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新形态对高校主持人培养模式的冲击

2016-0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主持人创新

张 奥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电视节目新形态对高校主持人培养模式的冲击

张奥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摘 要:如今的电视传媒行业发展十分迅速,节目形态也越来越多。应变能力强,有个性而富有人格魅力和幽默感的主持人市场需求越来越广阔。然而,现今高校的主持人培养模式已很难满足各种新兴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因此,对如今高校主持人传统培养模式的探讨和改变迫在眉睫。

关键词:电视节目新形态;培养模式;主持人;创新

1 电视节目概述

电视在20世纪横空出世,使人类社会和生活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电视节目形态的界定,各界人士有不同看法。主要的观点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是指“电视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1];另一种观点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是指“节目的主要安排形式”[2]。总的来说,电视节目形态的界定在国内各界学者中尚无明确定论。

“电视节目容量的大小、内容的去向以及受众的需求影响着、制约着电视节目形态。电视节目形态的差异,反映了不同节目的本属性质,及其不同的外延和内涵。”[3]

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在国内已发展成一个怪圈。从国外电视节目形态不断创新,演绎出更多、更好、更加完善、受众面更加广泛的新节目,再由国内电视台买下制作权,不断引进、不断模仿,最后做出所谓的“新节目”。

“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之风气始于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购买国外节目版权。”[4]最近这些年推出的许多“新节目”中,都不难发现国外电视节目形态的影子。如《中国好声音》对《荷兰好声音》,《我们相爱吧》对《我们结婚了》,《奔跑吧兄弟》对《Running Man》,《爸爸去哪儿》对《爸爸!我们去哪儿?》的模仿等。其中,有些节目甚至节目形态基本相同,大部分内容直接生搬硬套,毫无创新,只是节目嘉宾变成了国人而已。引进对象,也从早些年的欧美变成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对日韩的引进。

电视节目的形态创新需要我们国内的电视人冲破传统桎梏,大胆创新走出新道路。这是一条艰苦的探索之路,也是国内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必经之路。

2 高校主持人培养模式概述

在这个传媒业飞快发展的年代,节目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多,传媒行业对主持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

主持人专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各大高校已颇具规模,主要还是以正规高校全日制培养为主,以下为几大学派或模式。

综合性大学培养模式:这些较早设立此专业的学校,有相对身后的理论研究背景,更加注重新闻传播理论教学和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培养。

现在,全国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专137所,本科院校有64所。但是,其中有一些学校并不具备合格的教学条件。两百多所学校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了无数播音人,然而,最终能从事播音行业的人却屈指可数,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思考。

“广院模式:历史悠久,师资雄厚,专业学术性强。从播音员培养起步带动主持人培养,在语言艺术和语言技巧上成就卓越。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术排名位居全国榜首。”[5]

上戏模式:上海戏剧学院是影视类艺术院校中设立播音专业较早的学校,以实务派和实践派为代表,侧重表演艺术与电视艺术结合。很多著名的主持人都是上海戏剧学院培养出来的,如中央电视台的董卿、中央电视的台雄熊、上海广电的吉雪萍等。

3 电视节目新形态对高校主持人培养模式的冲击

在这个不断创新的时代,电视节目对主持人的标准也在不断“创新”。相对以前主持人最注重的普通话,现在对主持人则更为注重的是包括外在形象、文化内涵、应变能力、掌控现场节奏气氛等全方位的自身素养和能力。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也不简单表现为外表、服装等因素,更要看重节目主持人的即兴表达和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节目主持人良好的职业形象能给受众以引导、教育作用。

知识含量是一个主持人内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是一个给人以引导和教育作用的形象,传播出来的东西至关重要。如果说一个主持人对自己所讲述的东西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就不可能完美地表达出问题的中心思想,也可能会给观众带来曲解含义。一个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是内在形象塑造的重要部分。他们的主持风格和个性也决定了观众对他们的喜爱程度。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主持风格,就好像说起陈鲁豫大家就想到了知性,说起孟非大家就想到了睿智。这种词语也正是人们对他们主持风格和个性深入人心的认可。同样,一个人的气质也是主持人内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如果让陈鲁豫来主持《新闻联播》,让华少来主持《走进科学》,让康辉来主持《康熙来了》,他们可能不会取得今天所达到的成就。所以说,一个主持人要想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取得成功,就要找好自身定位,了解自身的气质特征,从而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节目。

在播音或节目主持过程中,更要提前想到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和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对这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未雨绸缪。同时,作为主持人应深入了解群众,深入群众,或者站在群众角度换位思考,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了解他们的善恶喜好,从而在节目中能更好地针对观众喜好避免一些观众嘉宾敏感话题,从而保证节目流畅和节目质量,以更好的优势立足。

对国内的播音主持艺术这门专业课程来说,相对“播音”与“主持”,大多数高校都过于注重“播音”,把对语言声音的功力锤炼摆在了首位,而忽略了“主持”的重要性。本人认为,播音与主持其实是不同的体系,要做到突出主持人特质的培养和教育,应把播音与主持艺术一分为二来看待。新闻类节目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播音,一个优秀的新闻类主持人总能用最标准的腔调,清楚表述出新闻内容,让每个观众都清楚地知道新闻的内容。目前的电视节目形态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节目内容,让更多节目更加注重“主持”方面的表现。节目主持人利用自己的主持功底,掌握和把控现场观众、气氛和节奏,让每个嘉宾和观众都能完全投入到节目中,带给观众最好的观看体验。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无疑对高校分类培养播音员和主持人的需求更加迫切。

参考文献:

[1]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J].声屏世界,2005(8).

[2]程德安.媒介知识产权[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宝国.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

[4]宋金铭,王洋.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5]张舰心.创新型广电主持人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4).

作者简介:张奥(1992-),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主持人创新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