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6-0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互联网

张 祎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互联网时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祎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摘 要:互联网时代,文化园区的建设、传播都在互联网的思维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梳理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并从经营模式、OTO、产业融合三个角度整理未来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并据此结合河北省资源现状对河北省文化园区建设提出若干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

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改变着所有行业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因此进入了3.0时代,园区的规模、品牌、服务也都相应转变。本文从当今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出发,总结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在这场变革中的现状,并根据“新常态”的形势下的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文化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最终回归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互联网+”政策导向下的具体落实方法。

1 互联网时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1.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量众多和类型丰富

当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全国区域内数量众多,但多数大型的文化创意园区主要集中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园区的主要类型分为以下四大类:一是依托旧厂房为区位建立的都市型园区,以北京酒仙桥798创意工厂和上海泰康路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为代表,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利用现有建筑创造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将历史文化财产与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想结合;二是以大学为依托的科研型园区,其中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和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最为著名;三是以传统特色文化区域、村庄为特色的休闲娱乐型园区,如深圳特区郊边龙岗区布吉镇的大芬油画村和四川德阳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四是以开发区为依托的产业型、混合型园区,如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香港数码港,结合园区内的优势产业,形成文化产业链条。

1.2 海外文化园区的建设发展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中资企业的海外建设产业园区正以据点式扩张、规模化建设和多样化合作的模式发展,一些文化企业在美国、韩国等地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吸收了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互联网方面发展的经验教训。这些海外园区都将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平台。

2 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方向

2.1 “互联网+”金融开启园区经营新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将会发生重大改变。这种改变集中在两个方面。

2.1.1 众筹模式为文化园区融资

自2014年起,众筹成为国内热门概念以及互联网金融新方式,随着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各种鼓励与政策支持,构建“众创空间”的创业服务平台,类似“团购模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募集资金形式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成为园区融资新的载体与形式。2014年4月,“中国创谷”众筹文化园揭牌,为国内首家以众筹模式募得园区启动资金的园区。

2.1.2 互联网金融成为园区资本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热潮下,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文化产业园区与金融的结合更加紧密,更多的金融产品融入到文化产业区的服务中去,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金融在文化园区设点,以智能化方式为文化园区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效服务;二是银行、金融机构与园区之间将通过授信、融资等方面提供的支持,这种深度的全面的金融合作,更好地改善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环境。

2.2 OTO:线上虚拟文化创意园区的快速发展

在移动互联的新时代,实体的园区建设与虚拟的园区建设完美融合,成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文化产业园区的线上、线下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形成园区OTO相结合的产业服务平台,其中包括投资融资平台、信息咨询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等,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吸引海内外更多的文化产业资源集聚;二是建立园区自身的虚拟平台,或与门户网站合作设置虚拟园区板块。

2.3 文化创意园区的多元化融合新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多元化融合,是互联网3.0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第3个发展趋势。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新型农业的融合。

在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方面。我国北、上、广、深几个一线城市都已经出现有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文化产业园区。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园区建设已经逐渐由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过渡到与城市文化与创意城市相融合的第三个阶段,出现了798创意工厂等具有代表性创意园区。

在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融合方面,多数园区的设立体现在利用老建筑和老厂房进行改造,形成特色体验型商业街区中。随着电商日益发展,受众消费习惯的日益改变,商场为减少自身的运营压力,日益与更具有游玩型的空间相融合。例如,台北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将购物、娱乐和休闲相统一,形成独具自身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销售空间。

在与农业融合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步伐日益提升,农业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很多城市将周边村庄改造为具有观赏性的集合生产、生态、生活于一身的新型农业文化综合区。

3 互联网时代下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互联网+”的结合

在互联网时代下,河北省文化园区的建设在吸收“互联网+”的概念中应该从两个层面深层次、多角度的把握两者间的关系,以此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深度融合,带动河北省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

3.1 将“互联网+”从硬件上引入河北省文创园区

3.1.1 引入互联网类型企业和引进互联网类设备

抢抓“互联网+”历史机遇,河北省建设互联网主题文化创意园区,应多引进互联网类服务型企业,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基础,搭建互联网产业发展平台,引领河北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另外,完善园区相关互联网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今文化园区科技水平,为园区入驻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3.1.2 “互联网+”河北省特色资源

河北省特色资源众多,尤其突出的为文化资源、特色农产品,但两者的发展并不理想。在互联网+的思维下,应该充分利用政策给予的支持,建设有专门产业园区,将历史文化、农业产品、文化特色三者相融合,打造集游览、观光、休闲和商业于一身的文化园区,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的思维也适用于基于高校的科研型文化园区打造上。例如,保定、石家庄两市地理位置相近且高校密集,适宜打造一座科研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给予校企合作的平台以及学生实践的基地。

3.2 将“互联网+”从软件上引入河北省文创园区

如同前文提到的模拟互联网园区,在河北省文化园区的建设中,应该重视园区线上的建设加入科技手段。像是北京首都博物馆的展品旁都贴有二维码,观众只需扫描一下,便可在手机上了解文物的全部信息。建立相关网站,让受众在任何地方都可360°了解园区。同样的“互联网+”科技手段也应该用于品牌的传播策略中,以此增强品牌传播的互动性、多样性、广泛性。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杨吉.起底“互联网思维”[J].传媒评论,2014(5).

注:文章根据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中国国际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与设计方案》调研情况撰写,该项目凝结所有小组成员的努力,再次感谢小组成员王雪静、张缇、王慧敏、谭瑶、卓越。

作者简介:张祎(1991-),河北大学2013级传播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学。

基金项目: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互联网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