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华转型的契机

2016-02-27姜晶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压制生存悲剧

姜晶

摘 要:《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从先锋文学转型到现实主义文学的过渡作品。当先锋形式不足以表现人世戏剧性,也无法回应终极关怀后,余华走向现实乡土人世,从中,他体悟到了生命尊严的隐现,这是余华转型的契机。《在细雨中呼喊》体现了生命的尊严在生存艰难、成长无助的背景下的真实情况。生命尊严的出现,划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余华之后的转型照亮了前途。

关键词:生命尊严  生存  压制  悲剧

一、前言

余华的转型,学界已有颇多研究,普遍认同其前期文学充满非理性、暴力和虚无荒诞色彩,注重展示表象。而转型后却倾向于折射现实人世与人心深处的内涵。

当先锋形式不足以揭示人世戏剧性的本质内涵,余华开始带着现实关怀,走进乡土人世,最终发现在生存艰难、精神压制、无知无助背景下,人的行为以及人对自身尊严与生命价值的认知是荒诞且悲剧的。这种基调今后一直贯穿余华的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下简称《呼喊》)是余华转型时的典型作品,也是其转型后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余华对现实人世、传统环境、价值冲突、社会变革、自身经历感受、人性、生命、尊严、生存、苦难等的一个整体且深邃的思考。尤其是对生命尊严的关怀为余华转型后文学特有的温情、人情味、戏剧性、幽默风格奠定了基础。

二、生存的艰难无法顾及尊严

生命尊严是较为超越的论题,生存则是最基础直接的需求。《呼喊》里,人们由于穷困无知,身心饱受磨损与压制,行为上表现为争抢、自私、直接、暴力,心灵则在时代动荡压抑中近乎扭曲,弱势群体则因生存之迫而屈就自尊。

小说以“文革”到改革开放,这贫穷压抑,并伴随极大社会变革的二十几年为时代背景。深刻折射了生存艰难、社会变革下人们窘迫、无助、艰难。人们的需求是直接粗野,人们的言行与环境都折射出内心的磨损、无知、肮脏,人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也无暇顾及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关怀,在粗野无知的乡村环境和旧有传统面临瓦解中,生命的尊严被亵渎与荒唐演绎。

(一)言行直接的描写

余华对于本能的描写,是生存艰难的露骨描述,如对气味声响的反应:“那是香油,我们家没有”“你知道个屁”“我闻到的”;“来自厨房的声响使我父亲必须先咽一下口水”[9]6,52

对生命本能的直接刻画,如动物般敏锐和低等的满足,折射出生存的极大辛酸。又如同父亲指着母鸡说:“你娘像它下蛋一样把你下出来啦”[9]68,它对生命的理解太直接、武断,带着原始粗野感。

乡土小说中充斥着鄙俗、随意的气息,农民的行为直接粗野,感情大大咧咧,泼辣宣泄富有戏剧性和冲击力,正如文中郑玉达说的“农民嘛,都是这样”,往往不待了解真相,就直接通过暴力解决,几句言语不和会引发两个家庭的互伐。

它深刻揭露了生存受限与艰难环境下,人们捉襟见肘的窘迫与人性无修饰时的直白。在此情况下人们仅仅滞留在追求如动物般维持自身的生存,对于尊严的维护实在是奢求。

(二)迫于生存的屈就

迫于生存,弱势的人们不得不卑微的近乎消失,丧失劳动力的孙友元晚年“在家中的日子里总是设法使自己消失”,他的自卑使他作为长者,难以让我们尊敬[9]167”而他的儿子仍然羞辱他,让他坐到夹不到菜的地方。

“母亲”忍受病痛,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维持着卑微,不肯花钱看病也不敢麻烦别人,她的“头吊在床沿下,脸盆里积了一层暗红的血,却没有弄脏床单。”[9]60

生命的尊严在这些细节里面苟延残喘,着实心酸。

(三)生存环境的影响

同时余华塑造的乡土环境随口就是脏话和粗鄙的言语,如:“狗娘养的”“个屁”“父亲说话的时候脏字乱飞”对于蕴含生养意义,新陈代谢的词诸如“娘”“屁”“屎”和与“性”有关的等字带入脏话很常见。

余华对于人生存环境的各种肮脏鄙俗非常留意。“粪坑”这个场景,余华安排过两个人死于此,甚至对里面的蛆虫也做细致的描写,同时尿味,浇粪味也是小说中常见字眼。

生存将农民磨成皮厚、心糙、随便的形象,上寡妇床的都是“腿上有泥的农民”。至于苍蝇、鼻涕、汗水、唾沫那更是随处可见,就连哥哥暗恋的女生,吐出瓜子壳后,嘴角长时间的挂着一条唾沫。

这种细节描写故意突出生存环境条件低下,折射出生命的种种窘迫肮脏以及饱受磨损的身心,以践踏辱骂生命的起源、生命代谢的产物,或是生命的排泄物或寄生物,来侮辱贬低生命的尊严、价值。

处于无知环境中,孩童受影响而形成的模仿和戏谑也是对尊严的亵渎。“我”年幼的弟弟在地上玩瓦片的时候,看见冯玉青走过,还会挂着口水喊道:“大乳房”使冯玉青脸色通红。

在“文革”性压抑时期,人们的好奇心理接近扭曲变态,学生们以人体解剖学的彩图来满足心理的好奇,继而演变为放肆行为,谈论女生的生理特征,甚至以动手调戏为乐趣,而女生们因为自卑与娇羞,无人敢向老师举报,她们只能够通过跑、逃避和哭泣来无力的应对。

对性的态度,也是涉及生命尊严的,而它一直受到传统、偏见、性别歧视等影响,导致神秘化,卑贱化,“文革”时期的性压抑尤其扭曲了正确的态度。性是生命的需求,却与生存一样,也受到了极大的制约,相比与生存本能而言,性更容易受到扭曲与亵狎。生存的艰难与性的扭曲如同乞丐与妓女的关系一般,是卑贱和下流的,丧失尊严的。

三、成长的无助无法取得尊重

除了生存的艰难,成长中无助、无法取得尊重也是导致生命尊严被忽略的很大原因,这更多是对个人而言,由于感情、教育的忽略导致成长的孤独与无知无助,继而导致的身心的恐慌、罪恶、羞耻感。

(一)忽略与孤独

《呼喊》中最熟悉的感受,就是孤独与被忽略的氛围。从“我”有意识的起初,无穷无尽的孤独与被忽略的恐惧就入了“我”的知觉,直到离开家上大学,“我”一直处于被这个家、学校以及整个南门所忽略、排斥、冷漠、遗忘的状态。

缺乏关爱与尊重,使得年幼脆弱敏锐的内心饱受伤害“哥哥对我的讨厌,是来自父亲的影响,每当我出现在他身边时,他就让我立刻滚蛋”[9]7与我同样被忽略的苏宇,童年时期做了噩梦,被叫醒时“一身冷汗,心脏都跳疼了”可是母亲并无半点关怀安慰反而训斥他:“哭什么,神经病”“,母亲的声音像是很厌恶,使苏宇当时深感绝望[9]83

忽略的残酷无情更导致了苏宇的死亡,他在脑血管破裂后无法起床,而父母则一味地责骂他偷懒,始终没有关注到他的异常,他们在他身边走过,丝毫没有体会到他此时的挣扎和求助,“苏宇的生命出现回光返照,他向弟弟发出内心的呼喊,回答他的是门的关上”[9]116

由于教育的忽略,知识的匮乏,对待生理上的青春期反应,“我”近乎崩溃,无法启齿和分担的压抑与恐惧的阴霾笼罩我。这种无爱与无助,在生命降临的那一刻开始,伴随成长中起伏不定的危机显得更为无力。

这忽略却与另一种关注成对比,“我”在被殴打时,遭受到村里孩子的围观,同时“我的两个兄弟神气十足地在那里维持秩序。”这种关注无异于另一种更为严酷的冷漠和忽视。

这种令读者战兢的辛酸与孤独,是作者用第一人称,坦诚真挚的语言描述那敏感与哀愁的成长史,体现了生命尊严在个人身心零碎不堪的真实情况,出生、成长、死亡,生命充满了脆弱与不可知,但这种脆弱,不仅没有受到保护与关怀,尊重与正视,反而深受生存艰难的压迫,无知的曲解亵狎、冷漠围观等,身心由此受到无形暴力的蛮横肆虐。

四、生命尊严的乍现与沉沦

余华前期作品中的人物尚不自主,人们只是在宿命里倾蹈,“人物的某种宿命结局和飘忽不定的情态关系带给我们一种潮湿、阴沉、难以捉摸的感觉。”①余华自白“我自己真正感受到的变化是,从写作《呼喊》开始,我发现虚构的人物会有他们自己的声音。②” 并说“在一个精神压抑的社会体制里,……呼喊是生命的表达”。②

这种“呼喊”就是生命尊严和价值的发声,不再是无力的被命运剿灭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他有了自主的力量。

在《呼喊》里,我们看到了生命尊严在个人与坏境中的真实情况,虽然生存与环境对身心带来极大的压制,生命尊严饱受蹂躏践踏,拾检尊严在这背景下不异于奢求,但生命尊严乍现的力量已经划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升华为现实作品深厚的内涵和悲剧感。

(一)文明与野蛮

《呼喊》里代表文明的便是音乐老师与医生,音乐老师端重儒雅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苏宇“以自己的粗俗嘲弄了音乐老师的优雅”[9]78他脱了球鞋,使老师迎着臭气熏天引吭高歌。儒雅的医生,在寡妇的眼里是“招人喜爱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的最终命运都是悲剧性的。

文明是生命尊严的象征,节制本能,拒绝自私与暴力,给予关怀与尊重。然而代表尊严的文明却在与粗俗的对抗中走向个体的悲剧覆灭。

(二)隐忍与爆发

面对着自身尊严被欺凌与侮辱,弱者只能隐忍、或忍无可忍后爆发,然而这种爆发实则也是无果的。

苏杭当着女同学的面羞辱我,“他像吆喝牲口一样的抽打我,我强作笑脸竭力躲避着。可他竟然穷追不舍,”[9]80

“母亲”隐忍出轨的父亲许久,终于爆发“两个嗓音响亮的女子用不堪入耳的脏话互相攻击,如同两只嗷嗷乱叫的鸭子” 最后 “瘦弱的母亲已被打翻在地,寡妇的大屁股就坐在母亲的身上”。母亲忍受了长时间的屈辱之后,终于爆发,所得到的依然是屈辱。[9]48,49

(三)乍现与沉沦

整本小说对生命尊严和价值最大的乍现是在弟弟死时。

“在那个夏日中午,三具湿淋淋的身体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奔跑时仿佛乱成一团。他们身后是依然手捏头巾哭叫着的母亲,还有乱糟糟的村民。[9]34”这是对生命从未有过的关注在乎与珍惜,让人不禁辛酸。

父亲和哥哥,通过不断接力来试图延续挽留弟弟的生命,他们以最快速度扛着弟弟的身体奔跑,直到体能过度不支,倒在路边呕吐。

这场尸体接力,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尊重,与日常生活的麻木、无知、浑噩、琐碎、暴力有着完全的不同,这时人有了自己的力量,一种试图超越的尽力与同心合意。

我们能体会到一种爱与光终于显明了生命意义和尊严,一种超脱性与不可思议在死亡庄严的来临时焕发出来,这是生命尊严的乍现。

但人们无法逃脱宿命,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混淆,日子很快恢复平静,生活依旧浑浑噩噩,人与现实有了隐形的妥协。乍现的光芒最终被原始的环境悲剧的淹没。

五、结语

《呼喊》是一部关于生命尊严的小说,体现了生命的尊严在生存艰难、成长无助的背景下的真实情况。

在时代背景环境下,生存的艰难无法顾及尊严,成长的无助无法取得尊重,是余华对人们现实苦难的深刻认识,“苦难永远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呼唤苦难中的温情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家的终极选择” ③。

当先锋形式不足以表现人世戏剧性,也无法回应终极关怀后,余华走向现实乡土人世,从中,他体悟到了生命尊严的隐现,这是余华转型的契机。

为余华转型后文学特有的温情、人情味、戏剧性、幽默风格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 冷漠的狂热——由《世事如烟》解读余华早期创作风格

②我写下了中国人的生活——答美国批评家William Marx问

③富华.人性之恶与人世之厄——余华小说中的苦难叙述

参考文献

[1] Allan Barr.我写下了中国人的生活——答美国批评家William Marx问余华[J].作家,2008-01-01.

[2] 富华.人性之恶与人世之厄——余华小说中的苦难叙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3]李春秋,李春芳. 冷漠的狂热——由《世事如烟》解读余华早期创作风格[J].宜宾学院学报, 2005.

[4] 林忠.以《在细雨中呼喊》看余华90年代创作的转变[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5] 刘保昌,杨正喜.先锋的转向与转向的先锋——论余华小说兼及先锋小说的文化选择[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6] 史莉娟;刘琳.在裂变与沉淀中行进——2009年余华研究综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15 .

[7] 宋毅.余华90年代小说创作变化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115-117.

[8] 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J].南方文坛,2001(4).

[9]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 第一版.海南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压制生存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画家的悲剧
浅析当下国内类型电影的现状及对策
在劳动中获得
近视的悲剧
困境中的生存
少年你躺枪了没?盘点《三国争霸2》三大压制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