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届“新兴(新型)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02-27

学术交流 2016年12期
关键词:西南政法大学河南大学重庆大学

蔡 军



学术会议综述

第三届“新兴(新型)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蔡 军

第三届“新兴(新型)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7日至9日在河南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学术交流》《江汉论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法学论坛》九家CSSCI来源期刊联合主办,《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与河南大学法学院联合承办。

河南大学副校长刘志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求是学刊》李宏弢副主编回顾了“新兴(新型)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的既往历程。来自重庆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著名学者,《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北大法律信息网文粹》《思想战线》《厦门大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媒体的专家,以及国内外论文入选者代表近百人,从“新兴(新型)权利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信息权、新型人格权、经济权、民生权、环境权、社会权等具体的新兴(新型)权利的法律问题研究”“新兴(新型)权利法律问题研究的争鸣或者综述”等方面,分七个主题单元展开了广泛的报告交流和深入的点评讨论。

在“一般理论”单元,讨论了新型(新兴)权利的表达证成逻辑(黑龙江大学陈彦晶)和司法确认路径(苏州大学王庆廷;南京师大张昌辉),并进行了法哲学层面的探讨(哈尔滨理工大学任江)。

信息和人格权利方面设三个主题。围绕“信息权”,讨论了个人信息权正当性(北京大学彭宁)、个人信息自决权(东北林大项定宜)和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立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继红),以及数据信息权属界定与个人、企业二元模式保护(河南大学岳红强)。围绕“新型人格权”,讨论了网络虚拟名誉及其民法保护(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葛江虬)、性别自主选择权(西南政法大学刘云生)、终止人工维生(复旦大学孙也龙)、配偶权立法必要性(河南大学杜启顺)、新兴隐私权司法救济(河南大学陈阳),以及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保障(东北师大刘亚娜)与网络安全立法(重庆大学罗勇)。围绕“被遗忘权”,讨论了其司法救济(吉林大学段卫利)、发展脉络及制度前景(四川大学李昌超)、在德国的演变(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罗浏虎)和在刑事领域的“申请+审查”行使模式(北京外国语大学郑曦)。

围绕“新型财产权”,讨论了无线电频谱资源用益物权制度构建(广西民族大学胡丽)、网络存储空间使用权(湖南大学李勤通)、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与刑法保护(河南大学刘夏)、个人信息财产权(苏州大学李延舜)、土地规划权(西南政法大学吴胜利)和物权性耕作经营权(西北政法大学袁震)。

围绕“环境权”,讨论了环境权公平分配(大连理工大学陈国栋)、健康环境权的人权性质(中南大学陈海嵩)、环境权在欧洲的发展路径(河南大学陈亚芸)、生态环境损害索赔权构造(复旦大学李晨光)、私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浙江大学李芹)、国际碳排放权配置模式(江西师大王灵波)、环境权融入民法典(西南政法大学王宏)和公民环境权保护刑事立法化(河南大学王爱鲜),并从话语分析视角探讨了环境利益的可权利性(重庆大学朱俊)。

围绕“社会权、其他新兴权利”,讨论了法律援助与发展权(武汉大学项焱)、公办高校办学自主权(华东政法大学张磊)、企业并购中劳动者拒绝留用权(华东师大张颖慧)、网络进入权(哈尔滨工程大学丁玮)、亲属拒证权(吉林大学谢登科)和互联网接入权(重庆大学谢潇)。

在闭幕式上,谢晖教授以“新权利、新青年、新法学”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总结发言。

河南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余明全〕

猜你喜欢

西南政法大学河南大学重庆大学
归 去 兮
咏 河 大
Who Is The Master?
重庆大学 区B法学院办公楼
故 乡
论留置权善意取得之否定
西南政法大学:育时代英才的“法学黄埔”
分享与开放——重庆大学建筑系馆专业教室使用情况调查及优化策略
“精益管理五原则”在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中的应用——以重庆大学城为例