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2016-02-28
政治是人类群居组织生活的产物,也可说是人的关联。关于“政治”的系统研究,始于古希腊时期对城邦制度的实践与思考,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共同构成政治哲学的内容。人类全部实践活动以“真、善、美”为永恒价值取向。在这一人间理想中,“善”是道德伦理的核心。对政治伦理的研究历来受到政治学家和伦理学家关注,对政治和伦理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基本形成两种鲜明观点:以西方马基亚维利、中国古代李斯为“对立”代表,认为可以为了政治放弃道德;以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中国孔子等为代表,认为政治和伦理存在“内在统一”的关系。
华夏文化传承至今,已形成儒释道三家并举共成中坚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讨论为政离不开文史哲。对统治者和政治家、思想家而言,政治与伦理具有内在统一性,甚至可说政治伦理就是治国、做人、为官之道。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治国之道,多在“德治”,强调帝王之德、为官之德、为人之德。这在儒家经典《大学篇》中多有展现,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道家经典《老子》(又称《道德经》,今以王弼81章为通行本)通常认为代表老子思想。老子喜论国家政治,其对政治伦理的讨论散见各章节。老子理想的国家是何模样,其政治最高的善是什么?本文将对《老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做一梳理。
一、以“圣人”为政治统治核心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以法律和正义为最高准绳的“法治”国家和以最高智慧者哲学家来治理的“德治”国家。以这个区分,《老子》中的“圣人”即“哲学王”,提倡以“圣人”来治理国家的“德治”理念。按中国“德治”传统,凡治理国家应效法圣人。因此,考察圣人之作为及行为准绳,可窥老子的政治伦理观念。
统治者必须是领导者,他人效仿的对象,“圣人”是《老子》政治伦理核心。在《老子》中,一切源于“道”,一切效法“道”。国家治理也是这样一种效法关系:万民效法圣人,圣人效法天地,天地是道之体现。如54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为什么要效法圣人?老子认为,万民愚钝,懵懂不知。圣人体察天地之道,自然就是万民之效法对象了,这从老子的人生经历可见一斑。《老子》成书春秋战国之前,《史记》载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掌管一切信息往来,因而他见识渊博、思想深刻、盛名远播,孔子曾先后六次问道。老子视圣人是万民仰慕之对象,为其解疑答惑为自然。且当时社会也以“天子”为统治核心,因此老子的政治国家架构必然以“圣人”为政治统治者。
作为统治者、领导者的圣人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呢?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善于看到事物被人忽视的另一面的老子,辩证地指出:知道美就离于美,为善之善离于善,故作为“天下”万民效仿对象的圣人做事不要过于刻意。“立言”是君子的奋斗目标之一,老子直指要少立言。规矩立得多,言行说教就会在规定动作之内。反行之,“圣人”立万民之中之上而不倒的指导原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养万民而不为己有,成为万民所依而不居功,不以自身功绩而炫耀得意,所以72章指出,圣人对自己要有认识,但不能只看到自己。正因为效法天地,其作为是自然而为,你有此天赋能力就该做相应的事,而非滥用天赋为己谋私。
圣人对自己的位置有了正确认识,那该如何对待百姓?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对待万民是平等无差别的。结草为刍狗,祭祀之前礼遇慎重,用完之后随意丢弃践踏,颇似现在的花圈。天地不曾厚爱何人何物,发挥万物之用后舍弃,圣人当待民如此。虽则从个人情感上很难接受,但万物皆如是,这样无差别对待达到的反而是一种公正、平等的结果。另一方面,圣人不弃。第27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同时能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所有人都将发挥其天性所能。这与理想国(社会)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相一致。
二、以“无为”为指导原则核心
圣人之治如何作为?第3章提出限制:“不尚贤”,不立榜样;“不贵难得之货”,不看重稀有的东西;“不见可欲”,不让欲求过分显露;不在民众中产生差别,以此达到“不争”“不为盗”“心不乱”的效果。不尚竞争,是因为社会贤良、奇货、欲望会使民众产生竞争攀比心理、占有私欲,这与向内的“圣人之治”效法自然的和谐初衷相一致。老子崇尚的是回归人效法天地的自然本性,反对被他物刺激的向外追求。第19章指出,放弃尚贤崇圣与智巧,百姓会得到百倍好处;抛弃对仁义的追求,百姓会恢复父慈子孝的天性;放弃奇巧利益,盗贼就没有了。第65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百姓要有所依属,就要坚持去除盲目的刺激、坚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心与欲望,不能以智巧来治理。
同时老子还看到了不循道的后果。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但凡这些,都是没有遵循道律而人为提出的应对之道。老子追求稳定中的自然发生,而非“圣人之治”下更快的进步;是跟随自然节奏,让事物遵照自身规律发展,而非人为加速或阻挠。故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在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老子用一组反问句,肯定前半句的典型代表是后面事物。他认为爱国治民最好的方式是“无为”之治。这是一个总的原则,也是《老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这与华夏民族先进而独立的社会发展紧密关联。75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圣人之治要“实其腹”,因为吃不饱、赋税重,为上者在这些方面不能有作为加重赋税。
当然,老子追求的圣人之治为无为,也不是人为造成国家混乱之后再人为纠正。如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无为,更多针对人为干预规律的作为,而非于事无为。如49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无偏私,心中所系只有百姓。反观之,若真一无所为,那《老子》该如何解释统治的合法性?没有百姓听从圣人的限制性条件,圣人如何无为而使天下归心?又怎能实现其治理理想呢?
三、《老子》对国家治理的现代意义
第14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是老子认识世界的方法,后为中国史学研究、为政的指导原则。今天我们发掘中华传统政治伦理文化,正是在当前国情与我国文化传统的结合中古为今用。
《老子》中的道以及道在人间的化身“圣人”,不仅可治理国家,还可辅助人主。这类似于今日国家治理中的行为准则与伦理道德。如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他怎么知道这个道理?“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与前文所言圣人无为少言令同是一个意思。“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这是《老子》的政治伦理基本出发点。
第58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从其比较可见老子对多个国家的治理都有观察。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61章对大国小国的相互关系提出大国为下的理念,这与67章“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一脉相承,也与80章所指出的小国特点相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为下,自给自足已难,故与大国交往中因能力资源有限而有求,大国要以谦卑态度公正对待。这对于我们处理当前国家关系有一定借鉴意义。当然,今天我们尚不知他是从历史上国家兴衰纵向比较,还是以周朝各诸侯国横向比较的,因此不知其所言说国家的大小。
以圣人为中心的政治伦理中,《老子》中对其个体也有自身特殊的职业伦理要求。78章“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老子贵柔,以水类比,指出“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为何?我们看第8章水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圣人善救,故不放弃任何人,但不能居功自喜。然而是人易有情绪,且老子主张圣人如水般滋养教化万物而不与之争利、争名,以此圣人所处之地、所做之事往往是他人所不愿意的,所以说是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今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与这一思想偏离,但也说明有所作为背后是更繁杂辛劳。由此可见,治理国家之人,所在之位并非享乐之处,而是一个“受人之垢”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的人要看得到国家人民所厌弃的言行、所不满的状态,要善于找出天下万民所厌恶的地方,包括不合理的法律法规与各种生存生活发展环境,要勇于在不完善的方面去作为,这些都是“社稷主”“天下王”应当作为的地方,同时还要“善利万物”而不有不持。不能接受这种责难、不能解决如此问题,则难以成为合格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