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习贵在“积累”

2016-02-27邱守艳

现代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精典名句积累

邱守艳

山东省临沂市工业学校

语文学习贵在“积累”

邱守艳

山东省临沂市工业学校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一点一滴的积累是多重要。语文教学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学生积累的一个过程,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随着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升,思路的逐渐清晰,“积累”在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读古人的文章,体会古文的精妙,钦佩古人的文采,但我们知道古人在学习上多以朗读,背诵精典的篇章为主,长时间的积累不仅使之培养了语感,也体会了章法之妙,日积月累后沉淀下来的就是一篇篇佳作的问世。我们倒不完全赞成古人的这种学习方法,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语文学习的奥妙。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希乐斯教授认为,学生从学校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首先当然应该是语文积累,是对字词、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积累,不具备这些积累就不能与社会接轨,就谈不上有发展的机会。因此,做为语文教师,应“注重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和想象能力,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积累呢?

第一,要做好摘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了好词,好句,觉察了妙处,赏析之余,还要做好摘抄。摘抄的内容可以是好词、成语、名言、俗语、谚语、句子、甚至于语段。比如收集写“星”“狼”的成语,写“春”“秋”的词语,写“人的眼睛”的句子,“比喻句”“排比句”等等。可以让学生制成卡片,可以做好摘抄笔记。只要能够持之以恒,长久下来这是一笔何等丰富的财富啊。

第二,要指导学生背诵。

郭沫若在回顾幼年学诗时说:“儿时囫囵的背了很多的唐诗,当时并不解其意,然而入脑了。年长事更,逐渐明之,解之,融于心,调度于笔。”巴金在谈及少年学文时也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了它的好处,也就能慢慢的摸到文章的调子。”背诵,不光有利于积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大凡一个有突出成就人的,他的记忆力都是惊人的。而小学一至三年级是记忆速度最快的时候,这时我们不注重它记忆力的培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背诵的内容可以是古诗词。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典诗词主要是语言凝炼,名句,佳句颇多,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教改后,也提倡要给学生多吃些母乳--即古典诗词的精华。因此指导学生背诵积累一些古典诗词是有利而无害的。

教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指导学生多背一些名篇,也可让学生就某一主题积累,背诵。如写“月”的诗句,写“山”“水”“花”“鸟”的诗句,写“友情”的诗句。亦可以人物分类,如收集“李白”的名句,“杜甫”的名句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背诵现代文中的一些精美的语句。

第三,指导学生阅读,积累写作技巧与素材。

我想没有哪个大文豪是老师教出来的,他们成功的原因来自于他们自小就与文学有着亲密的接触,不仅会背诵一些精典的篇目,还阅读好书,不仅积累了词汇,也积累了写作的技巧,更积累下针对每篇佳作产生的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因而思想升华,情感得到净华,世界观,人生观得以树立,进而使自己完善起来,为之成为大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而看美文,读名著是最好的途径。可以在班级开办图书角。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读一些文章。可以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也可以读名著。因为名著是经过岁月洗礼留下的时代珍宝,对社会、对人生都有深刻的认识,它是品读不完,挖掘不尽的知识源泉,如四大文学名著等。读同时代的美文,能使我们了解同龄人的心理,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积累”应指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聚集于学生头脑中的可以调用的词汇、语言、写作素材等。在头脑中慢慢的聚集、沉淀、消化后成为自已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自动的跳出来为己所用。

猜你喜欢

精典名句积累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精典之心首届全国医管精典案例奖评选揭晓
重庆精典书店获评文化地标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