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技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交会

2016-02-27李丹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杂技与魔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杂技挑战人类

文/李丹(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图/作者提供

杂技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交会

文/李丹(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图/作者提供

杂技,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俗”的艺术,但并不妨碍我们把它放在哲学维度去考量。

形而上:杂技的艺术精神

《易经·系辞上》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形而下,即有形的看得见的具体存在。通俗理解:前者是事物的规律和意义,属于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后者是事物的存在形式,属于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

杂技作为一种传统表演艺术,历经三千多年的风雨,从单一走向综合,从简陋走向繁复,在世事沧桑的流变中熔铸了自身特有的艺术精神,即“自我挑战”。

杂技这种形而上的“自我挑战”精神是历代杂技艺人审美活动的外化,也是其精神生命成长过程的外化。杂技艺术所凸显的是自由生命的审美超越活动,为人们直观地展示了人类如何克服有限与无限、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体、自由与必然的普遍分裂。杂技通过“自我挑战”的审美展示,使杂技艺术能够表现出唤醒人们灵魂的力量。杂技基于自身的特点更能使人领悟生命的意义,感受对人类创造美和创造自身的双重肯定,并不断向新的人生境界超越,这正是杂技的生命力所在。杂技形而上的“自我挑战”精神,是杂技存在的价值源泉。

杂技的形而上讲求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它给人一种无法自拔的吸引力。杂技要传达给人们的不仅是感官的刺激,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愉悦,一种人格完善的魅力。

杂技,除了它的艺术属性外,从“自我挑战”的形而上精神特质来看,或许可被认为是一种通过表演而传达出来的哲学,杂技蕴含着朴实的哲学思想。杂技象形物外的空间景观将高、难、奇、险完美结合,不仅是其表演者艺术修为及悟性的体现,同时也给具有相同认知心理的观众以人文关怀和熏陶。人们可从杂技中感受此种艺术充满对天地之美的热情赞许,对自由理想人格的倾心相从。从杂技艺术的表达意义上看,可以被认为是天、地、人的一种妙契与总和。

杂技艺术究竟是什么?

马戏《驯河马》

杂技《生命之旅·男子倒立技巧》

杂技艺术最为鲜明的特征是:以功夫外在的炫技为最有力武器,用“自我挑战”的艺术精神去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类高难特技,不断出新出奇,制造惊险和动作悬念。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杂技越来越朝着表达意境转型,但杂技“自我挑战”的艺术精神不会改变。

人类创造杂技这一艺术形式,是为了艺术地将蕴藏于每人心灵深处的挑战精神化成为自己并成为旁人观照和认识的对象。当人们通过杂技这种艺术形式发现人类自身的超常能力时,就会从中得到一种欣慰和激励,一种战胜困难的信心。

杂技的“自我挑战”精神,通过节目难度的不断增加、技巧的不断提升而使人们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悟到。如《顶碗》由头顶到脚顶、单人顶到双人顶,再到多人对手顶;《车技》的孔雀开屏由10人到12人、16人、20多人,等等。杂技在人类身体极限的边缘展现着人类自我挑战的理念。

形而下:杂技的艺术实践

杂技的形而下,包含历代杂技艺人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最终成就出杂技的四大门类,它们共同构成杂技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这一个”艺术品种。

技巧。这是杂技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门类,杂技的绝大部分表演都包含在这一类,其中又有地面表演与空中表演的不同形式。杂技演员通过身体对道具的驾驭,表演各种跟头、倒立、飞腾、力量、平衡等高难度动作,展示出与其他艺术完全不同的审美特征。

马戏。是杂技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文献《吕氏春秋》里就有“舞百兽”记载。马戏包含马术与动物戏两种形式,通过以动物为主的表演而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魔术。在古代中国最初被称作幻术,后又称作戏法,表演者通过各种奇异的变化,使物体忽隐忽现、忽有忽无,给观者如虚如幻的错觉。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魔术形成了品种丰富、名目繁多的完整系统,让观者领略“不可能实现”的事物实现了的奇妙。

滑稽。在杂技中带给人们欢笑与轻松的一个门类。历代的滑稽艺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创造,为后人留下诸如《乔迎洒》《乔筋骨》《乔捉蛇》《乔三教》《乔相扑》等众多的优秀滑稽。我们如今看到许多滑稽节目无不来源于前代滑稽艺人的奇思与创意。

时代发展到今天,杂技秉承以创新为出发点的艺术原则,以“自我挑战”的艺术精神向未来前进,杂技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杂技节目,并创造性地融入当代其他姊妹艺术精华,使精湛的杂技技艺和丰富的内容得以发扬光大,满足了当代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杂技形而下的艺术实践表明,它是一种“接地气”的人民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其艺术之根本来就深深扎在人民大众之中。这种现象,使我们明白杂技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永远保持它的“俗”性,永远不要脱离人民大众的视野。

杂技《寂静的天空·绳上技巧》

杂技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交会

杂技的“演”是器,是形而下,是一种看得见的物质形态;杂技的“意”是道,是形而上,是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形态。杂技只有在二者的交会点上,将二者统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可能长久不衰。

就杂技节目来说,其艺术水准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比重孰重孰轻,而在于两者的结合是否达到完美状态。优秀的杂技节(剧)目在形而上的抽象中又不可分割地糅合形而下的质感具象。杂技的形而上精神,通过杂技的形而下表现出来;而杂技形而下的表演,却也可令人心往神驰,触及灵魂,因为它呈现了杂技形而上的精神。

杂技带给人们思考的东西多是形而上的内容,而带给人们感官刺激的东西多是形而下的内容。从本质上说它们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人类生命所面临的两个方面,而且互相依存,互为动力,并可相互转化。

杂技通过自身的表现,让人们感受它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有机结合。形神兼备的优秀杂技节目,是很难分出哪属于形而上哪属于形而下的,因为它们已经融为一体。

在欣赏杂技的过程中,是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即观众先看到演员的表演,形而下的具象,体验杂技的独特美感,然后再深入体悟杂技的艺术精神,领会形而上的意义。

在杂技创作过程中,却是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即编导者先有了立意,然后再进行节目的具体编排。由概念先行原则阐释杂技正确的认识与实践方法,即从形而上到形而下,杂技就走向创新。形而上的思考与形而下的表达有机结合,是优秀杂技节(剧)目的成功秘笈。

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哲学概念阐释杂技,有时虽然很难准确表达,但它却实实在在存在于杂技中,只能靠艺术的联袂去感悟。

猜你喜欢

杂技挑战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老鼠演杂技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