目标。2015年,《纽约时报》集团推出的虚拟现实影片其中有两段是由GE和MINI赞助拍摄的。在MINI赞助的Real Memories视频的开端,两位主角坐在MINI车中,透过VR技术的呈现,受众有了体验车的内部细节和挑选更多有效信息的机会。新技术的尝试提升了品牌的形象,VR技术更加丰富的细节和画面呈现为受众提供了更具沉浸感的媒介体验,成为提升广告客户黏性的有力保证。沉浸传播将会成为媒体营销的全新着力点。

三、沉浸式传播语境下媒介的新闻自觉与美育探讨

信息在任何社会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正如波斯特所说:“信息保存和传输的每一种方法,都深深地交织在构成一个社会的诸种关系的网络中。”[2]在沉浸传播语境下,以人为偏向的泛在文明时代的文化战争不仅仅在于意义“内爆”的发生,在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动重构进程中,传媒机构应该保持怎样的新闻自觉也是时代性的问题。媒介的转型应伴随着人的转型。在发现信息之美的进程中,我们常常遗漏了很重要的一方面——对人性的考量。在媒介融合并自我调适的进程中,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最重要的还是实力锻造与展现。

2016年VR技术盛行的媒介环境下,新闻业发展的节点早已显现,强大的数字呈现形式,从业人员自身日益繁复的角色冲突,因社会审美异化顺延而至的审美坚守与畸变间的媒介“巷战”……这一切都在考验着新闻从业者的新闻自觉度与美育的积淀。在一个彼此连接越来越紧密且越来越复杂的媒体生态中,保持新闻人的从容、创新与执着,成为优秀的新闻生产商在沉浸式传播语境下自我调适的着力点。

四、结语

在沉浸式传播语境下,新闻业的重塑将超出我们的想象。面对技术与人性趋同性加剧的媒介现实,传媒业的自我调适需要在适应技术逻辑的基础之上提升自身的媒介自觉,以非物质流动的节拍塑造社会的公共意义空间,发挥良性、健康的传播力,营造清朗的媒介生态。

[1] 阿芒·马特拉.传播的世界化[M].朱振明,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

[2] 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7:15.

G206

A

1674-8883(2016)13-0277-01

刘娜(198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传媒业语境媒介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欧洲传媒系统面面观之瑞士传媒业图景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广播电视传媒业在新媒体影响下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措施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
移动互联网给传媒业服务业带来深刻变化 新时空 新业态 新互联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