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为忠
2016-02-28
忠德是社会伦理之忠与政治理论之忠的统一。就如一般忠德先是寓于孝德之中,然后独立出来,政治伦理这一特殊忠德也是先包含在一般忠德之中,然后分离出来的。催生这一分离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根植于宗法奴隶制度的解体及其封建经济政治制度产生的历史大背景中。
作为“尽心”之德的一般“忠”的观念,在春秋早期的使用范围是广泛的,它代表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是对所有人提出的道德要求。这种尽心之忠,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忠德社会的政治领域里,是包含在孝之中的。由于宗法制度解体,出现了异性诸侯,地主阶级也随之崛起。同时,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身怀谋略的士阶层登上了政治舞台,形成了一种没有血缘纽带的等级从属关系。出现了超越血缘关系、独立于宗族之外的新的政治关系,成为君臣关系的主要形式。这样,与孝结合的一般的忠观念,再也无法适应新的政治关系及政治局面,一种超血缘的新的政治道德,即作为特殊政治含义的忠德就应运而生了。
作为政治伦理忠德的基本内涵和表现
从古到今,对政治忠德的表述多种多样。诸如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社稷、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等等。其忠诚的对象也各不相同,不过在这些不同的忠诚对象之中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公”,而不是“私”。正如《左传·成公九年》所说:“无私,忠也”,“以私害公,非忠也”。 可见,“为公”、“无私”是忠的思想基础和核心内涵,忠即内在的公心情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奉公为忠”。
尚公是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中朴素的公共理性。在传统道德中,忠与公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公是忠德的基础思想,公与忠结合是忠德的核心。《左传》载:“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在左传看来,忠是根植于无私基础上的,基本内涵是奉公无私。《后汉书·循例列卷·杜延》还主张:“忠臣不私,私臣不忠。”东汉马融在《忠经》中概括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真。”总之,公既是忠德的来源,也是忠德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竭己为公,奉公无私的政治品德,提倡的是为社会尽责,为天下尽忠的献身精神。
公忠在原始意义上指每个人应有的利公、利民的基本道德操守,后来统治者主推儒家思想,又赋予了忠德新的政治道德色彩。“公”通常就被认定为国家和构成国家的民众,以及代表国家的国君。因此,忠的价值观念即指向国家、国君和社稷。忠贞就是忠于国家、忠于国君和忠于社稷。同时儒家又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公忠的道德范围内,公忠的内涵又包含了忠廉。至此,作为以公为核心的忠德的内涵主要包含忠国、忠君、忠廉等层次,其中,忠国与忠君又是最基本的层次。
忠国,是古代忠德思想最为显著的外在表现
忠国指的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是自发地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是每个国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忠国精神对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左传》说:“忠,社稷之固也”。这就把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道德义务,特别是危难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当作最大的忠。《汉书·贾谊传》还把忠国与道义联系起来,贾谊主张“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当国与家、公与私的利益发生矛盾时,根据忠国的要求,一个人应当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正是在忠国的影响下,我国历史上涌现了像贾谊一样的一批一批的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者。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公忠思想占主导地位,这与我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我国古代经济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宗法制和君主集权制,这种制度下,使得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宗族利益、国家利益的达成紧密相连,只有宗族和国家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个人价值才能以此为基础得以实现。这就决定了人们极度重视整体利益,将整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乃至生命之上。因此才有一代代志士仁人忠国献身的人生实践。也就有了战国屈原忧国忧民的忠国思想如滔滔清浪,万古奔流,润泽后人。有了南宋大诗人陆游忠贞爱国情怀光耀千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正是因为有了这忠国情怀,每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存亡之际,忠国报国的精神始终是促使人们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的伟大力量。
忠君,是古代政治伦理忠德的重要内容
在古代封建王朝时代,由于“家国同构”,使得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君主作为天下土地之大宗,自然而然地以一人之身代表了整个国家。忠君即为爱国,爱国便是忠君,忠君报国便成为传统爱国主义的主核,也成为古代为臣的重要德行。韩非就将臣事君确定为天下之常道。他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不过,忠不仅是对臣的道德要求,更是对君的道德要求,忠德是君德的重要内容。利民、惠民、忠民就是君德的主要内容。“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忠德要求国君摈弃一己之私利,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心竭力为民谋福祉。对民不忠之君,也可被民弃于敝履。
在忠君之德上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忠君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前者是“惠忠”,后者是“愚忠”。在君臣关系上,先秦许多文献均记载,忠的道德要求最初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下事上”。《论语》的“君礼臣忠”、《墨子》的“君惠臣忠”、《左传》的“君明臣忠”,都是相互对待而言。人君行礼成为了人臣尽忠的前提。孟子进一步说:“君子视臣如手足,臣则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臣则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臣则视君如寇仇。”在孟子看来,臣虽然应当事君,但先要看君是否“视臣为手足”,对于昏君、暴君,他不会去尽忠。
在有条件的忠君中,比“惠忠”更重要的是分清忠君与“忠天下”的问题,从而做到以正道事君。忠天下强调的是人民大众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这是大道、正道。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荀子更主张“逆命而利君谓之忠”。对无道之君,非但不应效忠,反应加以推翻。这些伐放暴君的革命思想,与后世绝对忠君的愚忠观念,相去不止千里。
忠德不仅要求“以道事君”,荀子进而提倡“从道不从君”,就带来了忠君的另一要求——谏君。谏君就是当君与“道”发生矛盾时,臣下要敢于挺身而出,力谏君主以正道行事,不能盲目服从君主。唐朝开国丞相魏征,不论是涉及国家大政方针,还是对历史的拨乱反正,不论是皇帝的工作作风,还是皇帝的个人品德修养,只要他认为有必要,就坚决向唐太宗指出来,而且是不顾安危、不成不休。魏征有许多谏言流传至今,成为国家治理和君臣修养的重要资源。诸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于谏君意义重大,荀子甚至认为,能够对国君进谏,并能纠其错的人,是“社稷之臣,国君之宝”这种从道不从君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显示出忠德的伟大感召力量。
忠廉蕴含在忠国之中
忠国与忠君是政治伦理忠德的两大主干,其它政治意义上的忠德都与此有关,或者说是这两者衍生出来的,比如廉德就是如此。一心忠于国家和人民,自身自然就会廉洁自律,忠廉就蕴含在忠国之中。
爱国蕴含廉政。《左传》在强调“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的同时,接着说“以私害公,非忠也”。已如前述,公是忠的思想基础,而从古至今,公与廉也是为官从政的守则。《廉矩·廉枢广运章》中,王九禄用一句深刻的话说明了廉与忠的关系:“忠非廉则欺”。所以忠非廉则欺,廉而忠则义,忠廉不二,相辅相成。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就拿去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并说:“你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你的宝,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各有其宝呢!”“宝”在廉中,廉在“忠”中,忠廉结合,才是真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