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防御机制及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2013-12-06韦耀阳杨曹芬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回归系数人际

韦耀阳 杨曹芬

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是人格结构中有机的、稳定的组成部分[1]。防御机制的使用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挫折反应,又可以看作是应激策略;它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2]。安娜·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方式或手段,借助于它,自我可以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从而调节内部的冲突,协调自我与外界现实之间的关系[3]。人际信任是从交往信用和交往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安全感、可靠感,是人际交往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罗推尔认为人际信任程度高的个体很少有内心冲突、精神失常或顺应不良,他愿意结识朋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4]。我国大学生的防御机制总体上比较成熟,一般采用升华、压抑、幽默等成熟的防御机制,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好幻想、容易否认、喜欢期望等特点,并过多的使用破坏性心理防御机制(退化、潜抑、转移、转换等)。目前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和防御方式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意在探讨大学生的防御机制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以及其作用机制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湖北师范学院全日制本科生中,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1份,有效回收率为96.8%。其中,男273人,女308人,大一至大四分别为146人、155人、155人、125人。

1.2 研究工具

1.2.1 防御方式问卷(DSQ)由 Bond(加拿大)于1983年编制的一种自评问卷,本研究选用1989年修订而成的问卷(由天津医学院的路教跃博士翻译和修订)。DSQ共包括88个项目,24个条目4个因子。此问卷在国内经测试修订,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目前国内外尚无常模,重测信度在0.7以上,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9[5]。

1.2.2 人际信任量表(ITS)由RotterJ.B制定,用来预测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陈述的可靠性的估计。本量表有两个因子:其一是对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任,其二是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量表共25个项目,采用5分对称评分法,1(完全同意)~5分(完全不同意),量表总分从25分(信任程度最高)到125分(信任程度最低)。其中13道题为反向计分。本量表Cranach’sα 系数为 0.9136,重测信度系数为 0.784(P<0.01),结构效度及效标效度指标达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作为我国心理学研究人际信任的有效工具[6]。

1.3 施测方式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利用学生自习的时间,进行测试,问卷当场回收,施测时间大约为30 mi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防御机制及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4种不同类型的防御机制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关系,人际信任水平与成熟型、中间型、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0.22、-0.13、-0.27。结果显示,防御机制的4个维度与人际信任都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对大学生常用的几种防御方式与人际信任水平进行相关分析,人际信任水平与升华、期望、压抑、幻想、解除、回避、制止、假利他关系系数分别为-0.02、-0.24、-0.11、-0.09、-0.14、-0.17、-0.17、-0.10。结果显示大学生常用的几种防御方式与人际信任水平之间存在不同程度显著的负相关(P<0.01)。

2.2 人际信任对大学生防御机制预测的回归分析以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为自变量,以人际信任为因变量,采用全部纳入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种心理防御机制都进入了回归方程,解释人际信任10.6%的变异。其中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对人际信任回归系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对人际信任的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大学生防御机制预测人际信任水平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与人际信任水平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越多采用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和掩饰,人际信任度越低。大学生常用的升华、期望、压抑、幻想、解除、回避、制止和假性利他等具体防御机制方式的使用与人际信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原因可能因为在于人际信任建立与维持的特殊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旦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不同性格和环境下的大学生一个普遍的共性就是难以打开心里的结。不管个体采用什么样的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一种潜意识或者歪曲的应对方式,这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心理防御机制对人际信任水平回归解释力10.6%,其中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对人际信任回归系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对人际信任的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在于:成熟型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和幽默,中间型的防御机制包括解除、制止、回避、期望、假性利他,掩饰主要指压抑或者逃避自己的现实问题。这些因素都是大学生采用较多的防御机制。而不成熟防御机制多表现为简单、幼稚、好冲动和缺少自控能力。由于不成熟防御方式缺少理性色彩,因而使用者的行为和过于简单的处世方式让人难以接受,这就会使人际关系更为紧张,从而不利于人际信任的形成。因为大学生阶段的人格和情绪处理及调节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接近成熟,因此很少有大学生会表现出简单幼稚等不成熟的心理防御类型。

另外,上述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人际信任是呈显著负相关。原因在于心理防御机制一个层面上是一种保护机制,另一层面上也是一种预警机制。个体一旦启用了防御机制,说明他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具有一定的不满。因此,心理防御机制用的越多,反而从另一角度显示出其人际不信任的成分增加,个体对很多人都抱怀疑的态度。因此,过多的心理防御机制的采用反而不利于人际信任的培养。

总之,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过度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用,容易造成认知上的归因偏差、行为上的过分掩饰或者夸张,而这些表现在人际合作互动中难免形成不真诚表象,影响着人际信任度。

[1]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371-384

[2]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92-294

[3]张静.防御机制及国内相关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08,23(1):137-138

[4]郑安云,戴雅玲,欧贤才.西部公共政策与管理评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2

[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30-155

[6]唐茂芹,简佳.人际信任量表用于中国大学生的信效度研究[C].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3届学术年会暨重庆市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第2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7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回归系数人际
防御机制在医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中的中介作用*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一般他人评价的中介作用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防御机制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前后防御机制的对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