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的演进
——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2016-02-28郭本禹
丁 飞 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术语的演进
——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丁飞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当代精神分析的术语学已经发生一场变化,以往经典术语的地位正逐渐被新术语所取代。最典型的例子是认同、付诸行动、压抑、分裂等概念的重要性被认可、扮演、解离等相似概念所盖过。术语是理论的工具,这种术语的演进体现的是精神分析学科理论的发展趋势,其理论重点由个体心理转向关系心理。
精神分析;术语;演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所依据的术语,在相当程度上,术语反映了其所属学科具有的特质、深度与广度。精神分析学的术语向来以其对人类心理特有的敏感度而为人称道,又具有浓厚的心理物理学色彩,这也是它被称为“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s)的原因之一。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的过程。在精神分析长达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术语根据需要被创造出来,它们的命运与其创造者的理论思想一样,经历着扩展、巅峰与衰落的发展规律。随着理论风向的转移和思想观念的变迁,精神分析学的总体发展趋势使其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对术语着手改造。于是,许多曾经流行并广泛使用的经典术语慢慢地卸下盛装,逐渐为新术语所取代。当今的精神分析学已在术语上发生了一次更新换代,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术语的演进:认同(identification)向认可(recognition)的演进,付诸行动(acting out)向扮演(enactment)的演进,压抑(repression)及分裂(splitting)向解离(dissociation)的演进。这三种主要术语的演进反映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趋势。
1 认同和认可
1.1认同
认同是指一种指向别人的外观、特征、属性等的模仿,全部或部分地与其“同化”的心理改变过程。弗洛伊德认为,认同在个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正是通过对父母的认同才得以克服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逐渐习得社会道德规范,发展出超我。有时认同也可作为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认同崇拜的他人以提高自身的价值感,并减缓自卑感对自我的压力。认同不仅对个体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个体常用的一种防御机制。在精神分析的语境中,认同是个体最基本的一种心理机制,涉及个体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
由于认同概念的普遍适用性与有效性,理论家们根据自身的理论偏好,在其基础上衍生创造了许多子概念,许多精神分析师都在认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用以表述新观点。因此,认同概念有多种子集。例如,根据起源,可分为原发性认同与继发性认同,后者即内投;根据认同的程度,可以分为全部认同与部分认同;根据对象,可分为对父母的认同、对分析师的认同以及对攻击者的认同(Meissner,1970);克莱因将投射与认同相结合,创造了客体关系学派的重要术语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反认同与伪认同,一致性认同与互补性认同、粘附性认同(Sandler,1987)。
从认同概念在精神分析术语中的出现频率可以看出,认同是精神分析学中的核心术语,无论是古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还是客体关系学派,认同及其衍生的子概念都牢牢占据着其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的一席之地。认同概念涉及个体的成熟发展、生活方式与分析咨询这三个主要过程,它是精神分析师解释个体心理及行为的强有力的概念。
1.2认可
认可指的是使自体的感情、意图与行为变得有意义的来自他人的回应,它以一种实在的方式使自体认识到自身的能动性(agency)与原动性(authorship),但是这种认可只能来自于一个自身能够认同的人,一个有其自主权的他人。即要获得他人认可,必须先认可他人。
认可的意义涉及人类存在与交往的条件与情况。在本杰明(Jessica Benjamin)看来,在两个个体相遇并互动时,双边关系往往包含着自我主张(self-assertion)与相互认可(mutual recognition)之间的张力,主张与认可构成了一个微妙平衡的两极。然而这一平衡是很难维持的,对认可的需求产生了一个悖论(Benjamin,1988)。阿隆(Lewis Aron)指出,个体与他人都具有主客体两种身份,他(她)不仅是一个有其行动自主性的主体,也是一个被其他人所观察的客体(Aron,1996b)。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认为,在西方文化中,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需要被另一个人类主体认可为主体。个体在表达自身主体性与寻求他人认可的依赖性之间存在着一股深刻而持续的张力(Mitchell,2000)。
当代精神分析已由以往的强调单独个体转为重视人际互动,认可作为两个个体间展开平等的互动交流的必要前提,不仅涉及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活动,还是分析咨询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认可概念还是当代精神分析另一关键概念“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前置概念,因为只有个体在相互认可过程中获得并维持着自身的主体性、肯定并保持着他人的主体性,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主体间性的互动。因此,认可概念是强调互动交流的当代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
1.3从认同到认可
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认同是个体向另一对象的模仿学习,而认可是指个体对另一对象的承认肯定。前者是一种主从关系,而后者是一种平等关系。进行认同者较弱、较幼稚,而被认同者则较强、较成熟,认同过程是一种单向的学习过程,进行认同者从被认同者处获得知识、品质、力量,而被认同者一无所获。相比之下,认可是一种相互性质的过程,个体需要对方的认可,同时对方也亟需己方的认可,认可者与被认可者在此过程中是平等互惠的。
在当代精神分析界,认可概念正逐渐取代认同概念在术语中的地位。不仅如此,新概念还在逐步渗透到理论家们对旧概念的理解中,“认同”的定义也开始被建构得以“认可”为前提:以“认可”为基础的认同,即个体向另一者的模仿必须建立在对其认可的基础上。这种变化不仅说明精神分析理论在关系认知上的转变,还说明它在治疗理念上的转变。认同需要个体改变原有的个性,接受另一者的特质,而认可则无需个体放弃原有个性,只需在此基础上做到不唯我独尊、排斥异己,便有望收获他人肯定的回馈。落实到分析情境上,分析师的角色已由以往偏重说教的权威,改变为一种协商交流的同伴。
2 付诸行动和扮演
2.1付诸行动
付诸行动是精神分析早期的术语之一。其定义是:通过行动而不是言语的方式,释放带有冲突的心理内容。然而,付诸行动虽然是对过去经验的一种重复,但它是一种潜意识性质的重复,来访者以行动而非言语的方式来表现其潜意识内容,但其本人并未在意识层面知晓付诸行动中的真实含义。因此,付诸行动被认为是一种阻抗,或者说是一种不充分、不恰当的行为(Mijolla,2005,pp.10-11)。
就该术语的意义而言,付诸行动的概念是从反面说明早期精神分析理论的“轻行动重言语”倾向。因为早期精神分析强调分析治疗是一种言语治疗,主张言语是比行动更高级的行为,言语的心理加工水平更高、距离意识状态更近。因此,付诸行动虽然能为分析师提供关于来访者潜意识心理内容的有效信息,但也是分析师应该避免的,因其不够完善。
2.2扮演
“扮演”是当代精神分析界一个新出现的流行术语。简而言之,扮演指的是在每个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持续潜意识过程;或者说是治疗中的一个潜意识移情-反移情维度,在该维度中那些不能表现的和还未表现的早期经验得以展现出来,并且可被用于分析(Katz,2013)。
最早提出扮演概念的是雅各布斯(Theodore Jacobs),他在1986年的论文《论反移情扮演》(Jacobs,1986)中首次将“扮演”作为术语使用,之后获得了其他理论家的响应,该术语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虽然关于扮演的概念定义曾有过争议,但理论家们还是达成了以下共识:扮演是普遍存在且无法避免的,来访者或分析师都有可能促成扮演;扮演来源于来访者与分析师双方的潜意识资源;扮演既可以是短暂、个别的时刻,也可以是持久或多次的时期,扮演所采取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沉默的克制、退缩,也可以是具有戏剧性的身体活动;扮演是一种双方互动的情境,通过该情境可以观察分析师与来访者双方的潜意识意义;当扮演被注意到并上升到意识层面时,那些由分析双方相互默认达成的潜意识协定所忽略掉的潜意识心理生活,就可以浮出水面(Johan,1992)。
卡茨(Gil Katz)主张,“扮演”是分析过程的一种维度,同时包含外显行为与内隐过程。他对“分析过程的扮演维度”的定义是:“一个潜意识的、动态演变的移情-反移情过程,它对于每对分析二元来说都是独特的,也是精神分析的治疗行动所必需的。”(Katz,2013,p.20)具体地说,在所有治疗过程中,来访者的早期创伤、冲突和已成形的客体关系,它们都不可避免地会在无意中以一种新形式在分析二元的情境中创造出来。这种创造物会随着时间而演变,有时甚至要花费数年,才会在潜意识决定的有意义时刻中以言语形式表现出来,并使双方能够对其进行反省与分析。上述的这一过程就是分析过程的扮演维度。因此分析过程由两个相互交织的维度所构成:一是言语形式的维度,包括自由联想、自体反省、梦的分析、解释等等;二是扮演维度,在该维度中持续地发生着非言语形式的交流和潜意识经验、解离经验的无意实现。
2.3从付诸行动到扮演
从定义上看,两个概念有些许相似,它们都是关于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对一种早期经验的重复。不过雅各布斯特别注明,扮演和付诸行动的区别在于:扮演指的是微妙的人际活动,而不是那些明显或冲动的行为;而且扮演还可以指代那些技术上完全正确的分析过程中也会发生的活动。例如,扮演的产生可能并不通过分析师的任何行动,而暗含于他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对雅各布斯来说,扮演是一种双向的影响过程,来访者和分析师都在潜意识地扮演着微妙的移情-反移情互动的角色,它涉及来访者与分析师之间的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流,既包括躯体与情绪的反应,也包括非言语方式的反应(Jacobs,1991)。实际上,随着术语扮演的出现与广泛使用,它逐渐取代了付诸行动,因为前者是一种可被分析的材料,而后者则带有贬义,代表着来访者需要被劝服停止的行为,以便“正确的”分析能够继续进行(Wachtel,2008,pp.235-236)。
“扮演”作为一个新兴术语迅速得到广泛响应与使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先天缺陷”——强调孤立个体而忽略互动,传统精神分析的术语往往都是单向性的,双方互动被排除在外。20世纪80年代,精神分析界注意到互动的重要性,而已有的术语库并没有贴切词语能够用来表述两者间互动的微妙过程,因此新术语“扮演”就为填补这一空白应运而生。
3 压抑、分裂和解离
3.1压抑与分裂
压抑是传统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其定义是指个体将某种欲望、意念、情感、创伤经历压抑到潜意识内。压抑是一种重要的、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压抑是最有效、也最危险的防御机制,它还经常与其他防御机制被结合着使用(Freud,1966)。
分裂是客体关系学派青睐使用的概念。其主要定义是一种防御机制,个体在心理中将某个客体或对象由整体拆分为若干部分,并对各部分区别对待。克莱因认为,人类个体发展自两种心态:偏执-分裂样心态与抑郁样心态。当个体处于偏执-分裂样心态时,主导的防御机制是分裂。它是一种在幻想中发生的行为,可用于把属于整体的事物分开。(王国芳,吕英军,2011,pp.118-120)分裂也是费尔贝恩的核心概念,他不仅提出分裂样心态是一种最基本的心态,而且认为分裂是一种结构上的防御机制,在内心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客体的分裂和自我的分裂。由于分裂机制在形成内心结构中的核心作用,他据此认为,内心中最基本的心态必定是分裂样心态(徐萍萍,王艳萍,郭本禹,2010,pp.58-67)。
不论是压抑还是分裂,虽然它们是不同的防御机制,但就其作用而言却是相同的,用于防御来自内部或外部的焦虑与不快。它们都代表着早期与中期精神分析思想对个体自我的强调。
3.2解离
解离是一个具有复杂性与悖论性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术语解离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而是在理论上与临床上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时在理论与临床两方面又有着部分程度重叠的现象集合。”(Wachtel,2008,p.143)豪厄尔(Elizabeth F.Howell)认为,解离指的是:“正常情况下相互连接的经验领域之间的分离。”(Howell,2011,p.35)普特南(Frank W.Putnam)也说过,“解离代表了将观念、信息、情感与经验加以整合的失败。”(Putnam,1989,p.19)此外,阿隆(Aron & Anderson,1998)、哈里斯(Adrienne Harris)(Harris,2009)、斯特恩(Donnel Stern)(Stern,2003)等人也在各自理论中对解离概念给出过定义,其基本含义与上述两者相同,只是在描述领域与细节部分有所不同。
关于该概念的复杂性与悖论性,豪厄尔对其做了详细说明:(1)解离指的是一种解离性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各自体状态被严格地分割开。(2)解离既是适应性(adaptive)的,也是适应不良(maladaptive)的;既是动词,也是名词;它既是因,也是果。(3)解离既是一种对抗痛苦情感与记忆的心理防御反应,也是对直接危险的机体反应与自动反应。(4)解离既可看做是分类性的,即只有特定类型的个体具有该现象或过程,也可被看做是普遍性的,即所有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该现象或过程。(5)解离既是持续发生的,又是意向性的(Howell,2011,p.35)。简而言之,解离包含两大性质。第一,解离是一种解离性结构;第二,它是一种解离性过程。
当代理论家指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以解离机制来应对过分强烈的刺激或创伤体验,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内部也时常会出现正常、健康的解离以处理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经验,解离是个体的主要防御机制与心理机制,个体的内心结构是一种解离型结构,在解离结构上形成多种自体状态面对外部世界与自身的不同要求。
解离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术语或概念,它早在精神分析学诞生之前就已引起精神病学界的注意,并在精神分析运动的初期赢得弗洛伊德的关注,但是随着理论重心往心理结构方向的偏移,它又被忽视长达数十年。随着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新发展,解离概念所蕴含的丰富心理学意义与病理学意义又重新引起了理论家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它的研究也深刻地改变了精神分析理论。
3.3从压抑、分裂到解离
传统精神分析强调压抑机制对形成神经症的影响,客体关系学派重视分裂机制对个体形成内心结构以及性格的重要性,当代精神分析则提出解离概念对同样现象进行解释,其同时包含压抑与分裂这两大机制的效用。
传统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学派都强调一种整体性,健康个体的心理结构是整体的、统一的,而当个体进行压抑或分裂时,整个内心结构就会由于不够清晰或不够统和而失去平衡,导致个体陷入病态。而当代精神分析则强调多样性,无论个体是病态还是健康,其心理结构都是解离型的,日常交往过程几乎必然引发解离,个体因而表现出人格的多种侧面、多种行为方式与关系模式,判断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关键在于解离的恰当性和适应性。术语从强调整体性到多样性的转变,这体现出精神分析理论深受后现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再认为真理是绝对的、唯一的,而是相对的、多元的。
4 术语演进的实质
当代精神分析所出现的这种术语演进不是一种偶然。术语演进的实质反映的是精神分析理论整体发生的巨大转变,关于这种转变已有多位理论家进行了阐述:理论模型从驱力模型向关系模型的发展(Mitchell,1988),元心理学从单人心理学向双人心理学的发展(Aron,1996a),认识论基础从客观主义向建构主义的发展(Hoffman,1998)。
从精神分析的理论思想进行回顾,此前的精神分析运动看重个体心理,主要是来访者个人的心理内容与心理活动,而忽视个体的人际过程,忽略了个体交往的对象、客体、他者。反映在术语层面,无论是认同、付诸行动、压抑、分裂,还是投射、幻想、内化,这些术语都指向一个单独的施动者与主体——来访者,这些术语几乎都是单人的、单向的,不预期反馈与回应。即便有作为对象/客体的第二个人的存在,如宣泄、投注、移情,他们的作用也是微弱的,只是一个被动接受者或宾语,焦点仍集中于作为主语的单独个体——来访者。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发生范式转移,理论家们越来越重视人际互动的作用,强调交往过程中的人,以往的术语显得有些过时与不合时宜了。于是理论家们开始行动,他们一方面进行旧术语的改造,例如将移情与反移情联用,用以表示来访者与分析师之间的情感互动;另一方面,他们创造并发掘适合描述分析情境的新术语,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于实践。于是便有了认可、扮演、解离等概念的兴起与流行,它们很好地反映了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重点。术语演进的实质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焦点由单独个体的个体性与整体性转向关系个体的互动性与多样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术语的演进并不意味着旧术语的完全消失,当代精神分析理论旨在整合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两方面要素,旧术语在描述个体心理方面卓有成效,仍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在强调关系互动的同时,也仍然需要旧术语在个体心理方面的补充。因此,旧术语只是退居次席,而非完全淘汰。
王国芳,吕英军.(2011).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克莱因和拜昂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徐萍萍,王艳萍,郭本禹.(2010).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费尔贝恩、巴林特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Aron,L.(1996a).Ameetingofminds:Mutualityinpsychoanalysis.Hillsdale,NJ:Analytic Press.
Aron,L.(1996b).Symposium on the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psychoanalysis:Introduction.PsychoanalyticDialogues,6(5),591-597.
Aron,L.,& Anderson,F.S.(1998).Relationalperspectivesonthebody.Hillsdale,NJ:Analytic Press.
Benjamin,J.(1988).Thebondsoflove:Psychoanalysis,feminismandtheproblemofdomination.New York:Pantheon.
Freud,A.(1966).EgoandtheMechanismsofDefense.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Inc.
Harris,A.(2009).GenderasSoftAssembly.New York:Routledge.
Hoffman,I.(1998).RitualandSpontaneityinthePsychoanalyticProcess:ADialectical-ConstructivistView.Hillsdale,NJ:The Analytic Press.
Howell,E.(2011).UnderstandingandTreating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ARelationalApproach.New York:Routledge.
Jacobs,T.J.(1986).On countertransference enactments.JournaloftheAmericanPsychoanalyticAssociation,34(2),289-307.
Jacobs,T.J.(1991).TheUseoftheSelf.Madison,CT: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Johan,M.(1992).Panel report:Enactments in psychoanalysis.JournaloftheAmericanPsychoanalyticAssociation,40(3),827-841.
Katz,G.(2013).ThePlayWithinthePlay:TheEnactedDimensionofPsychoanalyticProcess.New York:Routledge.
Meissner,W.W.(1970).Notes on identification I.Origins in Freud.PsychoanalyticQuarterly,39(4),563-589.
Mijolla,A.(2005).InternationalDictionaryofPsychoanalysis.MacMillan Reference USA.
Mitchell,S.(1988).RelationalConceptsinPsychoanalysi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tchell,S.(2000).Relationality:FromAttachmenttoIntersubjectivity.Hillsdale,NJ:The Analytic Press.
Putnam,F.W.(1989).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New York:Guilford Press.
Sandler,J.(1987).Projection,Identification,ProjectiveIdentification.Madison,Connecticut: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Inc.
Stern,D.B.(2003).UnformulatedExperience:FromdissociationtoimaginationinPsychoanalysis.New York:Psychology Press.
Wachtel,P.(2008).RelationalTheoryandthePracticeofPsychotherapy.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The Evolution of Termi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tic Theories
Ding FeiGuo Benyu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Psychology,Nanjing 210097)
The terminology of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have gone through a change,the position of former classic terms are replaced by new terms gradully.The typical examples are the concepts such as identification,acting out,repression and splitting,their importance are superseded by new concepts such as recognition,enactment and dissociation.Terms are the tools of theories,this evolution of psychoanalytic terminology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psychoanalytic theories,their emphasis have turned from individual psychology to relational psychology.
psychoanalysis;terms;evolution
B8409
A
1003-5184(2016)04-02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